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润和软件(30033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润和软件股价一飞冲天 业绩却东拼西凑?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7-08  润和软件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财经2021-07-08

  凭借鸿蒙概念的顺风车,润和软件股价一飞冲天,但其业绩却是东拼西凑而来。

  润和软件(300339.SZ)近期可谓是A股最闪亮的个股,2021年二季度,其股价由8.68元一度上涨至51.12元,两个月内连续收到交易所4份关注函,也依然未降低其市场的热度。

  不过,与二级市场火爆相对应的是,润和软件的业绩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2020年,润和软件实现营业收入24.80亿元,同比增长16.93%;营业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08.77%。然而,由于2019年巨额亏损,润和软件2020年业绩的同比增速并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盈利能力的变动。

  据数据,2018-2020年,润和软件营业收入分别为20.38亿元、21.21亿元、24.80亿元,剔除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投资净收益的影响后,其“营业利润”分别为2.96亿元、-2283万元、9596万元。

  相比2019年,虽然润和软件2020年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营业收入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其“营业利润”也仅为2018年的32.45%。更为要命的是,上市公司2020年的业绩含金量并不算高,甚至存在利用财务手段拼凑利润的嫌疑。

  拼凑的业绩

  2020年,润和软件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金额为1151万元,其中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为11万元,联创智融资产组客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3076万元,其他客户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3423万元。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产生负数的原因在于前期所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被收回,故需进行回冲,这部分回冲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上市公司当期变相增加了利润。

  为什么润和软件要如此操作?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润和软件应收账款是按照账龄长短进行计提坏账准备,其中账龄为1年及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5%,1-2年计提比例为10%。从数值的角度,上市公司账龄为1年及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比重接近九成。

  2019年,润和软件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式调整为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与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其中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又分为联创智融资产组客户、其他客户组。

  颇为巧合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润和软件核心子公司联创智融部分老客户出现经营异常、财务困难等情形,回款不达预期,上市公司对联创智融计提15.73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同时,联创智融在当期也对部分客户应收账款计提单项减值准备1.40亿元。

  在已经计提大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同时,上市公司还对联创智融资产组客户计提了3915万元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根据历史数据,润和软件应收账款主要由账龄为1年及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构成,如果按照账龄方式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也不过是5%。

  而基于上述数据进行计算,2019年,联创智融资产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高达9.48%。

  因此,有理由怀疑润和软件为了保证来年的业绩,在2019年过度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不仅如此,上市公司对于商誉的“调控”也堪称完美,据2020年年报数据,联创智融的商誉净值为3.21亿元,如果对其进一步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以润和软件现有的盈利能力,很难避免再次产生巨额亏损。

  颇为庆幸的是,2020年,联创智融业绩突然爆发,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净利润6721万元。

  不过,联创智融业绩的增长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

  据数据,2018年,联创智融营业收入为6.39亿元,净利润为2.26亿元;2019年,联创智融营业收入为3.46亿元,净利润为-1.40亿元。另外,由于其2019年对部分大客户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40亿元,如果将这部分非经营因素进行还原,则联创智融当期净利润应仅为48万元。

  通过前后对比,不难发现有意思的地方,2019年,联创智融的业绩骤降,“还原后净利润”仅为前一年度的0.21%。

  2020年,联创智融在收入下降25.68%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增速却高达13847.35%,即便是剔除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回冲的影响,其净利润同比增速也同样高达7462.90%。

  对于联创智融业绩爆发的原因,润和软件在对交易所的回复函中是这样解释的:2020年公司积极进行人才储备和业务结构调整,强化数字银行解决方案新业务的市场推广力度,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开拓来弥补公司在传统解决方案竞争力失去的市场份额,提升联创智融金融解决方案业务的市场份额。

  上述解释显然过于官方,为了方便探求联创智融业绩爆发的原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对其业绩爆发的真实性进行分析:一家公司的利润增长无非三方面原因,收入规模增长、产品毛利率增长以及期间费用下降。

  据公开信息,联创智融主要从事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所属细分市场是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其客户主要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为金融机构提供IT服务的系统集成商。

  2018-2020年,润和软件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37%、26.01%、27.37%。很明显,2020年,上市公司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毛利率仅增长了1.36个百分点,如此程度的毛利率变动,显然不足以促使联创智融利润水平大规模增长。

  由于润和软件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收入并非全部由联创智融所贡献,那么有没有可能联创智融业务的毛利率大幅提升,而其他子公司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毛利率显著下降、致使上市公司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毛利率几乎无变动呢?

  据历年年报数据,2018-2020年,联创智融收入占润和软件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8.30%、30.97%,21.85%;同期,另一家从事金融科技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捷科智诚收入金额分别为5.58亿元、6.50亿元、7.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48万元、7221万元、7113万元,通过计算,其收入占上市公司当期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19%、58.22%、62.47%。

  也就是说,润和软件金融科技服务产品的销售收入几乎全部由联创智融、捷科智诚两家公司贡献。

  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2019-2020年,捷科智诚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1.11%、9.68%。

  一般而言,一家“正常”公司不可能出现毛利率骤降,期间费用大幅下降,且两者变动绝对值大体相抵的情况。故基于捷科智诚销售净利率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动,可以大致推断其金融科技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也没有出现剧烈波动。

  考虑到2020年润和软件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毛利率仅增长了1.36个百分点,依此倒推,有理由认为联创智融相关业务的毛利率也未出现大幅增长。

  这样的话又引申出另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2020年,联创智融收入进一步走低,在毛利率并未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其净利润是如何实现暴增的呢?

  通过对业绩增长三大动力逐一排除,仅剩下一种可能,在毛利率未出现明显变动的条件下,联创智融期间费用下降速度要远超于收入的下降速度,作为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这种情况显然不可能发生。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只能是联创智融通过“腾挪”费用的方式增厚利润水平,虽然从合并报表层面将部分期间费用转移至其他分子公司不会影响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但却可以避免对联创智融再次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进而保证了润和软件顺利扭亏为盈。

  资金状况紧张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润和软件账面货币资金为4.2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7493万元,但账面短期借款为4.57亿元,长期借款4.93亿元。

  另外,2019-2020年,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分别为1.10亿元、1.73亿元,显然,从上述数据来看,公司的资金状况并不乐观。

  更为严峻的是,据数据,2018年年初,润和软件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净额为7.91亿元,其中4.25亿元用于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21亿元用于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1.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2020年年末,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9.99%,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86.36%。

  这也就是说,润和软件账面货币资金中,有1.15亿元为募投项目资金,倘若将这部分特定用途的资金扣除,那么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恐将进一步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向上市公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公司未进行回复。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