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国瓷材料(30028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国瓷材料宋锡滨:新材料向“新”而行——论道创新,求索正心

http://www.chaguwang.cn  2022-12-19  国瓷材料内幕信息

来源 :盛景嘉成母基金2022-12-19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是以材料命名的,比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一个时代,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材料革新是驱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基础。

  如今,材料是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都有支撑作用。

  新材料企业如何让创新驱动未来?新材料产业的投资机会有哪些?新材料赛道创业的“正心”之道是什么?

  本期盛景大咖谈,国瓷材料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宋锡滨带来了重磅分享,这也是“盛景2022百场直播系列”中的第86场直播。

  以下为精华内容整理,enjoy ~

  01

  中国新材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1年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大概在3.3万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到5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占全球新材料将近59%的份额,是第一大市场。

  中国2021年新材料产业规模是5.9万亿人民币,每年增速在21%左右,占全球的1/4。未来有巨大的潜在机会和发展前景。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在新材料产业面临的挑战。

  第一,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高端材料上占比不高。比如,在先进陶瓷材料领域,2021年日本占比53%,美国26%,欧洲13%,中国不到5%。

  第二,在新材料领域,我国起步较晚,做新材料的企业现在大都规模较小。

  第三,虽然我国很多材料的技术突破已经实现了领先。然而,新材料产业能不能做得好,能不能应用,并不是凭借单一技术材料的突破和领先,而是要把各个技术能够真正统筹起来。

  人类所有的材料技术从来不是单一技术,而是集成技术,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联合起来的技术。目前我国这方面的联动还比较差。

  第四,人才缺乏。中国产业高技能人才目前缺口达1900万,未来可能高达3000万,而技术联动的人才更加缺乏,新材料相关联动人才几乎都在产业里,学校、研究所产生不了这样的人,但是现在产业里的人也都不愿意做长期的研发和投入,只愿意做短期的研发,这是个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能把所有产业串联起来、并给产业赋能的这一类人才也非常紧缺,而这类人才是未来中国新材料能够提升整体地位的根本所在。

  02

  产业孵化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国瓷的发展战略是成为平台和赋能型的企业,持续打造自己新的创新发展曲线,这与盛景提出的上市公司打造第二曲线,大企业牵头建立产业孵化CIC模式不谋而合。

  盛景提出的CIC产业孵化模式(Corporate InCubator)是一种高质量、高确定性、高能级的创新创业形态,将优秀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集团、独角兽公司)的产业能力等隐性资产最大化,并将大企业的战略刚性、机制刚性等隐性负债最小化,是“大手拉小手”联合创新创业的完美组合。

  未来产业孵化会是大势所趋,盛景做产业孵化,做了一件难但是正确的事。

  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孵化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产业孵化一定会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的,做好产业孵化,有两个路径要做好。

  首先,要把全要素打通,所谓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合一”。但哪个链条是本质,哪个链条是引导,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验证。

  第二,要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量产打通。在国内应用研究还是非常缺乏的。

  新材料孵化具有特殊性,体现在它是全要素、长周期、系统性的;需要发挥产业洞察与产业赋能的作用。

  国瓷有三大平台,分别是人才聚集平台、产业整合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我们在技术创新平台里打造产业赋能的平台。

  国瓷的技术创新有五个定位,即产业洞察、创新引领、核心能力、基础平台和价值输出。价值输出,不是输出单一产品,而是输出一个产业。

  国瓷的研发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备研发、工艺研发,产品研发、检测研发。产业赋能是全要素的赋能,而且在研发立项的时候同时进行联动。每次去研究1-2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研究整个产业,以产业输出为逻辑才能更好地做好产业孵化。

  03

  研发要有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管理和人到底什么关系?人是本质,管理是底层逻辑,两者相辅相成。

  研发管理和其他的管理不同,研发管理是以能力为基础,以人作为载体的思想和逻辑的本质分割线,而其他管理是以过程为基础,以事为载体的流程和系统的本质分割线。研发管理的经验和组织逻辑,很难推广和复制。

  研发以能力为基础,所以研发部门要承载能力,用项目来拉动部门管理能力,来承载管理结果。所以管理研发一定是强矩阵的项目管理,并最后把成功模式变成组织逻辑沉淀下来。

  国瓷的价值研发系统有三大共性:研发价值(消除浪费)、创造价值(加速研发)、价值管理(强矩阵项目管理、24小时研发、研发准备金等)。

  第一,研发价值(消除浪费)。比如研发中存在采购浪费,采购往往要货比三家。但研发最大的风险不在采购上,而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所以量很少的,特殊的完全没有必要都要货比三家,在一定的额度范围内项目经理指定就够了。

  第二,创造价值(加速研发)。本质分割法、应用关联法、拓序研发法都可以加速研发。

  本质分割法,任何研发都有一到两条主线,在主线里面找到影响成败的关键点,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点上,研发至少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

  拓序研发法,研发存在跷跷板原理,一个指标好了另一个指标就坏了,因此,需要找到两个指标的支点,调整或者提高支点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价值管理。要有强矩阵管理的模式,要有24小时研发精神。研发没有弯道超车,只有循序快进,要做到别人在走你在跑,别人在跑你在飞,别人睡觉你不睡觉。这是一种创新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

  研发管理者必须有三个认知:专业认知、研发认知、管理认知。专业认知和研发认知维持的时间非常短,做研发管理的人需要一直学习,永无止境。研发管理者比研发人员更难进行寻找和培养。空降一个研发管理,或者一个不懂研发管理的人去管研发,从匹配度和符合度上是完全说不通,最好是能够从本体中选拔出来,因为他了解这个产业,了解这里的文化。此外,还需要不断培养其管理认知,才能做得更好。

  研发管理者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定要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也不是完全随心所欲的,要建立在成功的组织逻辑的基础上。

  研发管理者要在不停地交流过程中产生价值,思想碰撞出火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不断碰撞的过程。

  研发管理者要愿意做“钻才”。愿意做认知深度的东西,愿意有钻研的精神。

  国瓷对研发管理者的考核分为三个维度,一是项目结果好坏;二是能力水平高低;三是形成组织逻辑多少。要把个人的能力落到组织逻辑里,国瓷研发看重传承,例如“首席专家每年要培养继任者”列在考核之中。

  04

  给新材料创业者的建议

  新材料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产业,它无处不在。新材料产业的很多利润和价值大部分体现在延伸或者关联产业,因此,不能用“行业的思维”去做战略、政策、管理、投资等,原有“热点和风口”的逻辑,也不一定适用新材料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四新的演化(性能新、工艺新、应用新、需求新)、社会的驱动(产业转移、技术升级、政策引导)等,新材料逐步从基础化升级为多元化、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

  同时,新材料具有三高三长的特点,三高即高投入、高难度、高门槛;三长即长研发周期、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

  这都决定了做新材料产业需要更加深入而不能停留在表面,需要长期主义而不能机会主义,需要顺势而为而不能随波逐流,需要价值主义而不能眼前利益。

  我是新材料的践行者,也是感悟者。

  我建议新材料的创业者,坚持长期主义、尊重客观规律。材料产业做一个产品,不是有一个配方就可以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验来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靠砸人砸钱也不可以缩短。国瓷一直在做研发复盘,我们最难的研发产品平均需要44个月,平均11个人做885次实验,这意味着做这个产品起码提前四年左右做准备。

  其次,要打造核心竞争力或战略竞争优势,在差异化竞争中取胜。

  对于研发者,我建议:

  第一,产业界做研发和学术不同,一定要先做认知深度,再做认知宽度或者认知高度。要先做“钻才”,把认知深度做极致了,再变成技术管理者或者转向下一个研发方向。

  第二,研发者没有捷径,没有弯道超车,必须要经过120%的努力,是一个花时间和实践积累的过程。

  第三,技术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做研发一定要有精神和信仰。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研发、创业也是如此。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一开始你就认为可能会失败,那就会埋下失败的种子。

  做任何事情一旦下了决断,最该摒弃的就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一定要直面困难、正视问题、放弃幻想、实事求是、奋斗到底、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05

  坚守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

  长期主义永远是投资最重要理念,新材料产业投资尤其如此。如果定位两三年,会面临一大堆竞争对手;如果定位五年,竞争对手会少很多;如果定位五到十年,甚至十年以上,可能会只有你自己了。

  此外,做新材料产业投资,投资理念和逻辑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重介入的时机。

  材料有萌芽期、引导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五个周期循环往复,被称为材料摩尔定律。其中萌芽期和引导期占到整个生命周期的50%,发展期和成熟期40%,衰落期占10%。

  如果计划长期投资,可以在萌芽期和引导期介入。虽然这个阶段失败率相对较高,但当形成产品商业化的时候,回报率也会很高,至少是16.9倍,这是多元溢出效应。

  第二,沿着产业链去找瓶颈点和堵点投资。

  任何时候都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怎么去投资,不能仅仅去看这个企业本身。产业瓶颈点和堵点的利润率或者价值一定是最大的,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

  未来,新材料投资的方式是要把产业公司、投资机构、产业赋能机构等进行结合。和有产业能力的新材料龙头合作,是大势所趋,甚至会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

  第三,要顺势而为,关注国家的政策引导,抓住产业转移、技术升级,政策引导带来的发展机遇。

  那么如何辨别一种新材料的投资价值呢?

  首先,要看这种材料在国际和国内分别处于引导期、发展期还是成熟期。其次,要看这种新材料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要看这种新材料是应用在B端还是C端,整个迭代周期是怎样的,有没有长期性。比如,如果材料应用在C端,提升的是C端产品的魅力指数,使得产品成为一时的爆款,会很容易在商业的循环过程中逐步被替代。

  06

  “正心”,是材料人的精神

  《礼记.大学》中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单的理解格物是规矩、方圆、自律、底线;致知是努力、欲望、奋斗、学习;诚意是信心、勇气,信念,信仰;正心相当于情怀,包括格局、梦想,奉献等。

  格物最后指向正心,有正心,才能无往不正,正大光明,守正创新,走向大道。

  “正心”,也是创业者文化和材料人的精神。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做企业是不断创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行的过程。国瓷“以创业者为本”,每七年左右就要重新一次创业。

  卓越的永远是明天,超越的永远是自己,拼搏到无能无力不放弃,努力到感动自己还继续,这就是材料人的精神,也是国瓷人的精神。

  当企业发展越大,问题和困难就越多。客观面对问题,问题就会减少一半。碰到困难不可避免,一定学会面对,竭尽全力就好,至于结果能否如愿,不是自己能够预见的。

  人这一生有两次生命,第一次生命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第二次生命是认知觉醒。

  认知觉醒,就是意识到为了社会存在,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为了完成使命,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在做出改变的过程中应该怎么打造自己。

  我的认知觉醒是2010年前后,国瓷刚刚度过困难期。那段时间,我不停问自己: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要干这一件事?这是不是就是我的使命和追求?

  生活的奥秘实际上是一种使命,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种坚持。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你的工作意义是什么,当你特别彷徨迷茫的时候,每一次不停问自己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我很信奉乔布斯1997年的广告词,他说:“只有那些疯狂地想改变世界的人才有机会改变世界”。我就是那个疯狂想改变中国新材料未来的人。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培养更多有创业者文化、研发者文化、材料人精神的人,就会不一样,这就是我做了9年公益训练营的初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要做中国新材料的点火者和造梦者,通过精神传承,为中国的材料复兴梦做出我们的努力。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