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变流器作为储能系统的重要配套,伴随储能进入高景气阶段。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存在很强的相似性,过去生产光伏逆变器的厂商往往也具有生产储能变流器的能力,因此从事储能变流器的上市企业很大一部分源于光伏逆变器厂商,而储能变流器业务成为众多企业新的增长极。
随着众多厂商的入局,储能变流器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市场规模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据测算,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变流器的新增市场规模为60.5亿元。
储能中游的核心环节
储能变流器(PCS)是储能装置和电网中间的关键器件,用作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
过去几年,储能业界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电池技术、电池价格下降幅度以及储能容量的提高。如今全球储能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在某些地域市场趋近成熟,并且重点也从电池硬件转移到储能系统(ESS)的组件,特别是储能平衡系统(BOS)和储能变流器(PCS)。电池逐渐成了标准化的普通产品,储能变流器PCS在先进系统管理和电网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加。
在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初期,不断有各种专业背景的新公司进入储能变流器PCS市场。当前,市场逐渐形成数家专注于储能领域的逆变器和电力电子器件头部企业,比如阳光电源、科华数据、索英电气、上能电气、南瑞继保、科陆电子等。
还有更多公司利用太阳能光伏、微电网和远程电力系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经验快速占领储能市场份额,比如盛弘电气、新风光、首航新能源、华自科技、智光储能、古瑞瓦特、固德威等企业。
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储能变流器可分为家用型、商用型、集中式和储能电站等。其中集中式储能系统装机容量相对较大,市场需求最多。但随着工商业对稳定供电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以及分布式储能试点的相继落地,分布式工商业、户用等领域逐渐释放潜力。
从企业分布来看,我国储能变流器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地区,其中,广东省储能变流器制造企业数量最多,占比约39%;其次是江苏省、安徽省,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13%、11%。
储能变流器成业绩增长点
根据光大证券测算,2023年变流器全球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其中,储能变流器将贡献最大增量。与此同时,储能变流器也正在成为驱动储能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据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号:chuneng365)统计,国内11家主要储能变流装置企业发布的财务预报中有10家企业2022年业绩预增,占比高达90%以上。
其中,阳光电源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102%至140%;实现扣非净利润30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25%至170%。
阳光电源表示,报告期内,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抓住机遇,持续加强?研发创新,深耕全球市场,全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器等核心业务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知名的并网逆变器供应商锦浪科技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至11.0亿元,同期增长119.49%至132.15%。
锦浪科技表示,公司所从事的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及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内外销需求旺盛。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公司产品的交付能力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未来,随着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持续提升,储能技术的进步推动储能系统成本不断降低,储能经济性显现,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储能变流器将受益于电化学储能装机的快速增长,储能变流器生产厂商将持续享受市场快速扩张红利。
技术方向:功率提升和光储一体化
从技术角度来看,储能场景对逆变器的需求比光伏并网场景更复杂,除了直流向交流转换外,还需要具备从交流转换为直流、并离网快速切换等功能,同时储能PCS还是双向变流器,有充电和放电两个方向的能量控制。因此储能变流器技术壁垒相较并网逆变器更高,售价与毛利率均明显高于并网逆变器。
专业人士认为,功率提升和光储一体化,是储能变流器的技术迭代方向。
一方面,光伏电池片与组件功率提升显著,随着210mmTOPCon组件的市场占比提升,户储端对于大功率储能变流器的需求也持续上涨;另一方面,光储一体化的储能变流器是海外大趋势,与户用并网逆变器渠道高度重合,可以代替传统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降低成本,提升光储系统管理效率。
储能变流器技术成熟叠加产业爆发双层优势,身处于其间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未来的市场格局又将如何?
恰逢此时,由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储能头条主办的,以“新能源新系统新生态”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光伏产业论坛”将于2月21-22日在北京举办。
论坛同期,2月21日举办的“储能与新能源系统专题研讨会”,将就储能产业政策、技术、光储融合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国家能源集团、天合储能、易事特集团、正泰新能源、科华数能、宝光智中、爱士惟储、首航新能源等企业将针对“双碳”背景下储能规模化应用在构建新生态中所要克服的难题,实现共赢和新生态稳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