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ST巴安(30026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浮沉资本市场13年,*ST巴安从市值百亿走向面值退市边缘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6-18  *ST巴安内幕信息

来源 :大河财立方2024-06-18

  编者按:今年4月,资本市场新“国九条”重磅出台。随后,交易所正式落地退市新规。随着退市新规的持续实施,一批企业因触发“面值退市”“市值退市”或重大违法等情况,接连退出资本市场,A股加速优胜劣汰。在此之际,大河财立方推出《退市镜鉴》策划,聚焦部分锁定退市企业,回顾企业发展历程,深入解析企业退市背后的故事,以期为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镜鉴。

  大河财立方记者王鑫

  *ST巴安(300262.SZ)“保壳战”落下帷幕,最终难逃退市命运。6月18日晚间,*ST巴安发布公告称,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出现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已触及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自6月19日开市起停牌。

  6月18日,*ST巴安股票盘中最高涨至0.99元/股,然而尾盘却极速跌停,收盘价格0.68元/股。6月17日,*ST巴安股价大涨19.72%报收于0.85元/股,已连续十九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因此,6月18日成为关键一日,受到多方关注。

  虽然资本市场之路即将走到尽头,但对于*ST巴安来说,面对业绩连年亏损、债台高筑、股东内斗不止,如何走好企业未来发展之路更为关键。

  从市值百亿到不足3亿元

  4月末至今不足2个月时间,*ST巴安及该公司相关责任人陆续收到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函、关注函、问询函,以及上海证监局警示函、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等。

  6月5日,深交所对*ST巴安下发的关注函中,披露其两项违规行为。

  一是,*ST巴安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预计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为盈利150万元至200万元。而2023年年度报告中显示,该公司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781.84万元。*ST巴安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的净利润与年度报告存在较大差异,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公司2023年度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二是,1月9日,*ST巴安子公司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责令向上海迈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支付31018.28万元及利息,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29.31%,但*ST巴安直至2024年1月29日才披露上述事项。

  深交所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将对*ST巴安及相关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除了信息披露问题,5月21日晚,*ST巴安发布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在当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包括2023年年报在内的10项议案均未能通过审议。当日参与投票股东共计15人,代表股份340.04万股,仅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0.51%。

  深交所针对该事项下发关注函,要求*ST巴安说明议案未通过对公司的影响、前十大股东均未参与本次年度股东大会的具体原因等。

  *ST巴安回复称,将另择日期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第一大股东张春霖,已承诺放弃表决权;第二大股东山东高创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高创),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股东登记,导致未能参会;第三大股东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本次股东大会召开前与公司已沟通将参加会议,由于错过了网络投票时间,导致未能参会;公司与其他前十大股东进行电话咨询,但至今未取得联系,暂无相关回应。

  在监管一系列动作之下,*ST巴安出现股价异常波动。今年6月,该公司股价一度最低跌至0.42元/股,总市值跌至3亿元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ST巴安总市值一度突破13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ST巴安创建于1995年,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水处理、市政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天然气能源四大板块,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商。2011年9月,*ST巴安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如何走到退市边缘?

  在资本市场的13年中,*ST巴安也曾取得辉煌的成绩。那么,这家公司是如何从市值百亿的位置跌落,走到退市边缘?

  从经营业绩来看,2015年至2017年,*ST巴安归母净利润持续保持增长,增速分别为2.42%、82.75%和1.84%。2018年,虽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但当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33%,突破11亿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业绩增长,巴安水务不断进行对外扩张,且逐渐加快国外业务的拓展。据大河财立方此前报道(《负债率超90%、内斗、高管集体离职!巴安水务12年资本路如何收场?》),2012年,巴安水务只有4家子公司,随着大步扩张,2022年上半年,巴安水务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达到39家。

  不过大举并购并未给公司带来高增长,反而有拖垮公司之嫌。*ST巴安2019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此后2020年至2023年,该公司陷入连年亏损的困境,其中2021年大幅亏损13.04亿元,当年亏损金额比过去10年盈利总额还要多。

  业绩连年亏损、不断举债扩张,*ST巴安最终陷入流动性危机,一步步走到资不抵债的境地。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末,*ST巴安资产负债率超过97%,各类有息负债金额合计15.68亿元,其中已逾期的金额为3.22亿元,而公司货币资金仅为0.6亿元。

  2023年以来,*ST巴安债务情况进一步恶化。Wind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和2024年一季度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00.39%、100.52%。

  此外,2023年年报显示,*ST巴安存在多项重大诉讼案件,涉案金额合计22.94 亿元。

  对于2023年年报,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称公司连续多年严重亏损,大量债务违约并涉及诉讼,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部分房产被查封。管理层制定的各种应对措施是否能够落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获取与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公司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是否恰当。

  在经营危机的背后,还隐藏着*ST巴安长久以来由于股东“内斗”不止所形成的管理问题。

  2021年,*ST巴安为纾困引入有国资背景的山东高创成为其第一大表决权股东后,山东高创与公司第一大股东、原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春霖围绕公司控制权展开激烈争夺,上演“内斗大戏”。

  2023年2月6日,*ST巴安在公告中向投资者做出风险提示称,股东张春霖和股东山东高创存在矛盾。若矛盾进一步加大,存在导致公司管理控制陷入矛盾纠纷,进而影响日常经营、带来重大风险的可能。

  如今看来,当初的风险提示,或早已成为现实问题。

  保壳自救失败

  濒临退市的*ST巴安,此前仍在通过一系列操作不断释放利好消息,试图挽救其上市地位。

  首先是管理层计划增持公司股份。5月13日晚,*ST巴安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张春霖之弟、公司董事长张华根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区间在500万元~1000万元之间。同时,*ST巴安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所需资金未能及时到位,以及因证券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或政策因素等导致增持计划无法实施完成的风险。

  对此,深交所向*ST巴安下发关注函,要求张华根说明在公司股价低于1元后披露增持计划的意图,是否存在利用披露增持计划炒作股价的情形,如公司股票在增持计划期间内终止上市对增持计划实施的影响等。张华根回复表示,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本人有能力在承诺的期限内完成本次增持计划。

  其次是发布《告全体巴安股民书》。5月17日,*ST巴安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告全体巴安股民书》,文中称2023年公司经营、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完成2024年的经营指标,公司的主要领导、销售人员等均积极地投身工作中。

  再次是临危换帅。6月14日,*ST巴安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胡江林为公司总经理、聘任王瑾旭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聘任王裕春、Jenny Dehui Zhang(张得惠)、杨征、洪岗、陈兴为公司副总经理。

  *ST巴安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公司管理层变动,旨在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新的管理团队将第一时间为公司传统的环保水务项目提供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引入新的资源,起到行稳致远的目标,符合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

  然而,*ST巴安一系列保壳自救手段并未取得成效。随着6月18日股票跌停,*ST巴安面值退市结局已定。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