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雅本化学(30026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蹭热点”专业户雅本化学,还是靠医药中间体撑“门面”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30  雅本化学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2022-08-30

  

  A股上市公司中报行情渐进尾声,作为今年市场妖股之一的雅本化学(300261.SZ)中报成绩放榜。从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雅本化学营收出现下滑,而归属净利润则同比上升。

  从财报中看出,报告期内医药中间体业务的营收增幅同比增近90%,是雅本化学财报的一大亮点。近几年雅本化学在医药中间体业务上动作不少,不过雅本化学似乎更热衷概念炒作。

  尤其是沾上“新冠药概念”后,雅本化学在二级市场上可谓一路狂飙。据钛媒体APP 统计,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3月18日,雅本化学的股价累计涨幅高达430.6%,股价最高点达到了31.39元(前复权)。这也引起监管注意,雅本化学曾两度停牌接受核查。最终,雅本化学因“蹭热点”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前不久该公司收到了深交所的罚单。

  钛媒体APP注意到,炒作熄火后,各路资金争相出逃,如今雅本化学股价大幅回调。截至8月29日收盘,公司的股价跌落至12.2元,距最高点市值已缩水了超6成。在公布半年报后,雅本化学能否凭借中报业绩打一个翻身仗呢?

  上半年医药中间体业务有所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雅本化学主营创新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7亿元,同比下降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4.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67.78%。

  从具体业务看,报告期内,公司农药中间体业务营收为6.7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31%;医药中间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61%。

  值得注意的是,雅本化学营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达到7.81亿元,同比减少7.87%,但占营收比仍然高达71.55%。

  除此之外,雅本化学的销售费用也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增至1107万元,同比增长36.52%,公司解释称,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职工薪酬和推广费增加所致。但另一边,公司的研发费用却有所缩减,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为5535.3万元,对比去年同期的6306.8万元有所减少。

  中报中还提到,公司正在积极筹建其他医药业务生产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向江西宇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增资2500万元取得其11.11%股权。江西宇能具备20多种皮质激素和孕激素规模化生产能力,是国内规模较大、品种较为齐全的甾体药物综合生产企业。

  从这点看,医药中间体产品快速发展,似乎是公司半年报中的最大亮点。

  但钛媒体APP注意到,2018年-2021年,公司农药中间体业务占比分别是67.03%、61.64%、74.31%、68.83%;同期内,医药中间体业务占比分别是17.78%、22.56%、15.97%、16.39%。

  而根据最新的中报数据显示,医药中间体占比达到了27.11%,达到了历史新高。不过,农药中间体占总营收依旧有61.90%。也就是说,当前雅本化学的主要阵营还是新农药的生产与销售。

  但近几年里,雅本化学似乎并不满足自己“农药大王”的身份,公司三番五次蹭各种热门医药中间体的概念,以此来“提升身份”。

  蹭“新冠口服药”热度身价暴涨

  事情发生在去年11月4日。当时,雅本化学在其官网宣称,“研发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商业化量产工作顺利,目前月产规模达到20吨”。消息发出后,雅本化学的上升通道就此打开,股价接连涨停。

  那么,这个医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到底是什么来历?

  据了解,卡龙酸酐及其衍生产品从工艺流程上可用于合成辉瑞公司新冠口服药Paxlovid。也因此,雅本化学被贴上“辉瑞供应商”的标签,跻身于新冠口服药概念股行列。

  但钛媒体APP查阅年报得知,截止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2021年度卡龙酸酐及其衍生产品的销售收入仅有2700.73万元,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总收入的比例约为1%至2%,占比非常小。

  在炒作了近三个月后,今年2月6月,公司停牌核查公告显示,公司此前在关注函回复中表述的“卡龙酸酐及其衍生产品从工艺流程上可用于合成辉瑞公司新冠口服药帕罗维德”,其中卡龙酸酐及其衍生产品指的是化合物,而非特指公司生产的产品,无法确定公司生产的卡龙酸酐及其衍生产品可用于合成辉瑞新冠口服药。

  而在今年8月24日,公司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显示,雅本化学《异动公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对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彤、董事会秘书王爱军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蹭热点专业户

  事实上,雅本化学早就有“蹭”新冠热点的前科。2020年9月9日,雅本化学公告,因涉及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0年2月,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暴发初期,雅本化学多次在互动平台中表示,其子公司“朴颐化学”是达芦那韦关键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而彼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公布研究成果称,达芦那韦能够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建议将该药列入为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利好之下,雅本化学受到资本市场追捧。2020年2月4日至10日,雅本化学股价累计上涨42.32%,2月5日至10日收获4连板。随后,深交所向雅本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详细说明相关情况。

  雅本化学在后续回复中披露,朴颐化学2017年至2019年达芦那韦医药中间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059.18万元、5296.34万元、3193.76万元,销量分别为44吨、70吨、47吨,产能均为80吨/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5%、88%、59%。朴颐化学市场份额大约为15%至20%;目前印度客户有Emucure、Mylan、Cipla、Sun、Laures,国内客户有博腾股份、迪赛诺等制药公司。

  但在后期,经证监会查明,雅本化学2017年至2019年销售或提供达芦那韦医药中间体产品和服务取得的收入金额为245.69万元、483.76万元、506.13万元,其中朴颐化学和其控股子公司颐辉生物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11.22万元、351.76万元和506.13万元,较此前披露金额分别少2947.96万元、4944.58万元和2687.63万元。

  也就是说,为了蹭热度,雅本化学在相关业务上虚增了近1.06亿元的收入。除了业绩,雅本化学豪华的客户阵容也属虚构。

  证监会查明,雅本化学、朴颐化学和颐辉生物未与印度客户Emucure、Mylan、Cipla、Sun、Laures以及国内客户迪赛诺直接签署业务合同和供货,只是根据朴颐化学与八巨药业签订的《技术服务和客户保护协议》,由朴颐化学独家负责与上述客户的谈判、报价和成交,八巨药业按照与上述客户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向朴颐化学支付佣金。雅本化学披露的上述产品的销量、产能及利用率,是根据八巨药业的产能和订单情况估计并倒算出各年度销量。

  综上,尽管公司的医药中间体业务有所提升,但在蹭热度的黑历史之下,公司想要达到理想中的预期,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于莹)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