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雅本化学(30026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雅本化学与益方生物的“隐秘”关系:实控人汪新芽搭台唱戏,爆赚8亿!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3-02  雅本化学内幕信息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2022-03-02

  

  自成立以来,雅本化学对益方生物就“送温暖”不断,除去“送”专利、“送”技术骨干,此前还邀自家公司董高监入股。而另一边,益方生物此番一旦上市成功,雅本化学实控人将爆赚8亿元。益方生物与雅本化学之间还存在多少“隐秘”的关联?

  

  今年2月底,益方生物提交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并于2月18日提交科创板IPO注册,拟募资24.09亿元。

  当下益方生物暂无商业化产品,但D轮融资中却吸引高瓴创投,启明创投、Janchor(建峖实业)、AIHC Capital (瓴健)、德屹资本、易方达资本等机构跟投,原股东礼来亚洲基金、奥博资本、浦东科创、尚珹资本、招银国际等继续加持。

  而除上述机构,益方生物的成长也离不开雅本化学及董事长夫人汪新芽的帮助。

  

  与雅本化学实控人的“梦幻联动”

  公开资料显示,益方生物是一家聚焦于肿瘤、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型药物研发企业,前身为上海页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页岩科技”)。

  招股书显示,雅本化学实控人汪新芽间接持有益方生物7.16%的股份,而实则自成立起,益方生物与雅本化学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来源:益方生物招股书

  2013年,页岩科技由雅本化学实控人汪新芽和江致勤共同出资设立。其中,汪新芽100%持股的苏州大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92%,江致勤持股8%。

  而就在2015年7月,汪新芽以1元/股的价格,分别转让给刘伟、王卓颖、毛海峰、马立凡、李航、韩雪和朱佩芳,使益方生物又增添了几名股东。也就是此时,益方生物3000万实收资本中,有2000万是这个时候到位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股东直至2020年雅本化学财报中,均显示任职于雅本化学。

  作为创新药企,在没有商业化产品的情况下,烧钱速度惊人。截至到2016年4月,益方生物的净资产只剩区区348万,2016年底更是亏成负资产,只有-301.58万元。

  而正是因此,益方生物迫切给自己寻找新的股东,2015年11月,汪新芽将34%股份转让给王耀林,7%股份转让给代星,而彼时转让价格也因益方生物净资产缩水而大打折扣,价格降至0.6元/股。

  而就在本次转让中,作为创始人之一江致勤,因入不敷出亏损严重,索性就将自己仅有的8%股份一并转让给王耀林。此后2016年4月,汪新芽及刘伟等人,又将合计13%的股权转让给王耀林,汪新芽的丈夫蔡彤将1%的股权转让给代星时,价格进一步降至0.116元/股。

  而除去转让股权外,此后江岳恒、王耀林、代星还通过境外平台增资,以0.0001美元/股,成本只有区区几百美元极低的成本入股。此后2017年,江岳在2018年正式加入,全职从事创新药研发工作。

  目前,王耀林、江岳恒和代星分别持有益方生物24.76%、5.83%和4.45%股权,合计控制了35.03%表决权,是实际控制人。

  汪新芽之所以折价转让出如此多股份,或许不仅仅是因为研发经费的需要,而是创新药研发领域的经验,通过让渡股权吸引人才共举大事。

  公开资料显示,王耀林、江岳恒和代星均为美国国籍,且均取得博士学历,毕业后曾任职于美国顶级医药,其中王耀林更是主任科学家和副主任科学家,这对于益发生物创新药企的定位至关重要。

  而按益方生物发行后120亿的市值估算,王耀林、代星、江岳恒三人的持股市值超过30亿。

  而虽目前从招股书看,汪新芽于益方生物无直接股权关联,但实则环球老虎财经注意到,汪新芽100%控制的ABA-Bio(香港雅创有限公司)持有益方生物7.16%股权。

  

  而按照上市后的持股比例及120亿市值估算,汪新芽将手持市值近7亿元。2020年9月,在引进投资者过程中,ABA-Bio还通过出售少量老股套现1亿元。如此算来,汪新芽已在益方生物爆赚8亿。

  

  被挖墙脚还是“白送”技术官?

  事实上,雅本化学对益方生物的暗中相助绝非如此。

  包括江岳恒在内,共有8名雅本化学员工先后加入益方生物,占益方生物2020年底员工总数的11.43%。

  江岳恒曾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雅本化学副总经理,益方生物曾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曾在2014-2016年期间向雅本化学采购研发服务,这一项目的负责人正是江岳恒。

  而江岳恒任职雅本化学期内,更是扛起了雅本化学研发半壁江山。据统计,以江岳恒作为发明人、且雅本化学及其子公司作为专利权人的已授权专利数量,至少有52项。

  而以江岳恒作为专利发明人、并由其在雅本化学任职期间的研发、但所有权归属益方生物的专利,就有8项,如此重要的研发人员,不知雅本化学是“白送”,还是被挖墙脚?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8月,一项由江岳恒作为发明人独立取得的“D-0120及其衍生物相关专利”,正式提交注册申请。而彼时江岳恒还任职于雅本化学,但该项专利知识产权却成为益方生物的三大核心产品之一。

  而雅本化学,只得到了203.77万元技术服务费,远低于同行业医药外包价格。

  D-0120目前是益方生物三大核心产品之一,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小分子靶向药。据统计,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达9.3亿人,预计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将在2022年达到10.3亿人,同时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2年达到30亿美元。

  如此具有竞争力药物虽由雅本化学当时的副总经理江岳恒所得,但该专利后属于雅本化学董事长妻子汪新芽所有,仅是因为该专利是由页岩科技提出,而2014年王耀林、代星等研发顶梁柱尚未加入益方生物,这不禁引人深思,究竟是页岩科技提出,还是雅本化学的高人提出?

  除了“送”专利,“送”技术人员,雅本化学还将自己位于上海的部分办公区和研发实验室租赁给益方生物,或许是为了更方便两家公司共同研发?

  而彼时的益方生物尚未实现商业化,但已吸引高瓴、礼来亚洲基金等一众投资机构,益方生物成色如何?

  

  亏损13亿,9亿用于股权激励

  而由于益方生物所有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烧钱的研发药企,必然是持续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1-6月,益方生物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9,498.59万元、-10.53亿元和-1.67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3.47亿元。

  对此,益方生物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将持续亏损。

  益方生物亏损的13亿里,大多用于研发。和其他创新药企类似,益方生物亏损的主要原因也在于研发投入巨大。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益方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592.18万元、1.33亿元、10.08亿元和1.48亿元,占同期费用的比例分别为92.31%、92.18%、95.46%和88.8%。

  不过,即便在未盈利的情况下,益方生物将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费用计入研发费用,也引人注意。

  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1036.93万元、3008.10万元、8.17亿元和1007.16万元,占当期研发费用的比重分比为10.81%、22.69%、81.11%和6.78%。

  据悉,近三年末公司共有员工27人、43人、70人。截至2021年6月末,益方生物员工总数131人。其中,研发人员116人,占总人数比例88.55%。

  研发人员的薪酬也高于同行业水平。财务数据显示,近三年益方生物人均年薪74.7万元、74.9万元、81.18万元,大幅高于同行业公司泽璟制药、艾力斯等。

  

  其中,董监高薪酬总额分别为672万元、1051万元、2044万元,同比增幅大幅高于公司人均年薪变动幅度。2020年,王耀林、代星、江岳恒及张灵薪酬合计1890万元,占当年董监高薪酬总额的92.5%。

  

  ▲?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公司管线中三款核心产品均未上市。当下,益方生物的产品管线有1个处于新药上市申请阶段的产品,3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和5个临床前在研项目。招股书显示,益方生物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BPI-D0316是其主要在研产品,适应症为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对于创新药研发企业而言,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耗费十年以上时间,在药物早期探索、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审批上市这四个阶段的任一阶段出现较大失误,只能推倒重来。新药研发四个阶段中,临床试验阶段是耗费资金最多也是淘汰率最高的。

  也就是说,益方生物核心产品数量较少且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研发进展和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综合来看,预计益方生物未来仍需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用于在研项目,若益方生物成功上市,其未盈利状态将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