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荃银高科(30008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上市公司开打玉米种子价格大战,荃银高科净利跌了一半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11  荃银高科内幕信息

来源 :界面新闻2024-05-11

  近期,上市种企陆续公布一季报,界面新闻注意到,受玉米种子供大于求影响,种企业绩两极分化。

  以玉米种子业务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登海种业为例,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时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2%和33%。针对业绩下滑的原因,登海种业指出一是种子成本上涨,二是子公司本期较上年同期的盈利水平下降。

  荃银高科也受到了玉米种子业务影响,发货进度未达预期,致使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3.34%。

  而敦煌种业、万向德农和康农种业一季度都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时上涨。

  当下,玉米种子供大于求。农业农村部官网显示,玉米种子方面,去年(注:指2023年)制种463万亩,同比增26.7%,创近十年新高;制种产量达17.4亿公斤,同比增27.9%,种子供应总量20.5亿公斤,预计今年需商品种子12.2亿公斤。

  另据农财网报道显示,全国范围内2023-2024年度玉米种子的总供需比达167%,属于供过于求偏重。

  在种业市场中,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占比最高。智研咨询报告显示,中国种业市场规模总2015年的117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71.8亿元左右,细分农产品来看,玉米和水稻种子仍是主要占比,2022年玉米种子和水稻种子市场规模分别为422.7亿元和341.5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仅玉米这一品种,就在种业市场中占比近三成。因此,玉米种业备受关注。

  在当前的背景下,天风证券农林牧渔高级分析师林逸丹对界面新闻表示,短期来看的话,所有的企业都会有一定的压力。

  林逸丹表示,从2020年开始,玉米价格从不到2000元/吨快速上涨,最高时超过了3000元/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植效益都有比较明确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种子公司的制种积极性也在提升。

  在2023年,种企制种积极性达到高峰,制种面积创下新高,但与此同时制种成本也不断高涨。然而实际上玉米种子价格却没有跟着上涨,农业农村部官网显示,春玉米种子零售价每公斤34.8元,同比持平,少数热销品种价格略有上涨。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如登海种业在2023年玉米种子毛利率同比下滑4.1pct,至29.2%,综合毛利率下滑3.1pct,至28.8%。

  此外,秋乐种业也在2024年1月31日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前玉米种子的制种成本处于近几年的高值时期。在此行业背景下,由于不同玉米品种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畅销品种供求基本平衡,畅销品种价格和毛利率空间较往年基本保持稳定,而非畅销品种严重滞销,非畅销品种价格和毛利率空间较往年将有所下滑。

  由于制种成本高涨,种企也开始纷纷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案。万向德农2023年年报显示,2023 年玉米制种成本持续上涨。原玉米制种优势区域亩保产值连年上涨,高成本迫使种企寻找新的出路,业内称为制种基地“去中心化”的趋势,正在成为现实。玉米制种往新疆、东华北等传统制种区及全国96个制种大县转移,逐渐形成新的基地竞争格局。

  但种企生产出来的玉米种子早已超过了市场需求。林逸丹指出,因为中国耕地面积有限,所以需求不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玉米价格就掉下来了,所以其实从去年三季度以来,种子公司他会去做预发货的动作,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出现了卖不动或者下游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不强的现象。”林逸丹说。

  3月28日,全国农技中心召开的2024年农作物供需形势分析会上指出:玉米、杂交稻等春夏播作物制繁种计划面积和预计库存均处于高位;从春季种子市场情况看,受农产品价格走势偏弱影响,种子市场呈现启动快进展慢,企业发货快、入户下摆慢,除部分紧俏品种外,整体种子价格稳中略降,预计退货率将高于往年。

  于是,玉米种子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具有优势品种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像是隆平高科子公司联创种业玉米种子依然销量不错。”林逸丹表示。

  隆平高科4月28日晚间公布,玉米种子裕丰303推广面积超过郑单958,成为全国第一。

  此前隆平高科财报也显示,2023年,隆平高科子公司联创种业就实现营收18.2 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净利润4.85 亿元,同比增长171%。

  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林逸丹认为,长期来看,中小型企业在调整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存货卖不出去或者大幅降价销售的状况,利润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头部大型种子公司而言,品种竞争力比较强,反而有可能会脱颖而出。

  此外,种企们还面对着不少挑战。如假种子依然在扰乱市场,近日《南方周末》报道显示,假玉米种子在东北玉米主产区仍然猖獗。种企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近年来,公检法机关也公布了多起制售伪劣种子侵权案,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此外,2024年是转基因玉米制种大面积开展的第一年。转基因玉米种子的到来将进一步压缩非转基因种子的市场空间。

  对于玉米种业的市场现状,隆平高科认为,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生物技术的推广,未来玉米种业市场将向龙头企业集中。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