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治理谱系中,超大城市作为超常规的存在,诸多治理难题持续涌现,且愈演愈烈,衍生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各种最前沿、最复杂问题,其治理转型成为当务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领域“体制+机制+平台”的管理模式创新。“一网”既指信息网(互联网+、感知体系、大数据),也指管理网(网格化管理)。“一网统管”以信息网为载体,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横向纵向打通,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运行体系,推动业务流程优化重构,以数据循环形成管理闭环,增强数据赋能和科技支撑;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基础,充分整合各类治理资源,对管理要素、管理对象、信息平台、管理流程进行“统”筹和“统”管,推动城市治理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
如何将“一网统管”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从而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环境,也是值得学术和产业界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网统管”核心业务模式是围绕城市运行管理的“事件”和“任务”两条主线开展,形成双闭环管理理念,促进城市运行自我演进和迭代升级。
第一条主线是事件,即建立事件采集、事件分拨、事件处置、督查督办、考核评价、复盘归档的闭环体系,实现“高效处置一件事”。
第二条主线是任务,即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城市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综合集成业务场景应用,形成逐步优化改进的闭环体系,落实城市发展目标及重大任务高效达成。
01
自下而上,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
如今城市管理不再是单一部门的事情,需要具有“城市一件事”思维。“城市一件事”所需要的不只是管理模式创新,同时也是技术手段创新,推动在最低层级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
在数字智能城市中,采用事件驱动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建立全量城市事件中心,对城市治理过程中各领域的事件进行统一定义,形成事项清单,明确权责与流程,实现城市事件跨部门、跨领域统一处置。
城市事件中心是实现城市事件全量汇集、自动预警、推送流转和处置反馈的应用平台。城市事件中心设计秉承“全数据交换、全要素留痕、全流程涵盖、全岗位联动”的总体思路,形成“信息流、业务流、工作流”三流合一的管理闭环,有效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为构建“高效、互联、精确、及时”的城市事件微粒化处置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实现从事件触发(接收)、快速流转到处理反馈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如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建成了全区统一的汇聚“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全程监督、闭环运转”为一体的智慧管理指挥平台,通过“整渠道、统分拨;并表单、缩时限;抓实效、优体验;融智慧、助治理”的多轮民生诉求改革,实现了“一个系统分事件、一套标准抓落实、一张表单统情况”的民生诉求“一网统管”。坪山区依托民生诉求系统,解决了基层治理平台多、渠道杂、流程繁、事权乱等问题。2020年以来,坪山区民生诉求系统累计受理诉求事件13万宗,办结率99.98%,近一半事件实现“当日清”,平均处置时长3.3天,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很快得到妥善办理,真正实现民生诉求“一网统管”。(点击查看详情)。
02
自上而下,聚焦“重大任务”和“年度目标”
城市运营管理是以城市重大任务和年度目标为切入点,以破解问题为工作导向,通过建设“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场景应用,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部门资源,以多部门多场景的综合应用为切口,找到“破点—连线—成面—立体”的政府数字化改革最优方案,落实高品质服务、高效能治理的现代化城市运营管理体系目标。
需要从任务定义出发,逐层拆解到最具体、最基本的事项,逐一明确支持事项及业务流程的数据指标,实现事项的标准化、数字化,形成可认知、可量化的部门职责体系。
数据共享模型按照数据需求清单,逐项明确数据所在系统与所属部门,明确数据共享方式与对接接口,加快业务单元、业务模块的数据定义和系统开发,形成支撑部门职责体系的业务系统。
例如浙江杭州,围绕让城市更聪明的目标,推出如停车“先离场,后付费”、“多游一小时”、“先看病,后付费”、“亲清在线”等一系列场景化任务的建设。其背后是政府部门间的联动服务和数据交互,让市民在城市的任何角落都能享受更普惠、更便利、更快捷、更精准的“有感服务、无感管理”(点击查看详情)。
“一网统管”是全面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未来伴随城市“一网统管”不断迭代优化,“一网统管”的理念不断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将大幅提升城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