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经头条2023-09-30
华谊兄弟,曾经的中国电影界翘楚,如今却陷入了缺钱的境地。今年中秋国庆档,虽然有12部电影上映,但华谊兄弟除了《前任4》以外,并没有其他新片。相比之下,华谊兄弟在过去的暑期档表现不佳,竟然一部电影都没有入选。这让人不禁要问,曾经的电影界“王者”华谊兄弟的兄弟二人,王中军和王中磊,到底在忙些什么?
事实上,关于华谊兄弟“缺钱”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今年9月,一则公告震动了市场,王中军和王中磊的个人股份被司法冻结,触发了轩然大波。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兄弟二人合计持有公司13.9%的股份,是公司的最大股东。然而,他们几乎将所有股票质押换取现金,并且有部分股票触发了平仓风险,令他们的主要质权人中融信托主张行权。
如果行权成功,不仅意味着兄弟二人财富的大幅缩水,还将直接导致他们失去公司的控制权,华谊兄弟将不再有“兄弟”的地位。然而,王中军和王中磊减持股票并非新鲜事。两年前,王中磊就减持了约3700多万股,套现了1.35亿元。从2022年10月开始,兄弟二人开始频繁减持套现,华谊兄弟股价一路下跌,跌至历史低位2元附近。今年3月,兄弟二人再次减持套现约7800万元,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告和处分。然而在6月底,华谊兄弟股价回升之际,王中军又减持了近300万股。
大股东减持套现在A股市场上并不鲜见,但像兄弟二人这样急于割肉套现的情况并不常见。在华谊兄弟的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质问王中军为何频繁减持股票。毕竟,如果连公司老板都在减持股票,投资者如何期望公司为他们创造收益呢?公司的回答相当直接,称老板减持股票是因为公司缺钱,股票质押融资方面的催款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偿还债务,王中军有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除了减持股票,王中军还以2.2亿港币的价格卖掉了自己在香港的豪宅,只是为了获得8800万港币的利润。曾经的光鲜亮丽,兄弟二人常常坐拥香车美女,王中军甚至花巨资购买了梵高的真迹《雏菊与罂粟花》,耗资达3.77亿元。但如今,王中军多次亮相顶级拍卖会,每次都是亿级的出手。
为什么这位曾经豪掷亿金的老板现在却不得不靠卖房自救呢?要想了解这一切,我们必须从华谊兄弟的经营状况说起。华谊兄弟之所以能取得曾经的成就,离不开另外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冯小刚。可以说,没有冯小刚,就没有华谊兄弟的辉煌。
故事要从1994年说起。当年,冯小刚的处女作《北京人在纽约》风靡全国,刘欢的歌声“千万次地问”在大街小巷响起。与此同时,正在纽约的北京人王中军携带从美国淘来的10万美元,和他的弟弟一起成立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命运开始逐渐改变。冯小刚作为后来崭露头角的新导演,快速崛起,华谊兄弟也一路赚得盆满钵满,于1997年进入中国广告公司TOP10。
1998年,王中军开始涉足影视圈,华谊兄弟投资了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和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尽管前两部电影口碑不俗,但华谊兄弟还是遭受了巨大亏损,好在《没完没了》带来了3300万的票房收入,让华谊兄弟在影视圈站稳了脚跟。自此,“兄弟+小刚”的组合开始在影视圈大放异彩。
2001年的《大腕》票房达到4300万,2004年的《天下无贼》更是票房过亿。2005年,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