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仅仅四年一个行业巨头赔了64亿,迫于生存压力甚至不惜进行裁员,减少支出保证集团的存活。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让这一庞然大物濒临崩溃。
2001年才算正式建立的华谊兄弟公司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商业经营后,终究在政策,天时,内部倾轧各方面的综合打击下走向了衰落。
曾经的影视巨头如今的下场不由得令人唏嘘。黄晓明,范冰冰等这些后来的知名艺人纷纷出走或是自立门户。
伴随而来的是从2017年开始逐年亏损的公司利润,亏损值高达64.41亿元。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个巨头公司走向没落呢。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91a95a8bef9639bedd32455fa5a507d4.jpg)
白手起家
1994年,华谊兄弟在北京朝阳区注册,法定代表人为王忠磊。此时,王中军从美国毕业回国创业,首先做的业务并不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娱乐圈相关。此时的华谊兄弟是一家广告公司。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43705389746dac6de430a5020bf10617.jpg)
在那个年代,国内的银行没有统一的标识,这让王中军看到了契机。向国内各大银行、企业游说,设计统一标识。
这一想法很快便得到了国内各大银行、企业的认可。华谊兄弟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仅用三年便成为国内前十的广告公司。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9ed06fda3b3c274e59514849ecafd011.jpg)
1997年,王中军投资了《心理诊所》,这一次投资也使得华谊兄弟向娱乐圈发展,《心理诊所》一剧让华谊兄弟净赚四百余万元。华谊兄弟看到了影视行业的暴利与机遇。
华谊兄弟正式转型是与冯小刚的合作,双方合作的《手机》《唐山大地震》等影片的成功不仅让冯小刚成为业内的一线导演。
华谊兄弟也完成了转型,从广告公司成为国内影视业的龙头企业。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abfd3c32757e6546d22db19a5bb94d26.jpg)
2000年6月,华谊兄弟和太和控股合作,共同组建了华谊兄弟太和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2001年,王中军二人从太和控股回购了5%的股份,得到了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也将公司更名为华谊兄弟。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88ea96cfa1bb56229e93318001fe812e.jpg)
2000年开始,华谊兄弟开始快速扩张,发展。与王京花合作共同创建了华谊经纪,签下了华谊的首批艺人,其中有不乏范冰冰这样后来的顶流。
之后,在王京花的协助下,华谊陆续签下了夏雨,周韵等人。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2563346c8629257ffab3fea9c2d6f4d9.jpg)
在华谊经纪的巅峰时期,签约艺人近300人。其中不乏等邓超,陈思成,王宝强,林心如等人。那个时期的华谊几乎拥有国内全部的顶级演员。甚至喊出了”想要成名,就去华谊“这一口号。
2009年,华谊兄弟成为上市公司,上市当日股价便呈现上涨趋势。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5ea7bf7a80a7f418ae0fe87693ffbf6d.jpg)
股价比起刚发行时上涨了221%。此时的华谊兄弟已经成为了国内影视行业的巨无霸。市场公认的精良之作《士兵突击》便是华谊在2007年所拍摄。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3535e927f4cfeb416fc313ec21bc82e7.jpg)
盛极而衰
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永远辉煌,盛极而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何况华谊这种并没有太多底蕴,发展起来主要靠吃时代红利的公司呢。
在红利期公司的发展必然是十分迅速,但一旦过了这个时期衰弱也是必然的。
在2004到2014年中陆续发生了王京花带领数十人跳槽,还有众多艺人出走,比如被华谊一手捧红的范冰冰,黄晓明等人自立门户。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d07dfc67e7f61278875a0b16c21e5ff7.jpg)
在这十年间,有将近70名艺人选择出走。华谊兄弟也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到了后来甚至要通过裁员减少企业支出来保证公司能够勉强正常运行。
将视线放到近几年,2017年开始,华谊兄弟开始年年亏损,曾经在网上不可一世的华谊小公主王文也失去了过往的风光。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656ea4b606ab26e5615d7015e71be405.png)
在王文也参加了一档新人导演的节目,许多网友评论说华谊兄弟真的快不行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小公主也来“逐梦娱乐圈”。
2019年开始,“影视寒冬”常常被人提及。影视作品的审核变得更加严苛。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变革会使许多剧组即使成功获得拍摄许可也会出现变数。
影视寒冬必然面临两种情况,富的更富,负的更负。
部分影视作品也因此需要将已经拍好的电影,电视剧一剪再剪,但是观众并不会因此而去可怜你,观众需要的是呈现在眼中的剧情。这对华谊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然而祸不单行。
三年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许多影视公司在这一时期破产。疫情期间演员无法外出工作,曾经人们眼中的高薪阶层在这一时期无奈只能向直播带货转变。
但是直播带货弊大于利,虽然这使得演员们又得到了大量的收入,但是直播带货的商品品质无法去百分百保障。
一旦有一个买家出了问题,那影响的是演员的声誉,可以说直播带货是以自己的未来去做赌注,一旦出了问题会导致声誉尽丧,很难在行业中继续生存下去。
演员艺人的行为同样会对公司造成影响。华谊在这一时期本身就因为政策,天时等因素年年亏损,再加上艺人的行为使得华谊雪上加霜。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和郑爽事件。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35edfbb10a345f4cde1d7715d35f8b6c.jpg)
虽说此时范冰冰已经自立门户,但是国民们很少有理智的,他们不管范冰冰此时是什么情况,只会去说范冰冰是华谊捧红的,华谊也要对此付出责任与代价。
华谊衰落另一原因是内娱的风向转变,曾经的老戏骨因为颜值不如小鲜肉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地。
从数年前开始评价演员不再以演技的高低为标准,而是以颜值为标准,这不仅是演艺圈出现畸形,甚至这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开始出现畸形发展的趋势。
流量明星开始取代前辈们,活跃在荧幕上。
如今的演艺圈可以说是流量为王,还有如今的影视剧仿佛离了爱情就拍不下去。
许多改编小说的影视增加了许多感情戏,忽略原著整体的架构去围绕感情拍摄,忽略的原著的主体架构。再加上流量演员们的不敬业,其中典型的便是“1234567”这种。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c4e7298db8e94a251e6b60beaf7b008b.jpg)
影视行业整体的浮躁化快餐化导致了大家不再愿意去精心打磨剧本,流水线一样的剧情再加上一些流量明星的参演,完全不愁收视率、票房。
因为总有流量明星的粉丝会去选择买单。
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能够轻松地挣钱没有几个人会去认真打磨剧本。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42fe334eefc1693770e6dc8ed8f035c6.jpg)
即使这样做了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的回应。华谊在近两年投资了《八佰》等,但是在市场上的反响并没有那么出众。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c0df783c77c50ab251e21baf86a5e9ee.jpg)
没落原因
华谊过于依赖冯小刚的团队,也因此在冯小刚拿不出更好的作品时华谊很难找到优秀的剧本;
影视衍生品的开发不足,华谊到现在已经拍摄了近百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也有许多富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是华谊并未重视相关的衍生产品和有效的授权,这一方面使得电影电视的衍生品的盗版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企业未能保障自身权益,从中获取相关利益。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7ced8d5f9d5a3e145b72cc6de3a3e79c.jpg)
华谊拍摄电影始终坚持“高投入,高回报”这一宗旨。但是市场的口味并不固定,华谊这一做法虽然有很大几率保证该片质量足够高,但是若是遇到一次滑铁卢就很容易导致公司资金链出问题。
例如2012年上映的《一九四二》,华谊对该片的投资,宣传付出了大量资金,但最终收回的票房不仅没有弥补华谊的制作成本和宣发成本,反而导致华谊亏损一亿元。
在此期间华谊股价数次暴跌,市值蒸发数亿元。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38e573b81471de1bda672ace43b3e820.jpg)
华谊个人拥有的线下院线相比其他影视公司较少,虽然华谊在全国拥有15家院线,但公司本身的放映渠道仍然较为稀少。
因此在放映方面对其他院线的依赖较强,这也增加了制片成本,也导致了在分成比例上的话语权较为弱势。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8387275d1371353a906c18c7f0890714.jpg)
华谊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公司,拍摄方面具有很高的话语权,但是作为一家大型影视公司,后期制作水平却较低。
公司出品的《风声》《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唐山大地震》等影视剧均采取了外包的形式进行后期制作。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2532f90cc7564fb37ed913d3649ce98c.jpg)
公司拥有的后期制作的部门在整个行业中处于下游地位,这不利于华谊的发展。这也与华谊自身的选择分不开关系。
华谊作为一家影视公司,应当在公司稳定发展,自身拥有足够面对风险的资金的前提下去对外投资。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099254955ade92d63a5f619f5278d66a.jpg)
再加上对手公司的崛起,北京文化凭借自身精准的眼光压中了《战狼2》《流浪地球》等高票房电影,光线传媒利用《哪吒之魔童降世》打开了国漫市场的大门。
博纳影业通过《长津湖》《红海行动》等片奠定了自己在影视行业的地位。可华谊兄弟却只有在2020年的《八佰》。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e807a0406ffb8bb6eabe538d6eb32080.jpg)
且因为华谊兄弟多个项目投资的失败,导致该公司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根据所公布的资料显示,2019到2021年,华谊兄弟连续数年来净利润持续亏损,亏损金额甚至高达64.41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仍没有好转的趋势,继续亏损1.92亿元。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5818879777fac57eff4acdb6c62e7bb4.png)
有人说华谊如果倒下了中国娱乐圈会发生地震,但是通过华谊这些年的表现来看,即使华谊真的倒下了对内娱的影响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因为如今的华谊早已不是曾经的华谊了。
且如今许多的的优质影视并不是那些大公司所拍摄的,有许多小公司,小制作所拍摄的影视剧质量一样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例如刘昊然主演的《最好的我们》。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a831a0bf42210a9ccde9b6bb5e7484c5.jpg)
如今留给华谊的时间和选择已经不多了,华谊市值已经从曾经的300多亿跌倒了60亿左右。挽救方法
现在要么打破常规,从民间招募具有潜力的年轻导演。相信这些人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并且如今的社会在进入被新一代所掌控的时代,他们更明白市场所需要的是什么。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18c1a9048654ca079c9f4b409c446f02.jpg)
与此同时签下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演员,用自己旗下的老一辈去磨练他们,使他们成为公司新的支柱;要么从一些作者手上购买具有影响力的IP来重新塑造企业形象,让股民再次对企业充满信心。
或者利用自己手中的院线加大和其他影视公司的合作,募集足够的资金让华谊度过此次难关。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80bb1570ac1af3231b159a5719fc780c.jpg)
利益至上
但是,如果从商人逐利这一角度去看,王氏兄弟最好的选择是不挽救华谊。
华谊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即便破产倒闭对王氏兄弟来说只需要还清他们责任内的债款即可,但是若是一心挽救华谊的话所付出的可能是前者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256bdc996bfe4d3b1ce13206da55aa5e.jpg)
华谊倒闭影响最大的是那些购买了股份的小股民们,因为这是正常的经营不善导致的倒闭,那些小股民们即便想去申诉也无地可去,只能自认倒霉。
而那些高层早在这些年里赚的盆满钵满,对他们来说此时即便离去也可以让自己当一个闲散的富家翁。自己的家庭最多降低一些生活品质,但是也无伤大雅。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b19fe22da6a42ae0c9e77fad6e3b7b5a.jpg)
我们不知道如今王氏兄弟如何看待这个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或许是不舍,或许已经做好了抛弃的准备。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华谊兄弟必然会成为中国影视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节点。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3/2023-07/2023-07-20/807fb39cdf-b59639ec27bc57188cfd7e1e37d241e6.jpg)
华谊促进了中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们同样会抱有疑惑,华谊兄弟能否解决自身的破产问题。
公司能否自救并实现利润的可持续增长,去转变经营模式,迎合市场进行转型和业务转型;或是华谊兄弟继续坚持高投入高回报这一理念,坚持以作品质量说话。
在这个催动行业变革的数字化时代,华谊兄弟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相信不久的将来华谊兄弟会给我们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