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精选消费、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最新调研纪要和报告,缩小你与一线产业的信息差!
奥海科技-20230609
一、手机充电器业务
1.奥海科技公司产品结构中,充电器占三成左右,其中7成来自其他国家的标准。
2.国内情况不太好,但国外市场有复苏的趋势,去年与一些紧密合作的客户合作,充电器的销量达到了3000多万只,其中充电器的中标率为2800左右。
3.针对亚非拉客户的手机厂商去年面临通胀和粮食价格上涨的问题,导致销量不及预期。但今年情况明显改善,这些客户的销量会有所提升。
4.奥海科技主要关注自己对客户的销量和份额。今年在荣耀和OPPO中的份额会有一定提升,OPPO之前供应充电器的台湾企业泰达和光宝已退出供应链体系。
5.行业规模肯定要跟手机这个行业来走。去年智能机的销量有12亿只,我们去掉不配充电器的品牌如苹果,其余的市场规模大约是9.8亿只,其中三星占了2.6亿只。我们目前市场份额只有1.6亿只左右,占比20%出头。如果考虑行业增长,我们从20%提升到现在的21%相当于将来可以再做到现在数量的一倍,加上全球每年还有2亿只左右的功能机销量,我们可以接着做到10%或者是20%的占比,结合一个ASP,在包括我们剩下的可以抢占的这些市场空间,我们对于手机业务这块,其实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
6.今年手机充电器这一块业务的收入希望回到21年的大概29亿左右的水平。如果拆分成量和价,今年大概是能大概猜一下,但这个还是要等半年报出来之后,我们这方面会看得更细一些。但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我们有接近百分之十九点几的充电器处于60瓦以上的功率,所以我们判断60瓦以上的快充,其实未来整体的渗透率也会逐渐向高新摄像头和指纹识别,这种技术在发展,基本上渗透率去到60~80左右。从价格来看,我们每年都一直保持20%以上的一个比较不错的增长。结合现有的手机厂商和功能机的销量,我们对于手机业务这块,其实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
7.今年的营收比较清楚,我们可以看到30%以上的增长。
二、其它业务
1.储能行业可能有些动荡,但只要将相关产品销售到欧洲等地区,公司的销售总体表现不错。公司还获得了一些新订单,包括著名白店客户和储能企业客户的订单。
2.公司的MCU产品正在逐渐放量,我们逐渐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客户。虽然行业存在打价格战的趋势,但我们的净利率保持在5%左右,且我们已有一些新客户的增长点,今年我们跟一些其他的新势力客户的接洽过程也比较顺利。
3.公司的ODM逆变器产品于6月份成功下线,目前正处于认证阶段。该产品在欧洲已经进行相关渠道商布局,并有几名负责业务的员工正在欧洲开展特使工作。这款产品在7-8月份完成认证后,9月份开始将为公司创造新的业务销售增量。
Q A
Q:对于今年整个收入增长,您对此怎么看?
A:首先,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是为了激励员工,达到员工有成就感、有归属感的目的。对于公司来说,我们参与了整体设定目标的流程,目标增速比较温和,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在去年基础上实现30%以上的营收增长。这是考虑到今年我们的汽车、新业务以及传统主业并没有像一季度那么差,市场和整个行业有点过于悲观,但是后面情况可能会加速,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个前提目标,希望员工持股计划能绑定核心员工,让员工更加认可公司。
Q:对于增量部分的分配,可以拆分一下吗?
A:手机板块从去年的3.5~4个亿增加到今年的8~9个亿,汽车部分预计增加八九个亿,光伏业务可能会有个几千万的收入,自主品牌业务从一个亿提升到三个亿,加起来就是13个亿的增量。此外,服务器电源今年预计能实现两个亿的收入增长,储能业务今年可能会有一个多亿的增长,服务器电源和数据电源合计会有一个亿的增长,最终从404.8个亿提升到可能接近60个亿。
Q:关于储能及其他部分,能否再细拆一下?
A:储能及其他部分中,20%的数据电源是服务器电源,60%左右的是泛储能类产品,包括便携储能、户外用的储能等。自主品牌业务如果卖的是品牌的充电器会在充电器和识别器里面计入,如果卖的是便捷储能会进入到储能里面。年报是一种会计口径的统计,还是根据以前产品的分类,可能之前的上市规则来分的。
Q:关于逆电器这一块,目前进展顺利吗?
A:逆电器的进展非常顺利,甚至比想象中的好,明年这部分业务规模上亿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Q:新能源汽车执行控制这一块,未来2~3年大概收入规模的一个增长趋势会是怎样的?
A:对于未来2~3年的收入规模增长趋势,我们不方便具体说出来,因为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旺盛,各方面需求也很旺盛,我们只能说一些确定性比较强的情况,比如今年和明年的情况。
Q:从未来来看,汽车行业还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A:如果从未来来看,目前的汽车行业它还是属于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您可以理解为因为2~3年,包括其实像今年的话,我们就能看到有一些这种所谓的新势力品牌,它已经在逐渐出局了,比如雷丁牛创之类的,所以如果说2~3年的话,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握住行业的机会,尽可能的和一些包括销量也好,包括自己的背后的实力也好,比较强的这种车企客户进行合作,是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存活下来。
Q:来说,手机汽车厂商现状会导致什么问题?
A:而且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其实目前手机汽车厂商的现状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多像我们这种企业,本来这个行业其实它的净利率就不是太好,也能看得到我们是5个点左右,我们可能一些友商甚至是一个点两个点是负的这种情况。所以你如果是大集团内部的这些,其实倒是可以靠资金输血活下去。但如果对于一些初创团队来讲,其实他们反而最后可能会没办法再运营下去了,反而这些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机会。
Q:是否考虑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扩充客户序列和产品矩阵?
A:其实也在考虑通过外延并购一些方式,引入一些比如我们是属于东风出身的,我们可以引入一个上汽出身的吉利出身的这种合作比较多的团队,来扩充我们的一个客户序列。和我们整体的产品的矩阵。
Q:是否有关于未来汽车行业的预期?
A:不过具体给一个预期,可能目前的汽车行业,我们的预期,我们的炼钢肯定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具体能卖成什么样,还是要根据行业来看。现在主要还是一些单独的产品,像多合一的这种很多还,在研发当中我不知道多合一的产品,像看明年后年占比大概能够到达一个怎样的比例。来这样。我们目前MCU的收入占比大概是6成左右,也是因为mcu它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部件,它会逐渐的pdcu对mcu进行一定的替代。
Q:是否有计划进入IoT领域?目前的客户中有多少是亚马逊和谷歌?
A:其实只要像刚才提到的这种多合一的趋势,在我们的技术,包括我们整个厂的这种。出身来讲,我们是最有可能最先切入这种技术里面去的,至于您说的份额逐渐从MCU60%的情况进行替代成pdcu这个趋势。从目前来看,可能。
包括今年年底明年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款pdcu的控制器,会先在东风内部的一些车型上得到试验。其实对于未来来讲,也是考虑到车企他们的一个宽带的趋势。而且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其实做这部分产品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我们公司毕竟。
电控方面的技术比较全,虽然我们没做电驱和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