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新大正(00296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原报告 | 新大正:第三方物企典型性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03  新大正内幕信息

来源 :观点地产网2022-08-03

  上市已两年有余的新大正,今年上半年走出重庆战略已卓有成效,规模方面也录得了较大增长,但规模的成长和新区位的进入也显著拉低了毛利率水平。

  新大正作为一家典型的第三方物企,没有地产开发关联方作为“靠山”,项目输送缺乏,也令其不得不选择非商住的业态作为主攻方向。

  同时,关联方的缺乏也给开展增值服务带来了一定困难。

  不过,与地产开发的弱关联也意味着业绩和股价不会受到母公司拖拽。从上半年财报来看,新大正营收和应收款结构健康,即使在资本市场泥沙俱下时,也维系了股价上的稳定。

  走出重庆与增长

  新大正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营收达12.5亿元,同比增长39.49%,归母净利润9315万元,增长25%,若剔除股份支付1295万元的影响,则归母净利润增幅为38.6%。

  新大正今年上半年增长主要来自去年拓展项目的翘尾效应,虽然与去年同期58%收入增幅相比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平稳高速水平。

  项目拓展方面,新大正2022H1新增拓展项目金额11.8 亿元,新签约合同年金额约5.4 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重庆以外区域市场拓展量占比约76%,特别是中标了中国银保监会、中移在线、南京新媒体大厦等多个标志性公建办公与校区类型项目,进一步强化了物业企业中的差异化能力。

  新大正发家于重庆,早年管理项目都以重庆及川渝区域为主。去年上半年,正式由重庆新大正更名为新大正,反映了走出重庆并进行全国化布局的战略目标。

  从收入占比上看,2022上半年重庆区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37个百分点,重庆以外区域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7.81%,首次超过了重庆区域,同时较上年同期增加约69.08%。

  可以认为,新大正走出重庆的战略已卓有成效,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布局都在加深,正向全国化公司方向成长。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大正实现了较高速成长,自身在公建业态方面的禀赋进一步强化,区位方面则逐步降低了对重庆的依赖。

  扩张下的隐忧

  尽管如此,新大正在规模和区位方面的大力扩张也并非没有代价。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首先,近年来毛利率承压明显,2022上半年毛利率为17.18%,创下了新低,也显著低于上市物企29%左右的平均水准。

  这或许和新大正主营公建等业态有关,除此之外,要特别关注的是毛利率近两年下跌已超4个百分点,而原因不仅是上文所述。

  首先是疫情的影响,额外防疫物资和人员拉高了成本,增值服务的开展也受到干扰。不过,除了该部分非经常性影响外,更主要的是近年规模大幅扩张导致新进项目的占比逐渐提高。

  一般而言,新进项目存在前期成本和一段时间的发育成熟期,毛利率无法与存量项目相比。

  

  此外,新大正走出重庆的战略也给毛利率水平带来冲击。

  2022年上半年,新大正重庆外项目收入占比首次超出重庆本地项目。重庆是新大正的发源地,区域密度高,当地各类资源较为充裕,存在一定规模效应,可以显著降低成本。但若新进其他非深耕区域,成本难免有一定上升,新进区域竞争力缺乏,也会影响议价水平。

  具体而言,2022年上半年,新大正重庆区域之外毛利率要低于重庆区域5个百分点,随着全国化深入与规模进一步扩张,毛利率有继续下探的风险。

  2020年10月,新大正调整IPO募集所得的用途,即原本用于停车场改造及投资用途的资金中有9700万元转成收并购用途,收购了民兴物业100%股权。不过,一直到2021年4月,新大正才基本完成对民兴物业的收购及并表。

  这是新大正上市以来最主要的一笔收购,民兴物业专注于政府和企业办公楼的管理,和新大正契合度较高,这笔收购为新大正新增了100余个项目。但从近期年报来看,新大正明显遇到了消化难题。

  自并入新大正后,民兴物业收入和利润不增反减,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2亿元、3.17亿元、3.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12.95万元、3571.54万元、2847.46万元。

  民兴物业于2021年并表入新大正,2021年全年利润已有一定程度下滑,到了2022上半年,收入已锐减至仅1.51亿元,净利润仅1153万元。

  不过,由于新大正并未在半年报中透露关于民兴物业的其他细节,具体情况还有待探究。

  无关联房企的影响

  早年,国内的物业服务多由地产开发商代为进行,到后期物业公司才逐渐独立化与专业化,但无论股权、管理层、人员还是业务上,仍有地产开发商的影子。

  新大正存在一定特殊性,并非起源于地产开发行业,背后也没有任何地产开发商背景,这让其与主流物业公司有所不同。

  首先,没有关联方意味着新大正作为物业公司没有稳定的项目交付来源,拓展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进行。

  虽然当前物业公司减少关联方依赖是趋势,但关联地产方为物业公司提供了最重要的早期进入优势,相关合作开发项目资源的提供也仍是物企目前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新大正没有关联方进行项目输送,这也导致了在住宅和商业等传统业态上缺少优势,而不得不采取差异化战略,目前商住板块营收贡献不到15%,公建办公等非商住业态才是主攻方向。

  今年6月,新大正将房产经纪剔出了经营范围,这也是第三方物业公司增值服务开展困难的一个缩影。地产公司多为上下游产业链兼顾的大型集团,有利于辅助物业公司进行其他增值业务的开展,没有开发商的渠道和资源,第三方物业公司很难进行相关探索。

  以目前数据来看,非业主增值服务是主流物企的重要营收构成,甚至占据半壁江山,而新大正基本不存在此类业务。

  整体而言,新大正的营收结构天生缺少了增值服务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数据来看,目前物业企业增值服务的营收多集中在50%左右,而新大正93%收入都只能依靠基础物业服务,创新业务占比仅为2.2%。

  成本方面,物业公司和关联地产开发商特别是在关联开发商楼盘下,通常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成本共享,显著降低物业公司管理成本。除布局业态不同外,这或许也是新大正毛利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也给新大正毛利率带来长期压力。

  虽然没有关联方作“靠山”给新大正带来了多方发展上的阻碍和运营压力,但并非全无益处。

  今年以来,地产行业危机不断,房企旗下物业公司也不能独善其身,市场上直接或间接侵占物业公司资金,或物业公司代地产承担风险的案例层出不穷。新大正不存在关联房企的同时,也意味着业绩或股价不会受到母公司拖拽。

  业务上,由于与开发商关联交易的存在,主流物业公司营收及利润普遍存在较大水分,而新大正营收质量较好,应收账款结构健康,坏账较少,2022H1应收款占总收入的42.8%,且97.8%的应收款账龄为1年以内。

  

  数据来源:Wind,观点指数整理

  近1年来,受地产行业的冲击,资本市场上物业公司泥沙俱下,市值普遍大幅缩水,少有幸免,而新大正作为一家纯第三方物业公司,在同行平均跌幅逾1/3的情况下,上半年仅有1%的跌幅,股价方面也维系了稳定。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