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商行首发限售股正式解禁,然而其最新收盘价较上市以来最高价已折价约63.99%
近日,青农商行(002958.SZ)迎来上市三年的首发限售股解禁,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21.16亿股,占银行总股本比例为38.08%,共涉及2174名股东,该部分限售股于3月28日上市流通,实际解禁市值为75.11亿元。
本次股份解禁中,有四大股东股份均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3月29日,青农商行再次发布公告,其中《关于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质押的议案》弃权1票,弃权理由为独立董事建议企业压减质押比例。
而近日青农商行披露的两则诉讼事项亦引发关注,涉诉金额超过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5亿元的标的金额已是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一半以上。
占股本38.08%首发限售股解禁
青农商行前身为青岛市农村信用社,于2019年3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开发行5.56亿股,发行价为3.96元/股。
今年3月23日晚间,青农商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此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21.16亿股,占总股本38.08%。此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3月28日(因2022年3月26日为非交易日,上市流通日顺延至2022年3月28日)。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共涉及2174名股东,其中包括9名法人股东、2165名自然人股东。第一大股东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解禁数量最多,为5亿股;第三大股东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照钢铁”)为3亿股,另外还有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龙集团”)和巴龙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龙建设”)等股东。
某银行业内人士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由于限售股解禁占比较高,如果短期限售股中的相当部分入市,导致公司股票供给增加,可能会对公司短期股价构成一定压力;但如果股东及相关持有人减持比例有限,对市场影响一般不大”。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分析道:“就基本逻辑层面而言,如果解禁不会动摇实际控制人地位和主要的股东结构,应该不会对企业经营层面有决定性影响。青农商行虽然迎来解禁,但在目前大盘和股价都不理想,且大宗减持会影响股价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大面积和大规模减持还有较大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申请解除股份限售的股东中,有四大股东股份均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如日照钢铁质押股份数量为1.48亿股,第五大股东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质押数量为1亿股。而巴龙集团和巴龙建设几乎将手中全部股份质押了,二者分别持股2.25亿股和1.75亿股,但已质押2.249亿股和1.73亿股,分别占其所持股份的99.96%和98.85%。
此外,2159名持有内部职工股超过5万股的个人所持限售股份总数为2.28亿股,本次解除限售数量为0.34亿股,占其持有青农商行限售股份总数的15%,其中质押股份数为61万股。
在青农商行大股东中,巴龙集团曾多次质押其股份。2021年8月,巴龙集团将6688万股解除质押,同时将9000万股质押给建设银行(601939.SH);2021年10月,巴龙集团将已解除质押的566万股质押给齐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2022年1月26日,巴龙集团再次将解除质押的5512万股质押给青岛华通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3月29日,青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2年市场风险管理政策》等8项议案,其中《关于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质押的议案》弃权1票。根据议案表决结果,同意12票、反对0票、弃权1票,弃权票为独立董事林盛投出,弃权理由为建议企业压减质押比例。
“大股东减持有比例限制的,这种情况下对公司经营影响有限,股东将限售股票质押,一般不能强平,银行在接受股票质押时会与质押方签订补差价额协议,限售期结束后可能面临这些质押股票出售。”上述银行业内人士说道。
而对于银行股东质押股份的情况,监管近年来陆续出台政策进行严管。2021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大股东的界定及有关行为提出具体要求;2021年11月,银保监会在《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总体情况》中指出,部分机构股权管理不规范,表现为:股东资质未能持续符合监管要求、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高等。
贷款业务面临多项风险
此外,近期青农商行披露的两则诉讼事项亦引发关注,涉诉金额超过15亿元。
其中一则为青农商行黄岛支行与青岛达安锦园置业有限公司、青岛统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惠邦物业修缮有限公司、王怀军、薛风蕾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该案于2021年11月17日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执行标的为7.91亿元。
另一则为青农商行与欧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欧美投资集团(内蒙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美岱能源有限公司、庞瑞娥、李书杰、李金堂、青岛金世纪房地产有限公司、青岛欧美进出口有限公司、青岛金龙包装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该案于2022年3月8日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执行标的为7.41亿元。
然而,上述两次执行均因被执行人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终结。青农商行在公告中表示,已对诉讼涉及的贷款计提了相应贷款损失准备,并将在条件具备时积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重新申请执行等措施,维护该行权益。
2021年前三季度,青农商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系正增长,其中营业收入84.32亿元,同比增长19.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3亿元,同比增长10.48%。虽然青农商行预计两起诉讼事项不会对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但超过15亿元的标的金额已是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一半以上。
“如归入不良势必影响利润,主要是一项资产归入不良后,银行需要计提拨备,或者核销还要消耗利润等,而且对于个别中小银行来说,10多亿元的不良,不算小数目。”上述银行业内人士分析道。
与此同时,联合资信在最新一期对青农商行的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青农商行贷款面临一定行业集中风险,房地产贷款超标。联合资信另外指出,青农商行房地产行业及建筑业贷款规模较大,整体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面临一定的业务集中风险及政策风险,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监管要求,未来面临一定的压降压力及业务调整压力。
从贷款行业分布来看,青农商行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以及制造业。截至2021年6月末,青农商行前五大贷款行业占比合计57.62%,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第一大贷款行业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比14.06%,不良贷款率为2.39%,较2020年上升0.05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2021年6月末,青农商行个人住房贷款占贷款及垫款总额的13.71%,低于监管上限17.5%。然而其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与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之和)占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重接近28%,超出监管划定的22.5%上限。
而今年1月份,青农商行亦收到银保监会青岛监管局出具的4410万元罚单。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问题包括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贷款转保证金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房地产贷款管理严重不审慎等。
记者就上述问题致函并致电青农商行,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