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资本市场半年后,“燕麦第一股”西麦食品(002956)(002956.SZ),因明星产品抽检不合格,再次将公司推至聚光灯前。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广西贺州西麦生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贺州西麦”)生产的“燕麦核桃粉”在抽检中因霉菌超标。
而贺州西麦作为西麦食品的重要全资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占到整个上市公司的16%。
事实上,这并非西麦食品的产品首次出现抽检不合格。上市前,西麦食品曾在2012年和2016年两次因霉菌超标,登上监管部门的质量黑榜。
针对本次抽检不合格产品的情况,12月16日,西麦食品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我这边暂时还不清楚具体情况,需要去核实一下。在质量把关方面,我们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的,产品流入市场之前我们也会进行检验。”
随后,该工作人员让记者发送采访提纲至指定邮箱,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对方答复。
公开资料显示,由“中国燕麦第一人”谢庆奎创立的西麦食品,成立于2001年,2019年6月登陆深交所。长期以来,公司“重营销轻研发”的经营模式广受外界争议,谢庆奎本人还曾卷入受贿案,引来发审委的重点关注。
事实上,单从业绩数据来看,西麦食品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其行业市场占有率榜首的位置,也已“拱手让人”。西麦食品的未来发展空间越发严峻。
内部管理混乱
西麦食品创始人、董事长谢庆奎,进入燕麦食品行业的契机颇为偶然。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期,谢庆奎做过牙医、汽车运输、食品生意等,因受到前中国国家食品检测中心主任李家瑞的一句“笑到最后的食品是燕麦”启发,而走上了燕麦食品的创业之旅。
和很多上市公司一样,西麦食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据西麦食品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控人为谢庆奎、胡日红、XIE LILING、谢金菱及 JI LI ;谢世谊和谢玉菱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其中,谢庆奎与胡日红为夫妻关系;XIE LILING、谢金菱、谢玉菱与谢庆奎为父女关系,谢世谊与谢庆奎为父子关系,谢金菱与 JI LI 为夫妻关系。
家族企业的内部管理一直是个难点。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为方便广西当地部分小型经销商向西麦营销支付货款,曾存在谢庆奎之妹谢淑琴通过其个人银行卡代西麦营销收取货款的情况,其中2016年度代收货款210.79万元。
此外,谢庆奎还被曝曾涉及贺州市原市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李达球受贿一案。
公开资料显示,李达球受贿事实中包括,谢庆奎个人于2006春节前至2011年10月期间分13次向其提供的人民币9万元及澳元0.3万元,共计折合人民币10.82万元。
在西麦食品上市时,谢庆奎涉嫌行贿的情况,曾遭到发审委重点关注。5月9日,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发审委问询西麦食品,实控人谢庆奎与李达球受贿案是否存在关联,是否存在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或受到其他相关处罚的风险。
同时,发审委问询,报告期内发行人、实控人及董监高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其他商业贿赂行为。
对此,西麦食品在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提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谢庆奎并未涉及任何司法程序,在国内正常活动,其自由出入境也未受到任何限制,不存在因涉嫌行贿等违法行为而被面临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或受到处罚的情况。
发审委还注意到,西麦食品的面对终端消费者,报告期涉及部分产品责任纠纷。发审委要求西麦食品说明,其在食品生产、流通、原材料采购及添加剂等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报告期是否发生过产品质量问题或食品安全事故,是否因此受到行政处罚等。
“西麦食品作为上市公司,其所有涉及经营、品牌的消息都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近年来,公司产品多次抽检不合格,对于品牌、渠道、商誉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12月17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向时代周报记者称。
霸主地位不保
成立于2001年的西麦食品,直到今年6月才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事实上,西麦食品的上市之路走得较为坎坷,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也受到外界关注。
日前,公司公布上市后的首份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13.58%;归属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0.74%。
而此前的半年报,公司营收和归属净利润也分别实现了12.12%和10.32%的增长。
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保持上升态势,不过半年报的业绩增幅相比去年同期已经出现放缓趋势。要知道,2018年上半年,西麦食品的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7.41%、84.77%。
业绩增幅下滑的情况下,西麦食品的行业霸主地位也被外来者取代。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在今年8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燕麦片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显示,2016年,长期占据行业排行榜首位的西麦食品,被美国品牌桂格以17.3%的市场占有率超越,西麦食品只能以16.2%屈居第二。
到了2018年,桂格和西麦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2%和14.3%,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开。
12月18日,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因为轻管理、轻规划,西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桂格无论是产品研发、电商布局等均走在西麦的前面,西麦作为品类的领导者,没有做到先知先觉,实在是非常可惜。”
事实上,西麦食品规模掉队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招股书显示露,西麦食品的主要销售模式为经销模式,2016年至2018年末,其经销商分别新增182户、240户、278户,撤销142户、181户、142户,三年变动1165户,占经销商总数2441户的47.73%,接近一半。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或是公司向经销商施压至其流动性变大。
上市前,发审委曾问询西麦食品,经销合同主要条款,发货验收后即确认收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买断经销模式和给予不退货奖励是否符合行业惯例等。
“实际上,当前西麦尚待解决的问题并不少,质量控制、渠道管理、销售规范等都有待加强。西麦一直以来的打法是靠广告营销造势,以及向经销商施压,销售人员的管理不规范,职务违法行为也层出不穷,整个组织可以说是‘老化、病态’的。”林岳表示。
除此之外,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西麦食品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22亿元、2.51亿元和3.31亿元,销售费率分别为35.12%、34.89%和38.89%。
而同期,公司研发费用仅为189.79万元、243.73万元和324.03万元,占营收比例0.38%、0.34%和0.30%。
上市后,西麦食品似乎也意识到“轻研发重营销”这一顽疾。从三季报来看,其对研发投入的力度明显加大,增加了56%。
朱丹蓬对此表示,轻研发重营销,是国内食品企业普遍存在的一大硬伤。加大研发投入,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林岳则认为,从研发的角度看,西麦应该基于燕麦类产品的基础,在燕麦体系下去规划和布局,比如多一些可以吸引新生代的休闲食品、燕麦类即饮的饮料,过去消费燕麦产品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但燕麦产品的市场定位因素不应该是“年龄”,而是“健康”,其市场空间是很大的。西麦需要更多有网红特质的“爆品”,尽管互联网红利在减弱,但是网红特性仍有机会带动和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