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每经网2022-11-18
11月1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22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在成都举办。在本次峰会上,华西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剑雄分享了他对当前券商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他表示,当前券商行业转型发展应当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实现从“单纯注重经济利益”到“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转变。
近年来,金融行业最为外界所诟病的问题是脱实向虚、资金空转,如资管新规集中清理的“影子银行”、“通道业务”即属此类,金融机构通过资金空转套利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但对实体经济没有助益,甚至放大了风险。新形势下,如果一个行业只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只图赚快钱,势必走向自我限制的死胡同。行业和机构的发展必须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定位,主动服务于产业链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政策鼓励方向。尤其是当前外部挑战加大,国家亟待解决多个领域“卡脖子”问题时,券商更应该多一些“家国情怀”,充分利用全面注册制的契机,发挥专业能力,帮助相关企业在国家急需补短板、填空白的领域取得突破。通过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来实现自身效益增长。
二是实现从“依赖牌照红利”到“陪伴客户成长”的转变。
客观的讲,行业机构早期确实充分享受了牌照红利,以IPO服务为例,保荐人牌照可以获取比市场其他中介机构更加丰厚的回报,更不用说经纪业务曾经的高佣金了,牌照红利使得各家券商累积了资本,壮大了实力,并纷纷成为上市公司。但时至今日,如果行业机构还全然挤在资本市场的入口处,只盯住短平快的业务机会,只能使行业的路越走越窄。我们更应该常怀感恩之心,俯下身来,拉长周期,耐心且专业地陪伴客户成长,运用金融的力量反哺中小企业,帮助客户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各式融资工具实现做优做强。券商只有陪伴客户成长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长期成长。
三是实现从“聚焦高净值客户”到“普惠大众客户”的转变。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到三次分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为券商行业提出新的课题。此前,由于资源、手段乃至意识上的不足,券商的主要服务对象更多锁定在高净值客户上,这类客户得到了充分甚至是过剩的金融服务,而一些中小客户得到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金融服务进一步拉大了不同财富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这与政策导向背道而驰,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政策倡导第三次分配背景下,财富管理转型有望成为引导共同富裕、让更大群体享受我国经济发展成果的方式之一。券商通过改进产品体系,降低产品门槛,使得更多客户公平地获得金融服务,通过运用基金投顾、金融科技等业务和技术手段,使得服务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在效果上具有普惠性。这既是券商对政策导向的积极回应,也是扩大客户基础的有力举措。
四是实现从“以发展规模为核心”到“以发展质量为核心”的转变。
与国家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的是证券行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但行业此前存在一种“规模迷信”,即认为只要发展速度够快,发展规模够大,即使积累了不小的风险,风暴来临之时,也能够凭借“大而不能倒”而安然度过,但是,当前部分房地产企业的遭遇提醒我们,在真正的黑天鹅、灰犀牛面前,规模并不能成为企业的护身符,发展规模只有在发展质量的加持下才有意义。这种模式的转变既需要各家机构重塑发展理念,兼顾前台业务部门和中后台合规风控部门的建设,平衡好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关系,也需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避免出现为追求规模不计成本地内卷,导致资源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匹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况。只有行业内形成共识、共同发力,以“以发展质量为核心”的良好行业生态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