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盐津铺子(00284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零食混战,盐津铺子或成最大赢家?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30  盐津铺子内幕信息

来源 :经销商联盟平台2024-05-30

  被量贩折扣冲击的休闲零食行业正在洗牌。

  近日,休闲零食上市企业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悉数披露,业绩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虽然去年良品铺子仍稳坐“营收王”宝座,但净利润却被营收规模仅有它一半的盐津铺子反超。今年一季度,良品铺子在营收上重回正轨,但净利润继续下滑。反观竞争对手盐津铺子,营收净利均大幅增长。

  不少声音将业绩的喜忧,归结为渠道战争的得失。过去几年,零食销售模式悄然发生变化。量贩零食的崛起,不断蚕食着当前传统零食售卖渠道的空间。

  而零食界的两大“铺子”,一个把赵一鸣告了,另一个却豪掷3.5亿元搭上了零食很忙集团的“大船”。

  站在量贩零食的风口,同是“铺子”不同选择,盐津铺子真的赚了,良品铺子又真的亏了?

  盐津铺子净利反超良品铺子

  在营收规模上,良品铺子仍是休闲零食当之无愧的王者。

  2023年良品铺子实现营收80.46亿元,在19家A股休闲食品类上市公司中营收居首。

  虽稳坐“营收一哥”,良品铺子却迎来登陆A股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下降: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4.76%,净利润近乎腰斩至1.80亿,同比下降了46.26%;扣非净利润只有0.65亿元,同比跌幅达到了68.82%,仅剩0.65亿元。

  从数据上来看,这是良品铺子营收上的近三年最低,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则创下近六年新低。

  今年一季度良品铺子营收虽然回暖至24.5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2亿元、0.55亿元,同比下降了57.98%和48.69%,延续了大幅下滑的趋势。

  业绩下滑、增速放缓,也让资本加速离场。5月18日,良品铺子连发两则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宁波汉意和达永有限各自计划减持不超过120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

  其中达永有限是良品铺子的二股东,背后是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2010年开始今日资本就成为良品铺子的“朋友”,而今大股东也没了耐心。

  反观盐津铺子,算得上行业的一匹“黑马”,提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年报数据显示,盐津铺子2023年实现营收41.15亿元,同比增长42.22%;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67.76%,营收、净利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盐津铺子2021年营收还不到良品铺子的四分之一,但仅过去两年,这一数据达到了一半。更夸张的是,2023年不到一半的营收,净利润却是良品铺子的2.81倍。

  今年一季度,盐津铺子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营收达12.23亿,同比增长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增长43.10%,也远超良品铺子。

  在二级市场上,良品铺子和竞争对手同样对比鲜明。

  截至5月28日收盘,良品铺子总市值约为55.30亿元。但其市值巅峰出现在2020年7月,一度超过340亿元。换句话说,良品铺子距其巅峰时期市值已缩水超八成。

  尤其是,良品铺子巅峰时期市值比同期盐津铺子高出100多亿。如今,风水轮流转,良品铺子总市值只剩盐津铺子的四成。

  同时“铺子”,为什么命运却大相径庭?

  渠道之争

  近几年来零食行业迎来重大变革,量贩零食成为“新宠”,消费偏好也逐渐向“性价比”转变。

  量贩零食超低价的冲击,让定位“高端”的良品铺子很受伤。不断下滑的营收都在告诉良品铺子,他们离消费需求越来越远。

  事实上,良品铺子也曾下场试水量贩零食赛道。

  

  一方面,2022年良品铺子推出零食集合店品牌“零食顽家”,只是效果不太理想,目前这一品牌仍未走出湖北,难以和头部形成对抗。

  另一方面,2023年2月,良品铺子与黑蚁资本联合投资赵一鸣零食,本轮融资1.5亿元。只不过半年后,良品铺子便清空赵一鸣零食股权,获得约6000万元投资收益。

  直到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宣布合并,稳坐量贩零食头把交椅,良品铺子才意识到自己被“踢出局”,没能在量贩零食赛道分上一杯羹。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在新一轮机遇里,良品铺子掉队了。

  就在良品铺子以“刻意隐瞒公司重大事项,损害小股东知情权”将赵一鸣告上法庭的同时,盐津铺子搭上了零食很忙集团的“大船”。

  去年12月,盐津铺子控股宣布向零食很忙集团投资3.5亿元,并取得后者3.3175%的股权。谈及这笔投资,盐津铺子控股董事长张学武认为,此次合作标志着制造商携手渠道商共创高效渠道。

  但这样一笔投资究竟划不划算?很大程度上,盐津铺子业绩的一路狂奔,量贩零食出了大力气。

  早在2021年,盐津铺子就选择布局量贩,试图改变销售渠道,从依赖线下门店,到电商、零食量贩店等新渠道为主,大型商超为辅。

  改革带来的效果也很显著。

  盐津铺子2022年年报显示,零食很忙以2.1亿元的销售额贡献成为盐津铺子第一大客户,这一销售额占整体营收的7.31%,几乎是后四大客户之和。 2023年,零食很忙集团的销售额高达5.09亿,占比更是跃升至12.38%,同时新零售和其他渠道已成为盐津铺子的主要营收来源,营收占比超过70%。

  无论是良品铺子,还是盐津铺子,二者都是在渠道中寻找增量,只不过盐津铺子率先抓住了红利,一举成为零食企业中最亮眼的那个。

  盈利迷局

  尽管同是“铺子”出牌策略不同,但在量贩折扣冲击之下,双方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越来越难赚钱。

  折扣业态的盛行,在倒逼零食玩家们降价,提供高性价比的零食的同时,也在侵蚀着他们的毛利表现。

  先来看良品铺子。眼看着“高端零食”的路逐渐变窄后,良品铺子在去年底实施“17年来最大规模降价”策略,宣布对旗下300款产品进行大规模降价,平均降价幅度达到22%,最高降幅甚至高达45%。

  但降价是把“双刃剑”。通过降价,良品铺子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9%,代价却是净利润下滑近六成。增收不增利,让良品铺子营收回暖带来的“惊喜”大打折扣。

  此外,2023年良品铺子主营业务毛利率还能维持在约28%,在降价之后,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已降至26%左右,在同类行业中处于中低水平。

  另一边的盐津铺子,同样面临价格带来的压力。

  拉长时间来看,盐津铺子的毛利率也在不断走低。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盐津铺子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4%、36%、35%和34%。2024年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降至32.1%。

  盐津铺子解释称,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是因为渠道结构的变化,直营KA收入占比的下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回落。

  换句话说,目前盐津铺子依赖的新零售等渠道,拉低了毛利率。

  一个增收不增利,一个毛利率承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表示,折扣价格战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长期下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同时,他还认为价格战使得企业的创新动力减弱。在价格战的压力下,企业往往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降低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上,而忽视了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目前来看,良品铺子降价策略、盐津铺子的量贩深耕,都是在挖掘“性价比”。

  

  “休闲零食已经进入了一个‘平价’的周期。”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休闲零食企业不仅要考虑“性价比”,还要考虑“质价比”。“未来三年,性价比、质价比兼而有之的企业会发展得更好,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比较好的企业会比较长青。”

  虽然当下两家“铺子”在市场变幻之下显现出了不同的生存状况。但零食江湖的竞争仍在继续,三年之后焉知能否反转?

  至少,在性价比与质价比兼有的未来,新的较量也将重新开始。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