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人士变动再正常不过,但不到半年时间高层就两度换人,一个是“对家”副总,一个入职后“亲属买卖公司股票”,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8月10日,休闲食品品牌盐津铺子发布公告称曾在卫龙任职的张小三担任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大营销全渠道运营管理。
今年3月,盐津铺子宣布曾在雀巢担任高管的黄敏胜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然而,在他入职5个月后,盐津铺子发布致歉公告称,公司收到黄敏胜出具的《关于本人亲属短线交易公司股票的情况及致歉说明》,原因是其配偶邱洁于2021年7月9日至12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不到半年时间,高管就出现两次重大变动,盐津铺子究竟怎么了?

1
线下起家,成功上市
登顶“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
想了解盐津铺子的现状,首先要对这个企业有所认识。盐津铺子的故事起源于2005年,当年,张学武与兄弟张学文一起出资500万,成立湖南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随后,盐津铺子便一路高歌猛进,并于2017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建立起了强大了的“零食帝国”。
十二年间,盐津铺子先后建设果干蜜饯工厂、豆制品工厂、休闲肉制品工厂、坚果炒货工厂,并不断完善仓储、物流。虽然前期的建设很辛苦,但是盐津铺子的销售额十分喜人,从一开始的3000万到后来的破亿,再到销售额6亿+。
一步一个脚印的盐津铺子在上市之后,主打“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概念,吸引了极高的关注度,并被视作休闲食品行业内黑马。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创始人张学武也信心满满,曾公开表示,要通过自身独有的模式,将盐津铺子做成中国食品界的华为。

今日来看,零食企业敢竟然敢与华为相比,属实是碰瓷了。但当时张学武敢这么说并非完全夸海口,毕竟那时的盐津铺子刚上市,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有近百种产品,在线下商超也备受追捧,更为其创造亿万身家。
2
市值业绩双双腰斩
“零食界小华为”也卖不动了?
但是,谁也没想到,红极一时,敢自称“零食届华为”的盐津铺子,今年竟然也卖不动了。
7月14日晚间,盐津铺子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万元–5500万元。此前,盐津铺子曾公布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为8203.28万。两相对比之后,可见盐津铺子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下滑颇大,在3000万左右。
净利润的下滑,直接影响到了盐津铺子的股价,在发布业绩预告后的一周时间内,盐津铺子遭遇数个跌停,下跌约35%,市值更是蒸发了逾40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盐津铺子问题远不止于此。据新浪财经报道,盐津铺子的内部人士曾向其透露,今年盐津铺子内部中层流失严重,其前副总经理刚跳槽去了对家良品铺子,而中层管理离职最大的原因就是领导,整个盐津铺子电商已经散架了,现在招人快,走的更快。
中层洗牌、单季度业绩首亏、市值腰斩、电商部门散架,难怪盐津铺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招聘了2位高管。“零食届的华为”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

3
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后
盐津铺子错失商机,逐渐掉队
在投资界,有一句经典名言,叫“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对于零食品牌而言,同样适用,然而盐津铺子却似乎没想明白这个道理。
与线上线下两手抓的百草味、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品牌不同,盐津铺子依靠线下起家,并一直以来都是以线下商超为主要渠道,与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等大型连锁商超合作紧密,以独特的店中岛模式发力散装市场。截至2020年底,盐津铺子已布局了1.6万余个店中岛,并计划2021年再投5000个店中岛。
有着强大的线下渠道,且多年来发展良好,导致了盐津铺子对电商平台似乎不太上心,投入也甚少,目前淘宝官方旗舰店的粉丝尚不足60万,月销量最高的产品也未突破3万。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又能牢牢守住线下渠道的话,那盐津铺子或许还能更上一层楼。奈何疫情来了,打了盐津铺子一个猝不及防。

反复的疫情,让线下商超门店的客流量变得极其不稳定。而长期以线下渠道为主的盐津铺子,在2021年上半年时判断失误,对商超渠道人员推广、促销推广等相关市场费用投入过多,导致商超渠道销售收入增长及渠道业绩未达预期。不仅如此,盐津铺子还错失了社区团购这一线上渠道的发展,在盐津铺子在发布的的公告中,也提到了低估了社区团购的影响这一点。
特殊时期,盐津铺子线下商超失手,线上又错失新的发展机会,令人惋惜。现在,已经稍有掉队的盐津铺子正在不断地整改,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表示,社区团购渠道正在培育,公司在湖南主要与头部平台兴盛优选合作,外省则通过经销商,已开始入驻多个平台。
但是新渠道的打通,非一日之功,而且很难短时间内产生业绩。不仅如此,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的线上渠道也早已布局且发展势头很猛,作为后来者的盐津铺子,真的可以有所突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