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纸业绩下滑的中报业绩预告,让盐津铺子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
为了稳定股价,盐津铺子紧急抛出一系列举措:召开投资者调研电话会议稳定信心、公司董监高推出5000万元增持计划“护价”。
8月10日晚,盐津铺子宣布,聘请卫龙食品前副总裁张小三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负责公司大营销全渠道运营管理。
以商超销售为主的盐津铺子,目前正面临着商超渠道销售增长乏力的阵痛,按照规划,公司已启动布局全渠道的转型。而执行这一转型的重任,如今看来,似乎落在了张小三肩上。
上市四年首次出现单季亏损
“好零食,盐津造”,在湖南的各大超市的零食区,时常能见到这一广告。
2017年2月上市的盐津铺子,凭借过硬的质量、不错的口碑,近几年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业绩一直稳步增长。2020年,受疫情下“宅经济”崛起影响,盐津铺子更是迎来高光时刻,全年营收近20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89%,营收净利接近上市前的三倍。
然而,上市4年多从未亏损过的盐津铺子,却因社区团购“栽了个跟头”。
7月14日晚,盐津铺子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500万元-5500万元,同比下降57.68%-65.38%。而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8203万元。也就是说,盐津铺子二季度亏损了2700万元-3700万元。这也是盐津铺子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盐津铺子表示,一方面,公司低估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商超渠道人员推广、促销推广等相关市场费用投入过多,但商超渠道业绩未达预期。另一方面,因拓展销售渠道以及销售区域增加了费用、推出新品投入较大、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大幅增加、因股票激励计划产生的费用增加等多项支出,也都拖累了公司业绩。
业绩下滑股价连续四跌停
大消费风口的到来,加之公司稳健的盈利增长,让盐津铺子近两年的股价节节攀升,在二级市场上成为了一只“大牛股”。
2019年1月,盐津铺子的股价是18元左右,而到了2020年10月,最高时股价超过了150元,涨幅达到了惊人的730%。今年以来,消费股普遍低迷,盐津铺子上半年的股价虽持续走低,6月末股价跌至100元左右,但期间并未出现暴跌的情形。
而此次半年度业绩下滑,股价则是应声下跌。7月15日、16日、19日、20日,盐津铺子连续4个交易日跌停,股价从95元暴跌至69元,市值蒸发超过42亿元。
虽然公司于7月19日召开了投资者调研电话会议,吸引上百家机构调研,并在当晚发布了公司董监高拟增持5000万元股票的计划,但仍然难挡股价颓势,之后一段时间股价跌至52元左右,直到8月9日和10日才“苦尽甘来”,收录两个难得的涨停。
截至8月12日收盘,盐津铺子的股价为61.58元,较2020年10月的高位已跌去了145%。
聘任卫龙前高管操盘转型
“商超+中岛+散装”,此前一直是盐津铺子经营策略的主旋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盐津铺子的产品已进入36家大型连锁商超的3088个卖场,覆盖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
如今,占据销售主导地位的商超渠道受挫,身处“阵痛期”的盐津铺子选择了转型。记者注意到,7月19日召开的投资者调研电话,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就透露,公司已于今年初主动变革,进行商超、社区团购、流通渠道(便利店系统)、线上电商等全渠道布局,并向“产品矩阵+大单品”“散装+定量装”进行战略转型。
8月10日晚,盐津铺子发布人事任免公告,聘任张小三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大营销全渠道运营管理。不难看出,此次公司转型的执行重任,落在了这位空降的高管身上。
值得关注的是,盐津铺子这位新任副总经理履历不俗。其个人简历显示,张小三生于1981年,2000年至2019年先后在香港康富来保健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上海全益食品有限公司任职;2013年7月至2021年7月就职于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先后任职华东华南大区经理、营销总处长、执行董事、副总裁、CMO(首席营销官)。
卫龙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被视作休闲食品行业的标杆企业,在以流通渠道为核心的全渠道营销上,卫龙拥有很大的优势。据了解,张小三在卫龙的8年,正是卫龙风生水起的8年,而诸多营销大作都出自于张小三之手。
盐津铺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原有的优势商超渠道仍在推进,张小三的加入,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流通渠道,也就是便利店系统的短板。目前,公司的一些产品已在加速推出不用称的定量装,方便顾客按包、袋购买,将触角延伸至零售末端。新兴渠道方面,社区团购渠道正在培育,公司在湖南主要与头部平台兴盛优选合作,外省则通过经销商入驻多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