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休闲零食龙头盐津铺子再度一字跌停,这已经是其连续第3个一字跌停了。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07/2021-07-26/628caca5e381b79d2b82848e044117b3.jpeg)
不仅是盐津铺子,近日陷入代言人风波的良品铺子,现状也不乐观。
如今,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相继“敲钟上市”,坚果行业的早期竞争显然已经告一段落。随着各大品牌纷纷入局,坚果行业已进入“后坚果”时代。
在行业陷入“内卷”的当下,曾撑起千亿市场的小小坚果,也初现疲态。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07/2021-07-26/e49ccfbfac0cc7392abf987756739f75.jpeg)
01
业绩下滑,股价腰斩,股东坐不住了
7月20日,记者了解到,盐津铺子(002847.SZ)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部分董事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同,拟增持公司股票合计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此次增持的主体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学武;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学文;董事、副总经理兰波先生、杨林广;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副总经理黄敏胜、张磊、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朱正旺。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07/2021-07-26/ba2e5531aa64ab54b08b946bb4fc6f9d.jpeg)
几日前,盐津铺子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4500万元~5500万元,而去年净利润则是1.3亿元,同比下降57.68%~65.38%。
盐津铺子表示,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商超渠道销售需求旺盛,销售收入基数较高,销售费用配比较低;公司低估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影响,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商超渠道人员推广、促销推广等相关市场费用投入过多(有冗余),但商超渠道销售收入增长及渠道业绩未达预期。
公司产品逐步向有足够市场体量且还在成长、无垄断品牌、公司有足够供应链优势的品类集中,聚焦培育大单品。2021年3月以来,公司陆续上马31℃鲜鳕鱼肠、蟹柳等深海零食系列新品,新品上市初期市场费用和研发费用投入较大,目前处于孵化推广期,规模效应尚未体现,前期成本较高。
同时,2021年3月以来,大豆油、棕榈油、奶粉、黄豆、鹌鹑蛋、生姜等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增加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导致生产成本有上升。
自从发布业绩预告之后,盐津铺子股价便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截至6月19日收盘价为69.73元,距离年内最高点的145.8元已经腰斩。
股价大幅下跌后,盐津铺子高管便紧急出手发布增持计划,不过今日盐津铺子股价还是大幅下跌,一度逼近跌停。
02
代言人风波背后:良品铺子盈利能力下滑
代言人吴亦凡丑闻缠身,良品铺子股价也应声大跌。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07/2021-07-26/fd8e1e1c5c3c6eadce0ae5228ac6bede.jpeg)
继多家与吴亦凡存在业务往来的上市公司声明合约终止后,良品铺子也于7月18日晚九点多发布微博称,“与吴亦凡先生代言合作已于2020年11月到期,相关宣传合作也已终止。”
据了解,2019年1月7日,良品铺子宣布推出“拾贰经典”高端零食礼盒,将“高端零食”作为品牌战略及企业战略,同时签约艺人吴亦凡成为品牌代言人。2020年10月22日,吴亦凡以代言人身份现身良品铺子抖音直播间,吸引了超过1200万人次观看。
业绩方面,良品铺子近年来业绩增长乏力。2018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3.78亿元、77.15亿元、78.94亿元,同比增长17.58%、20.97%、2.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亿元、3.4亿元、3.44亿元,同比增长520.65%、42.68%、0.95%。
伴随着业绩增长,良品铺子的毛利率却出现下滑。2019年至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15%和31.13%。另外,202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费用率约25%,高于去年同期的24%。
股价方面,自2020年7月走出86.98元/股的历史新高后,良品铺子股价一路下跌,至今已跌去58%。
与股价下跌相伴的是大资本的出走。
上市仅一年后的2021年2月,良品铺子股东高瓴资本旗下三家投资公司便抛出减持计划,拟减持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另外,标榜“高端零食”路线的良品铺子,始终未能摆脱产品质量问题。新浪旗下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良品铺子目前投诉量超600例,投诉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发霉、食品中有异物等。
03
坚果生意不好做了?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坚果炒货行业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在休闲食品中增长势头强劲。
在巨大的蛋糕面前,零食巨头们都坐不住了。从三只松鼠的异军突起,到百草味、良品铺子与之平分秋色,坚果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与此同时各类品牌也如雨后春笋,密密麻麻拔地而起,新老品牌齐发力,坚果市场热火朝天。除了前三的上述品牌,恰恰、盐津铺子、来伊份等品牌也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也“插足”坚果市场。
不过,从瑞幸咖啡所获取的平台流量和线下流量来看,显然无法与京东淘宝等平台相抗衡。但瑞幸仍想要执着的加码坚果市场,也是看到了坚果市场的短期利益。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07/2021-07-26/f3943852dd3cbc7b88a467cd7398880f.jpeg)
虽然宏观上看,整个休闲零食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量空间。但是低门槛、多品牌、同质化严重的坚果零食,即使再去做精细化和差异化也难以摆脱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竞争过度的市场也压低了整个行业的毛利润。
当前,在淘宝平台上卖的最好的、销量最高的坚果礼盒分别属三只松鼠、百草味和良品铺子。而这三个坚果礼盒的定价却十分一致定在了98元。至于同样富有竞争力的中粮山萃、洽洽、来等坚果定价也仅仅只是上下浮动了10到20元的区间。
撬开坚果的外壳,里面的确藏着千亿级别的大市场,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家都不太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