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凯莱英(00282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凯莱英——国内最大商业化阶段化药CDMO公司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1-19  凯莱英内幕信息

来源 :水晶球财经2023-01-19

  根据Frost&Sullivan按2020年收入的统计数据显示,公司是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

  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细分领域,公司处于龙头地位。

  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上市——商业化阶段生产,生产制造所需的产品重量单位分别为毫克级——克级——千克级——百千克级——吨级。也就是说,最开始需要的量非常少,以毫克级来实验,随着研发进程,需要量逐渐增多,到最终上市,则按吨级来生产。

  想一想,按吨来生产,说明市场需求非常大了,这就是商业化阶段CDMO。

  要想实现商业化阶段CDMO,则要先搞定临床阶段CDMO。一旦在临床阶段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制药公司通常不倾向于在商业化阶段更换供应商,因为这可能会引起最终产品质量的变化,增加自身成本,不利于其保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此外,根据 FDA 法规的规定,制药公司在商业化阶段更换供应商的,供应商需要重新通过 FDA 的审查。

  也就是说,制药公司更换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非常高,按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转换成本超过30%,因此公司商业化阶段与制药公司粘性很高。

  能否通过 cGMP质量体系认证是衡量医药CDMO企业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分水岭。

  公司在商业化阶段主要提供cGMP商业化生产。

  同行博腾股份主要生产原料药起始物料,以非GMP中间体为主,处于制药行业产业链的上游。

  公司在工艺方面还有一些独特的竞争能力: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将连续性反应技术延伸应用在大规模生产制造的公司之一。连续性反应技术与生物酶催化技术等新技术在公司临床中后期项目中的应用率超过30%。

  2021年,并购国内临床CRO 领域优秀数统公司医普科诺,公司切入临床CRO领域,开始向上游扩张。

  公司基本情况:

  成立日期:1998年10月7日

  A股上市日期:2016年11月18日

  H股上市日期:2021年12月10日

  公司实控人:

  HAO HONG 先生,1956年出生,美国国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化学博士学历,美国 Georgia 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后。曾于国际制药界最著名的化学权威杂志(JOC 和 JACS)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已获得国际国内授权专利 100 余项。1995 年 11 月创立 ALAB 公司前,曾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任职,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主要负责开展科学研究。

  1998 年 10 月以来,历任凯莱英有限、阜新凯莱英、凯莱英生命科学、吉林凯莱英、凯莱英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及 ALAB 公司董事长。现任本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作为凯莱英集团创始人,HAO HONG 先生负责制定本集团的战略方向、业务计划及主要运营决策以及经营管理;历年来,HAO HONG 先生曾荣获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天津市优秀企业家”、百华协会颁发的“中国医疗奖之年度杰出个人奖”等荣誉。

  市值增长:

  2016年11月18日上市以来,到2023年1月13日市值增长15倍。

  公司成长能力:2016-2021年营收CAGR33%,净利润CAGR33%,扣非净利润CAGR31%;2018-2021年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CAGR都是36%,近3年还在加速。妥妥的成长股。

  

  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从52%下降到2021年的44%,下降幅度较大,而且趋势向下;销售净利率从25%下降到2021年的23%,相对还好一点。ROE下降幅度大,最高24%,最低是2021年的16%,趋势向下。总体来看,各项指标还是相当优秀。

  2021年净现比0.1,太异常!?

  盈利质量,最近2年,净现比小于1,2020年只有0.8,2021年更是低至0.1,赚的钱没变成真金白银,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是什么原因。现金流量表显示:应收项目增加10.62亿,也就是这部分营收没有收回来,变成了欠款;存货增加6.70亿,也就是说收回的销售款,变成了存货,这两项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减少17.32亿,其他项目有增有减,最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只有1.13亿,而净利润是10.69亿,净现比仅0.1,后期需要持续关注这个指标,如果连续多年小于1,则要特别小心。

  运营能力:存货周转天数趋势是向上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是向上的,这两项指标的趋势都不好。与同行对比,博腾股份与公司的主营业务更相似,博腾股份这两项指标更好。

  应收/营收,最低27%,最高39%,销售回款越来越差,特别是2021年39%,也导致了上面分析的净现比只有0.1。同行博腾股份2021年也高达35%,难道是同行内卷越来越严重?

  有息负债/总资产,2021年仅3%,之前几年为0。公司没有偿债压力,财务费用也不高。

  期间费用率逐年下降,总体费用率在22%左右,公司费用控制越来越好。管理费用保持在10%-11%水,研发费用保持在8%左右,销售费用很低,财务费用也很低。

  国外营收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占比86%;中国营收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占比14%。中国市场还有广阔的空间。

  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2021年仍高达59%,客户集中度高,虽说大客户、长期客户可保证公司的基本业务,一旦大客户有所闪失,对公司将造成较大的业绩波动。

  如果用PEG估值,计算器都要按烂,不知道该怎么估值了。不论采用哪个G,PEG都小于1,属于低估。若采用2016-2021年的CAGR33%,则值33PE或更高;若采用2018-2021年的CAGR36%,则值36PE或更高;若采用2022年三季报增长291%,则没法用PEG估值了。

  虽说2022年因为新冠药物相关研发急剧增长增厚了公司业绩,而且基数升高,未来增速或降低或负增长,但当下市场给的估值也足够低。2022年三季报净现比已大于1,回到正常水平。(作者:四七二一)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