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居建材行业2022年年报披露收官后,帝欧家居、蒙娜丽莎等陶企因业绩“变脸”而相继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从问询函的内容来看,监管层问询内容涉及应收账款、不当盈余管理、相关坏账准备计提、商誉减值计提、员工人数大幅下降等多方面。有行业人士表示,行业比拼产量、价格的时期已成为过去式,陶企迫需改变短期求大、盲目扩张的经营思路,转而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但行业整体恢复仍待时日。
A
监管部门质疑蒙娜丽莎、帝欧家居等陶企不当盈余管理问题
财报显示,2022年,蒙娜丽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1亿元,同比下降221.13%。蒙娜丽莎称,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为部分房地产客户信用风险和预期违约风险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逾期显著增加。其中,蒙娜丽莎在报告期内分别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6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0.44亿元,包括应收账款坏账损失5.12亿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0.8亿元、存货减值损失0.43亿元。
然而,蒙娜丽莎的计提大额减值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5月9日,深交所要求蒙娜丽莎逐笔补充说明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前十名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形成时间、客户信息(报备)、是否为关联方,各年末坏账准备计提情况以及“预计无法收回”或“预期信用损失较高”的依据,相关销售是否真实、准确,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坏账计提是否合理、谨慎。此外,结合以前年度计提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已知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向不具备支付能力的客户销售的情形,以及说明是否存在以前年度计提不充分或通过调节减值计提金额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情形等。
此外,在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的背景下,蒙娜丽莎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2 亿元,同比上升 816.99%。蒙娜丽莎称,本报告期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通过加强项目风控管理和持续开拓维护经销业务渠道等方式,追收、加快销售回款。对此,深交所要求蒙娜丽莎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公司业务经营现状、成本费用控制,尤其是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等情形,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
同样被深交所质疑存在不当盈余管理的陶企,还有帝欧家居。财报显示,帝欧家居2022年营业收入为41.12亿元,同比下降33.1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9亿元,同比下降2282.82%,占上年末净资产的33.20%。帝欧家居解释,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为针对地产客户应收款项进行减值,以及对商誉进行减值两方面因素。而在报告期内,帝欧家居分别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7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3.84亿元,包括应收账款坏账损失4.12亿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2亿元、商誉减值损失2.98亿元。
相较同行,帝欧家居于5月16日先一步回复深交所称,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蒙娜丽莎、东鹏控股比较,2019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022年度均有所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其中,2019年至2022年,帝欧家居直营工程客户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8.54%、64.54%、57.14%、46.62%。相较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直营工程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因此公司受房地产行业变化影响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更大。另外,帝欧家居2022年度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蒙娜丽莎、东鹏控股比较,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32.12%、38.16%、44.69%,无重大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经营情况变化的影响,不少陶企近年来调整经营模式,采取先款后货或者现款现货销售发货的方式,但企业的计提坏账比例仍是居高不下。粗略统计,东鹏控股、蒙娜丽莎、帝欧家居、海鸥住工、惠达卫浴、天安新材等6家陶企2022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达到22.09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5.8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合计6.21亿元。如果将马可波罗、箭牌家居等企业都统计在内,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述8家陶企的归母净利润总计为4.29亿元,但这些企业2022年应收账款及票据合计仍达到95.06亿元,占整体营收比例超两成以上。
B
个别陶企员工人数过去一年减少超三成
业绩承压下,陶企对员工人数的调整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蒙娜丽莎报告期末合计员工人数为 5471人,相比2021年末6664人下降17.90%。其中,30岁以下研发人员同比减少37.96%。该企业称,系对部分业务板块进行了梳理、调整、精简、优化,人员相应减少。深交所对此要求说明员工人数、尤其是研发人员下降的原因、涉及岗位性质、是否存在劳动纠纷或潜在风险,公司生产经营是否受到重大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及是否及时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
同样的,2022年年报中,帝欧家居报告期末合计员工人数为4754人,相比2021年末6864 人下降30.74%;同时公司人员减少,产生部分一次性管理费用。针对深交所的问询,帝欧家居表示,公司2022年员工人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与停工产线相关的生产人员和部分技术人员,系与公司生产经营需求相匹配的变化。其中,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占公司2022年度减少总人数的近八成。至于员工调整所产生的管理费用方面,帝欧家居2022年度合计辞退员工1017人,计提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即辞退福利2101.52万元。
从整体来看,由于行业生存现状,降薪裁员成为陶企降本增效的选项之一。据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一年里,不少陶企的应付职工薪酬有所减少,个别企业的降幅超过三成以上。行业普遍认为与员工优化、工厂拆迁、生产时间紊乱、开窑率低等因素相关。
C
陶瓷行业恢复期至少三五年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首席科技创新专家王勇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囿于房地产下行、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陶企近三年的业绩普遍下滑。“在这些因素之外,行业多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产过剩,也为企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在“2023中国瓷砖趋势大会”上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21-2022两年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减少115家,生产线减少275条,减幅9.96%,全国现有1040 家陶瓷厂,剔除一线品牌在全国的多工厂布局,按企业算,陶瓷企业只有800多家。但全国瓷砖总产能从2020年的123.2亿平方米增长至125.6亿平方米,产能增加1.91%。而这125.6亿平方米的“名义产能”中,有25亿平方米被业内称为“僵尸”产能,即这些产能的设备十分陈旧,大部分是二三十年前的设备,无法满足当下市场对新产品的生产要求。2022年,剩下100亿平方米产能,实际产量只有73.1亿平方米,总体的产能利用率约70%。
有行业分析认为,尽管行业产能利用情况不佳,但随着去年下游需求的急剧减少,当前行业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持续。不同产品方面,低端产品、过气产品产能过剩明显,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主要由技术含量高、工艺尺寸领先的中高端产品引领。而中高端市场中,只有少数具有规模且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竞争优势较大。
王勇表示,对于多数企业而言,比拼产量、价格的时期已成为过去式,陶企迫需改变短期求大、盲目扩张的经营思路,转而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包括生产研发功能性陶瓷,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加快出口东南亚、非洲,拓宽海外新市场等。“不过,陶瓷行业至少还要经历三五年的恢复期。面对目前国内市场饱和及国际贸易形势变化,拓展海外市场也并非优选,更多是企业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