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做水暖器材的公司,到医疗、光伏均有布局,近几年永和智控(002795.SZ)在跨界的道路上“狂奔”,然而永和智控的路却并未走得更“稳健”。
日前,一则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欠薪停工的消息冲上热搜,该信息显示今年3月起,西安医科肿瘤医院就开始拖欠员工的薪资,且为避免更大亏损,目前已停工停产。值得关注的是,该医院正是永和智控跨界医疗收购的肿瘤医院之一,但公司并未公告相关停产信息。
5月30日,《华夏时报》致电、致函永和智控,针对旗下肿瘤医院欠薪停工的情况进行确认,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并未回应记者问题,仅表示“肿瘤医院经营情况可以看我们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期间,记者多次致电该医院,但总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今年4月29日披露的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西安医科肿瘤营收711.13万元,净利润亏损1390万元。
收购医院普遍亏损
成立于2003年的永和智控,于201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起初,公司主要从事水暖管件、阀门等以及其他流体控制设备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9年,公司开始向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等医疗业务拓展。
此次被爆欠薪停工的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是公司参股医院。公开信息显示,自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永和智控通过旗下子公司成都永和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五批次“增持”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持股比例从9.1%增至73%。
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10日,是一家专注精准放射治疗的全国连锁肿瘤专科医院,而在公司参股前,该医院就处于亏损状态。此前公告显示西安医科肿瘤医院有限公司2020年度的营收2.62万元,净利润-628.69万元;2021年1月至7月,营收11.63万元,净利润-726.04万元。而在被参股后,该医院的业绩状况也并未明显好转。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该院营收分别为484.41万元、711.13万元,净利润亏损则为1376.89万元、1390万元。
事实上,除西安医科肿瘤医院外,公司目前旗下收购参股的肿瘤医院还有昆明医科肿瘤医院、达州医科肿瘤医院及凉山高新肿瘤医院。2020年,永和智控分别宣布收购达州医科肿瘤医院(2020年1月)95%股权和昆明医科肿瘤医院(2020年9月)100%股权,新设重庆华普肿瘤医院(目前显示已注销状态)。2021年,收购凉山高新肿瘤医院70%股权。
彼时,公司称,收购上述资产将有利于巩固公司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公司肿瘤专科医院的产业运营规模,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将产生积极作用,不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企业所期望。
2023年,达州医科肿瘤实现营业收入3967.42万元,实现净利润-320.74万元;昆明医科肿瘤实现营业收入4669.08万元,实现净利润93.1万元;凉山高新肿瘤实现营业收入3486.18万元,实现净利润-16.59万元。四家肿瘤医院除昆明医科肿瘤外均出现亏损。
对于公司医疗板块整体出现亏损,公司在业绩预告中称:本报告期内,公司医疗板块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因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增加,运营成本进一步上升,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肿瘤治疗过程复杂,分布科室较多,治疗方式往往采取多种综合治疗。因此在设备和人员投入上要求较高,私立医院在品牌效应和专科医生方面的缺乏也是其与公立医院竞争中的弱势,要想盈利不是短期能够做到的。”
目前,西安医科肿瘤医院出现欠薪停工的情况,针对这块业务公司将作何打算,记者致电、致函企业,但未收到正式回应。
光伏产业也在出兑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永和智控除布局医疗行业外,还在布局光伏电池业务。然而该部分布局产业,永和智控正在出兑。
据永和智控披露,为抢占光伏电池行业发展先机,布局光伏电池产业,2022年11月25日,永和智控出资3122.45万元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成为普乐新能源科技(泰兴)有限公司(下称“普乐新能源”)的控股股东,最终持有其51%股权。普乐新能源作为公司光伏电池业务的产业发展平台,从事超高效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和IBC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户用光伏组件、工商业光伏组件、集中式光伏组件等。
2022年12月16日,永和智控公告称,将持续支持普乐新能源发展,以协助公司完成2023年至2025年的量产目标,即2025年累计建成10GW光伏电池片产能,并在2026年实现产能释放。2023年5月,普乐新能源进行了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实现了TOPCon电池首片下线,但当期公司光伏产品营收不足300万元,毛利率仅为-89.22%,距离建成10GW产能并实现产能释放还有一定距离。
2023年年报显示,光伏电池片行业公司实现营收4125.19万元,毛利率为-190.25%。
5月7日,永和智控公告称,公司与国晟旭升、普乐新能源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公司拟将持有的普乐新能源51%股权转让给国晟旭升。
对于此次交易,永和智控表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目前该转让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
两次跨界并未给永和智控业绩带来“大爆发”,阀门水暖管件业务仍旧是支撑公司业绩的主要业务。近两年该业务营收占比依旧超80%,而受累于新开拓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业务及光伏电池业务,2022年,永和智控陷入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减少1.86%;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70.33万元、-2323.64万元,同比减少242.93%、258.01%。2023年,永和智控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48亿元,同比下降4.19%;归母净利润约为-1.56亿元,同比下降496.13%。2024年一季度,永和智控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8.4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亏损同比增加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