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搜狐财经2021-12-06
距首次开庭三月有余,*ST索菱(002766)投资者索赔初尝胜果。日前,有原告代理律师收到深圳中院一审判决书,判决被告索菱公司在判决生效后按附表金额向19名股民赔偿投资损失。众维515证券索赔网主办*ST索菱股民索赔的律师介绍,迄今众维515团队已代理上百名委托人全部完成网上立案提交,索赔总额超千万元,正等待开庭通知。根据一审判决,凡2017年4月25日至2019年4月29日期间买入索菱股份,并在2019年4月29日收盘后仍持股的权益受损投资者,可在“众维515”网/微发送股东姓名、电话、股票名称、数量提交获赔申请搭车参讼。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06/7706503bd1b0e75f45790685733cbfa5.jpeg)
监管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12月,索菱股份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因2016年报存在虚假记载,2017年报、2018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证监会依法决定,责令索菱股份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肖行亦(时任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叶玉娟(肖行亦配偶,时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16名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处最高90万元最低3万元罚款,总罚款391万元。肖行亦同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叶玉娟等5人分别被采取10年、5年市场禁入。
经查,2016-2018年度,索菱股份通过虚增营业收入、虚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方式,三年虚增利润总计8.495亿元,各期虚增利润分别占当期年报合并利润表披露利润总额或其绝对值的344.78%、208.13%和63.01%;2017年,索菱股份未及时入账和披露42500万元借款,未及时披露担保7500万元、潜在付款义务11715万元;2018年,索菱股份未及时入账和披露23000万元借款。
索菱股份还存在未披露实控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公司通过虚构采购业务、虚列其他应收款等名义向非供应商转出款项8.7亿元,大部分用于前述财务造假行为相关体外资金循环及偿还相关借款,其中1104.29万元用于肖行亦个人用途(后本息全部归还),主要包括支付其定增股票借款利息和赔偿员工持股计划损失。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06/181ab00baf393c3ba029757a17678702.png)
2019年9月,深圳警方依法对索菱股份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涉案嫌疑人已移送检方审查起诉。而行政处罚下达后,投资者民事索赔诉讼也提上日程。今年8月开始,该系列案件陆续开庭审理。
最新一审判决显示,法院认定投资者的损失与被告索菱公司的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被告应对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本案实施日为2017年4月25日(被告2016年年报披露日),揭露日为2019年4月30日(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日)。对投资者的具体损失金额,法院委托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产生上述判决。
资料显示,索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上市,专业从事基于CID(车载信息终端)系统研产销的专业车联网硬件及软件服务和自动驾驶开发,上市六年盈亏相间,净利润加总亏损近23亿元,其中2020年一年就亏掉13亿多。2021年前三季度,*ST索菱净亏损3.05亿元同比亏损加倍,期末净资产-2.46元创上市新低(历史最高为2017年中报的8.49元),有股东12434户。
![](https://newspic.finchina.com/2021/2021-12/2021-12-06/a7af4fc8db2f1c770728ffc35b47bcc6.jpeg)
二级市场上,索菱股份持续数年的财务造假行为给持股者带来的损失不可谓小。在2015年创前复权27元以上天价后,公司股价总体呈抵抗式下跌,在涉案被查前已跌至5元一线。受立案等利空影响,2019年5月股票披星戴帽后连续八天一字跌停,短短20多个交易日跌至2.18元腰斩过半,同年11月更创下1.93元的上市新低,区间市值蒸发13亿多元。2021年12月6日,*ST索菱收报7.14元,年内涨幅50.78%,最新市值30亿元出头,约为历史峰值的26%。
*ST索菱周末最新公告披露,近日深圳中院已受理索菱股份及子公司索菱电子的重整事宜并指定了管理人,债权申报审查工作正式启动,已初步审查确定的债权金额约为26.4亿元。公告亦提示了未来公司可能触及财务退市红线及可能重整失败宣告破产而终止上市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后续*ST索菱胜诉投资者或将参与公司重整计划。2019年二季度,该公司股东人数在2.8-3.6万户上下,而至*ST索菱2021年三季报报出日,共有47名投资者的索赔起诉获法院受理,原告诉请被告赔偿总额1156.4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据此推断,仍有众多适格投资者尚未起诉索赔。提示其中在2017年4月25日后(含)买入该股且2019年4月29日盘后仍持有者具备索赔资格,可报名参加后续诉讼,以把握较为确定性的受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