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国信证券(00273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国信证券并购万和:第9名“吃”第99名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8-22  国信证券内幕信息

来源 :华尔街见闻2024-08-22

  券商间的整合大潮正在浩浩荡荡地袭来。

  8月22日,国信证券(002736.SZ)发布公告称计划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资本”)发行股份,购买后者手中持有的万和证券53.09%的股份。

  不过国信证券和万和证券之间实力悬殊。截至2023年末,万和证券的净资产为54.47亿元,位列行业第84名,而同期国信证券的净资产金额已经达到1104.60亿元,位列第9名;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国信证券的净利润排名第9,但万和证券却在第99名。

  不过不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中小券商并入头部券商体系中,也有助于券业完成出清,实现“强者恒强”。

  同时,此次并购还有助于深圳国资解决旗下券商同业竞争的问题。

  国信证券、万和证券同受深圳国资控制,二者的整合也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效率的提升。大鱼吃小鱼

  继西部证券(002673.SZ)计划并购国融证券后,国信证券也抛出了整合并购的计划。

  国信证券计划通过向深圳资本发行股份的形式,以换取其手中所持有的万和证券53.09%股份。

  “公司拟以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万和证券控制权。本次交易尚存在不确定性,最终交易对方、标的资产范围等具体方案,应以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披露的信息为准。”国信证券指出。

  按照当前上市券商1.03倍市净率和万和证券22.74亿元注册资本计算,则万和证券的估值约为56亿元。

  以国信证券8月21日9.04元/股收盘价计算,则国信证券预计将向深圳集团发行3.28亿股。

  具体来看,二者的规模相去甚远。

  业绩方面,2023年国信证券的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173.17亿元、64.27亿元,分别位列券业的第13名、第9名;但同期万和证券的收入、净利润分别仅为4.99亿元、0.59亿元,分别位列券业的第100名、第99名

  资产方面,截至2023年末,国信证券的资产总额达到4629.60亿元,但万和证券仅为131.62亿元,甚至不及前者的十分之一。不仅如此,国信证券的净资产为1104.60亿元,已经是万和证券的20倍以上。

  营业网点方面,万和证券官网显示其目前坐拥54家网点,但国信证券网点数已经达到238家。

  如此来看,此次并购很难给国信证券带来显著的业绩、规模提升。

  不过能给被国信证券招致麾下,对于万和证券来说确实是不错的归宿。

  近年来,万和证券可谓“流年不利”。

  2023年10月,证监会发文指出万和证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对润科生物、乐的美、真美股份等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等,因此暂停万和证券保荐和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资格3个月。直至今年1月15日,万和证券的保荐和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资格才得以恢复。

  但在当前IPO节奏放缓的市场环境下,万和证券的投行业务展业或许也存在重重挑战。解决“一参一控”?

  此次并购可以看到两大特点:

  一是整合正在加速行业出清,尤其是业绩规模有限、展业存在挑战的中小券商与头部券商联姻,可以帮助中小券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强者恒强”也可以促进券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券业已有“国联+民生”、“浙商+国都”、“西部+国融”、“太平洋+华创”等多起并购交易发生。

  这亦符合当前的监管风向。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后,证监会随即出台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确指出5年形成10家优质头部机构。

  二是通过同一实控人之间整合并购有望加速。

  此次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能够成行的重要推动力,或来自深圳市国资委。

  国信证券和万和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国资委通过深投控、华润信托合计控制了国信证券55.76%的股份;

  与此同时,深圳市国资委还通过深圳资本控制了万和证券53.09%的股份。

  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2个以上的证券公司受同一单位、个人控制或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相同的证券业务,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证券公司实际控制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即最大不超过“一参一控”。

  这意味着,此次国信证券并购万和证券也有利于深圳市国资委进一步解决“一参一控”的问题。

  下一次又会是哪家券商之间的联姻,市场正在拭目以待。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查股网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页为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QQ:767871486
Copyright 2007-2024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