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欣食品(00270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海欣食品降本增效预盈超5500万 5.2亿定增获批欲破产能瓶颈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2-06  海欣食品内幕信息

来源 :长江商报2023-02-06

  百年鱼丸世家海欣食品(002702.SZ),意欲通过定增扩大产能。

  近日,海欣食品宣布其5.2亿元定增预案获证监会受理。根据其此前公布的方案,此次融资将用于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并引入高度自动化的速冻食品生产线,公司表示,此举将突破产能瓶颈,增强柔性化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一年前,公司就在2021年年报中提到全年产能利用率已达100%,甚至还有委外代工。

  根据业绩预告,海欣食品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至750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公司称系调整管理模式,降本增效,并推出新品改善公司产品结构等所致。

  产能受限大举定增扩产

  实际上,对于产能受限,海欣食品早有行动。

  在2021年年报中,海欣食品披露其实际产能为11.32万吨,且已全部满产。

  在此背景下,海欣食品开始全力扩产。截至2022年6月末,海欣食品在建产能16.5万吨,其中长恒食品(连江工厂)在建产能10万吨,浙江海欣(舟山工厂)在建产能1.5万吨,海欣吉强(山东工厂)在建产能5万吨。

  为支撑扩产计划,海欣食品在2022年10月发布定增预案,计划融资5.2亿元。该预案已于2023年2月1日通过证监会受理。

  具体来看,此次定增募集的资金中,有4.5亿元计划投入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6.76亿元,达产后将新增7.5万吨鱼、肉糜制品、2.5万吨速冻菜肴制品及2000吨大豆拉丝蛋白年产能。

  海欣食品在定增预案中表示,公司现有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产能不足成为公司规模扩张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定增若顺利落地,未来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公司产能瓶颈。

  综合海欣食品实际产能以及规划产能,未来若全部达产后,产能或能提升至37.82万吨。

  不过,这一数字与同行安井食品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安井食品的各工厂合计设计产能75.28万吨,实际产量74.18万吨,也接近满产状态。

  净利5500万扭亏为盈

  海欣食品大举定增的底气,来自回暖的业绩。

  1月31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至7500万元,扣非净利润2800万元至4100万元。

  而此前的2021年,海欣食品实现营收15.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43.4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359.47万元。

  对于业绩扭亏为盈,海欣食品解释称,2022年公司调整管理模式,降本增效,推出新品,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巩固和强化餐饮、特通和下沉市场开拓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公司累计收到征地补偿款4268.5万元,海欣食品在业绩预告中披露,其产生的处置收益预计为2469.72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不过,作为曾经的速冻鱼丸第一股,海欣食品如今已被安井食品全面超越。

  以业绩来对比,安井食品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至11.1亿元,同比增长55.43%到62.76%,海欣食品归母净利润不及安井食品的十分之一。

  拉长时间来看,安井食品2019年至2021年营收分别为52.67亿元、69.65亿元、92.72亿元,营收规模逐步攀升;而同期,海欣食品营收分别为13.85亿元、16.06亿元、15.50亿元,体量相对较小。

  另外,从资产总量上来看,截至2022年9月末,安井食品的总资产为154.08亿元,而海欣食品的总资产仅为16.15亿元,仅为前者的10.48%。

  为增强公司竞争力,海欣食品寄望于差异化竞争。在2月1日的投资者活动中,海欣食品表示,公司“鱼极”品牌是行业中最高端的产品品类代表,在业内享有较高品牌认可度,是公司走差异化蓝海战略的重要拳头产品。

  另外,海欣食品表示,看好预制菜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速冻菜肴制品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216.01%。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