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热衷于跨界的华东重机(002685.SZ)又选择了一条新的赛道。这一次,公司继预谋跨界影视、高端机床、光伏赛道后,又将目光瞄向了当前最火的GPU芯片领域。
7月28日晚,华东重机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投前估值,收购GPU芯片企业厦门锐信图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信图芯”)的股权并进行增资。公告中并未披露太多标的公司的财务数据,但仅从2023年仅为2人参保人数来看,标的公司连初创型规模还不及。
虽然GPU芯片国产替代的呼声渐高,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芯片设计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GUP芯片公司至今还在亏损,但依然还在加大科研上的投入。
反观跨界进入的华东重机,作为后来者肯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而结合公司频繁跨界失败的案例,和近四年累计亏损近35亿元的困境,GPU芯片业务显然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其扭转业绩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GPU芯片业务前路未卜,但股价已接近年内新高。在收购发布公告前(7月26日)华东重机“提前”涨停,引发了市场对“内幕交易”的质疑。7月29日~31日,其股价又现三连涨,其自26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已超35%。
业绩承诺难成公司赢利点
收购公告显示,华东重机将以不超过1.125亿元,收购锐信图芯董事长许清河及其控制的南京锐锋聚信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合计持有的锐信图芯37.5%股权(对应注册资本126.26万元),并以不超过3000万元认购锐信图芯新增的注册资本33.67万元。
交易完成后,华东重机将持有锐信图芯43.18%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并有权决定其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的选任,锐信图芯也将纳入华东重机的合并报表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标的公司其前身为南京锐信视图科技,成立于2021年,其主营业务为GPU芯片及解决方案。
华东重机在收购公告中提到,据VerifiedMarketResearch预测,2025年全球GPU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91亿美元,同比增长34%,2030年将增长至4774亿美元。公司拟通过本次投资,打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不过,除了主营业务概况外,华东重机尚未披露锐信图芯的经营业绩以及研发实力等细节。而据天眼查显示,2021年,锐信图芯尚无参保人员,2022年及2023年的参保人数仅只有2人,这也让一些投资者质疑收购的标的公司近两年是否有实际业务。
按照华东重机披露的信息显示,锐信图芯已经实现GPU芯片量产且批量供货,并且已经与国内主流CPU、操作系统等生态厂商完成适配,在国产化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当中批量应用,产品目前已切入到党政办公、交通、教育、税务、电力和轨道交通等行业。
同时,按照常规华东重机还是设置了业绩承诺条款,2024年—2026年,标的公司在各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1200万元、2100万元、3000万元;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各年度产生的应收账款现金回款率分别不低于90%。
但是,结合华东重机此前收购高端机床业务,完成业绩承诺后迅速变脸的案例来看,此次没有披露标的公司经营业绩的业绩承诺,显然也并不能让投资者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收购已经在二级市场上也得到了认可。在发布公告后,华东重机三日连涨,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近23%。
但吊诡的是,在本次收购芯片公告发出前,7月26日华东重机就已经上涨10.14%,报收3.04元,全天成交金额为2.89亿元,换手率为9.69%。数据显示,当日华东重机主力资金净流入5240.31万元,净流入额创2024年3月6日以来新高。由于股价提前上涨,不少投资者在股吧发出“提前泄露信息”“老鼠仓”等质疑。
对此,华东重机内部人士也向媒体回应称,上个星期公司股价涨幅较大,个人理解其与收购事项没有关系,主要是受益于工业母机的概念风口,因华东重机业务板块中也有工业母机,所以会随相关题材热度而跟涨。
很难讲好芯片故事
公告同时披露,本次收购的资金来源为华东重机自有或自筹资金。钛媒体APP数据材料数据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东重机流动资产总额不到2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余额仅3.53亿元。此外,公司还有短期借款约0.8亿元。
对华东重机来说,收购股权资产虽然有所富余,但收购之后的持续投入才是GPU芯片未来能够支撑业绩的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GPU又叫显示视觉处理器,俗称显卡,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目前,全球GPU市场主要被英伟达、AMD和英特尔三家公司垄断,其中,英伟达占比接近88%,因此,国内GPU厂商在性能和生态上也正在加速追赶。
但国产GPU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从事AI算力的业内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在当前的半导体市场中,国产GPU芯片的崛起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就是GPU的研发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从芯片设计、验证到流片,再到驱动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国际巨头每年的研发投入动辄数十亿美元,而国产厂商在资金和人才储备上都相对有限。
目前,国内GPU芯片初创企业,比如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登临科技、沐曦集成电路、壁仞科技等,其融资规模庞大,例如天数智芯刚在7月获得10亿元融资,摩尔线程3年融资65亿元,但即使这样,GPU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都使得国产厂商难以在短时间内赶超国际巨头。
虽然华东重机也表示完成本交割后,争取为标的公司筹措资金用于新芯片项目的研发,新芯片项目包括新一代GPU芯片、FPGA芯片等,资金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方自有资金、外部投资资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资金等。
但相比同行,华东重机或许给与一家初创芯片企业的资金支持还远远不够。而2024年净利润不低1200万元的业绩承诺,对比此前的亏损规模,锐信图芯显然还不能将公司拖出亏损的泥沼。
前次跨界光伏业务还在烧钱
公开资料显示,华东重机原本是专门生产集装箱装卸设备的知名企业,2012年上市。2011年~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93亿元、4.25亿元、3.85亿元、4.99亿元,15.4亿元、21.4亿元;同期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为7839万元、4499万元、1013万元、1177万元、2191万元、2972万元。可见,公司营收在2015年得到质的飞跃,但净利润体量却逐渐缩小。
为了改变净利润疲软的局面,2016年8月,华东重机抛出了合计14.7亿元的跨界收购方案,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视合利与青阳传播100%的股权,从而切入影视行业。
钛媒体APP注意到,彼时恰逢影视行业投资热潮,华东重机也是不惜为此溢价16倍进行收购。不过两个月后,该资产重组方案终止。
2017年4月,华东重机将目光瞄准了主攻中高端数控机床的润星科技。也正是润星科技的加入,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数据显示,华东重机的营业收入由2017年50.02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136.87亿元,净利润由1.64亿元增长至3.63亿元。这其中,润星科技2019年3.73亿元的净利润贡献卓越,占华东重机当期归母净利润的104.48%。
有意思的是,业绩承诺完成后,润星科技业绩迅速变脸,2020年至2022年,润星科技三年累计亏损5.34亿元,超过业绩承诺50%。由此,华东重机自2020年起整体经营业绩陷入持续亏损。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降至-10.73亿元,同比下滑400.64%。2021年和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又分别亏损14.08亿元和1.79亿元。
面对不断亏损的困境,华东重机又投向了近几年热钱不断涌入的光伏行业,但却还是晚了一步。
2023年3月27日,华东重机宣布拟投资20亿,建设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至此,开启华东重机的追光之路。三个月后,华东重机再度宣布建设年产10GW的N型电池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
资金成了华东重机摆在眼前的难题。为了给光伏事业回笼资金,华东重机还将曾以29.5亿元高价收购的子公司润星科技,仅以7亿元含泪转让。华东重机称,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剥离数控机床业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专注于以集装箱装卸设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拓展光伏电池组件业务板块。
但好巧不巧,公司光伏业务在起步阶段便遭遇了全产业链价格的内卷,电池片价格从去年年初的1.2元/W下滑至目前0.39元/W,下滑幅度更是一倍不止,对于公司来说,要实现那上百亿的收入目标自然是遥不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刚投入的光伏业务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亏损,在年报里,华东重机表示,报告期内受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下滑严重并持续走低,电池片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的影响,公司光伏电池组件业务亏损,但对于具体金额,公司未有披露。
总得算下来,在从2020年—2023年四年期间,频繁的跨界使华东重机四年累计亏损了34.7亿元。而如今,熟悉的跨界剧情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是芯片行业。
如今,光伏行业持续下行,对于华东重机来说,未来,一边要继续坚持曾经允诺的光伏梦想,一边又要投入烧钱的芯片行业,公司能否支撑得住?对于资金并不算充裕的华东重机来说,又能够撑住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