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加加食品(00265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实控人多次贴上“老赖”标签,加加食品回应:其涉及债务较高,暂未收到解决方案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6-08  加加食品内幕信息

来源 :新浪财经2023-06-08

  

  6月6日晚间,加加食品(002650.SZ)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示信息查询得知,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卓越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杨振、肖赛平因其个人债务纠纷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卓越投资因追偿权纠纷被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受该消息影响,6月7日,加加食品股价低开,截至今天股市收盘,公司股价报收3.66元,跌幅2.66%,当前市值为42.16亿元。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多次背上“老赖”标签

  公告显示,本次所涉案件共有两起,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实控人杨振、肖赛平(杨振配偶)一起所涉案件为优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执行标的为1.77亿元;另一起案件为湖南轻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卓越投资等追偿权纠纷,执行标的为1932万元。

  关于上述事件,加加食品称,董事会在此之前没有收到相关人员任何形式通知,也尚未收到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对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事项其他相关原因的详细说明。

  钛媒体APP发现,加加食品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已多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早在2020年,卓越投资及杨振就曾因其个人债务纠纷,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去年4月份,杨振、肖赛平、杨子江(杨振之子)、以及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小红因提供担保而产生连带清偿责任,被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今年1月份,卓越投资因追偿权纠纷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该事项所涉案件为湖南盛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卓越投资等追偿权纠纷,执行标的为177万元及迟延履行的债务利息。

  对于本次再被列入失信名单,加加食品表示,该事件可能对公司形象有负面影响,但暂时未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卓越投资、杨振、肖赛平对加加食品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8.79%、10.22%、6.12%。不过,这些股份处于高比例质押和冻结状态。

  据2022年年报显示,上述股东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达到80%,并因自身债务原因,所持有公司股份全部处于轮候冻结状态。

  

  另外,钛媒体APP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示信息查询得知,目前卓越投资有20多条被执行信息,其中自2023年以来共计4条。

  

  加加食品对钛媒体APP表示,由于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涉及的债务较高,目前所持股权已处于质押并且轮候冻结状态,并没有财产执行,公司通过网站查询仍有近10亿元诉讼案件有待解决。此外,针对债务问题,公司暂未收到来自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解决方案,但公司表示将积极督促。

  “成也杨振,败也杨振”

  杨振不仅是加加食品的实控人,更是公司的创始人。

  1996年,杨振在湖南宁乡创办加加酱油厂。公司初创时,杨振展现了非凡的商业眼光和出色的营销战略,迅速在市场站稳脚步,并于2012年成功上市,成为了“酱油第一股”。上市后,加加食品也有过巅峰时期,市值曾一度超过百亿元,但巅峰过后,公司的发展却止步不前,加加食品逐渐成了行业落伍者。

  市场消息指出,杨振曾对外表示:“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20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

  杨振个人投资的失利似乎也为后续发生的违规事项埋下了伏笔。

  2020年,中国证监会证实了加加食品及卓越投资存在资金占用、商业承兑汇票的关联交易事项以及提供担保三项信披违规违法行为,公司因此被处罚。同时,也揭开卓越投资和杨振如何利用加加食品的资金进行违规操作。

  首先是资金占用情形。因迫于外部债务压力,杨振指示公司财务人员进行了两笔资金转账,转账金额合计5400万元。

  其次是商业承兑汇票的关联交易事项。为向外部保理等机构融资或帮助卓越投资对外借款提供质押,杨振指示加加食品财务人员收集了公司的U盾、复核U盾、密码等信息,并将其交给卓越投资的财务总监。随后卓越投资借此向其两家关联企业开具了共计6.988亿元的商业承兑汇票,并向杨振指定的另一家公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2000万元,合计开具7.19亿元商业承兑汇票。

  前脚摆脱ST,后脚陷入亏损泥潭

  2021年-2022年,加加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17.55亿元、16.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16.39万元、-7963.17万元,公司已连续亏损两年。

  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受新零售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影响,公司占比较大的传统渠道销售收入减少,导致整体营收下滑。其二是公司采购成本上涨,公司所需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导致全年整体毛利率下降。

  从业绩上看,2022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56.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1.98亿元。后来居上的千禾味业,其业绩也已赶超加加食品。2022年,千禾味业实现营收24.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

  从毛利率上来看,2022年,加加食品毛利率为20.58%,低于海天味业的35.68%、千禾味业的36.56%。

  可见,加加食品的财务表现并不乐观。而公司要采取何种手段扭转当前局势?针对这一问题,加加食品对钛媒体APP表示,公司将会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做出调整,且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实现了盈利。今年一季度,加加食品归母净利润为1288.23万,扭亏为盈。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