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加加食品(00265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去年亏损8000万:营收不及海天十分之一,实控人成被执行人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21  加加食品内幕信息

来源 :搜狐号2022-04-21

  

  昔日的“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在2021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4月20日晚,加加食品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7.55亿元,同比减少15.34%;归母净利润亏损801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45.48%,2020年公司盈利1.7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9648万元,同比减少159.25%。

  20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加加食品也卷入“涨价潮”中,于第四季图提高出厂价3%-7%不等,但仍未能挽救第四季度业绩的下滑,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甚至仅为同行企业一半。

  此外,加加食品在财报中表示新零售渠道的崛起,冲击了其传统渠道的销售收入,而加加食品在2021年对新零售渠道的投入,也让销售费用同比大增近15%。

  不过从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来自经销渠道的收入,仍为包括新零售在内的直销渠道收入的近50倍。

  同比扭盈为亏,2021年亏损超8000万元

  财报内容显示,2021年,加加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减少15.34%;归母净亏损8016万元,较2020年同期盈利1.7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45.48%。

  这也是加加食品自2012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对于业绩的下滑,加加食品在财报中给出了四点主要原因,分别是销售收入下降、采购成本上涨、销售费用增加以及计提减值准备。

  销售收入的下滑,加加食品解释称是由于新零售渠道,冲击了其营收占比较大的传统渠道,并拖累了整体业绩。

  2021年,加加食品传统渠道销售收入约17.21亿元,同比减少16.2%;包括新零售在内的直销收入约3381万元,同比增长超77%。

  尽管新零售在内等直销收入快速增长,但传统渠道销售收入的总营收占比仍超98%,并且约为直销收入的50倍。

  直销渠道收入快速增长的另一面,是加加食品在2021年不断加大对新零售等渠道建设的投入,但也带来销售费用的增长。

  2021年,加加食品的销售费用增长14.86%至2.25亿元,主要用于一线市场人员的投入。

  2021年,原材料普涨背景下,采购成本的上涨拖累了加加食品的毛利率。

  其综合毛利率毛利率下滑近9%至20.05%,主营产品的毛利率全面下滑。其中,酱油的毛利率同比下降7.76%至27.18%;味精的毛利率同比减少13.85%至17.4%,但其营业成本同比大增约26%。

  加加食品表示,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利润挤压,生产端成本压力增加,但公司产品售价年末才进行提价,导致全年整体毛利率下降。

  2021年,多家调味料企业宣布涨价,加加食品也于去年11月公告称,公司于11月16日起上调加加酱油等产品的出厂价3%-7%不等,但或许是提价较晚,第四季度加加食品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至8202万元。

  “酱油第一股”掉队,不及千禾味业

  从2021年披露的业绩来看,曾经的“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已经掉队。

  与同行业企业相比,2021年,海天味业披露的营收为250亿元,是加加食品营收规模的十倍之多;净利润66.71亿元,更是远超加加食品的8000万元亏损。

  2020年,千禾味业营收16.93亿元,加加食品在2020年的营收约20.73亿元,尚领先千禾味业约4亿元,但到2021年上半年,千禾味业营收8.86亿元,已迎头赶上加加食品的8.42亿元;净利润上,千禾味业早在2018年净利润便已超过加加食品,2020年千禾味业净利润超2亿元,加加食品为1.76亿元。

  毛利率上,海天味业2021年的整体毛利率为38.66%,超出加加食品20%的毛利率18个百分点;千禾味业已披露的2020年数据中,整体毛利率达43.85%,也大幅超过加加食品当年29.09%的毛利率。

  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的加加食品,股价最高点曾达9.87元,市值也一度超过113亿元,但缘何“落魄”至此?

  在2020年的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有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彼时加加食品创始人、名誉董事长杨振也回应称,“企业上市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13年以来我个人投资套进去了,然后恶性循环,不断地搞投资,没有聚焦主业,所以错过了发展时机,这个我责无旁贷。”

  搜狐财经查询发现,2015年,加加食品曾出资5000万元拿下云厨电商51%的股权,但连续亏损两年后不得不以“0元”转让;2018年,加加食品计划收购金枪鱼钓100%股权,但最终耗时两年以失败告终。

  除此之外,企查查显示,自上市以来,杨振进行的一系列投资,已涉及房地产、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

  在上述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杨振还称,针对酱油产品,在刚开始创业时公司的毛利率很高,后来更换策略,其他企业做高端化,加加食品选择往低端走,增加了中端产品比例,也是战略上的错误。

  在2022年3月17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加加食品表示,2022年,公司将大力优化产品结构,线上线下重点推广高毛利产品。

  但仅靠产品能否筑起行业壁垒带领加加食品重回巅峰仍是未知数。此外,从渠道而言,作为主要收入渠道的“传统经销模式”,截至2021年12月31日,加加食品在全国共拥有1525家经销商,较2020年净增131家,但海天味业在2020年底时,经销商数量便超7000家。

  创始人一家三口成被执行人

  除了因四处投资导致加加食品偏离主业外,创始人杨振还曾让加加食品陷入违规担保困境,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也变成了“ST加加”。

  根据加加食品对外披露的情况,2017年6月20日,浙银协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卓越投资、优选资本三方签署合约设成立深圳景鑫投资中心。

  在这之中,加加食品也签署《公司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书(不可撤销)》,向优选资本承诺对各项协议项下优选资本的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优选资本实现全部债权的费用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上述协议签署后,优选资本向景鑫投资实缴投资2.78万元。

  经加加食品核查,上述保证书是由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振签字盖章,公司及公司董事会对该保证书签署毫不知情。但签署协议的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其实控人正是加加食品创始人杨振一家三口。

  此后,经加加食品自查发现,上市公司存在为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的情形,涉及金额达4.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

  但加加食品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该违规担保事实,导致公司于2020年6月12日被停牌一天,并于6月15日复牌后,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其股票简称也由“加加食品”变为“ST加加”,且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直至2021年7月,加加食品才被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恢复为“加加食品”。加加食品2022年1月5日披露的公告显示,截至当日,加加食品股东杨振等人累计被冻结超2.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51%

  就在前不久,加加食品实控人杨振、杨振配偶肖赛平、杨振之子杨子江、以及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小红因合同纠纷,被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

  在加加食品披露的2021年年报中,加加食品实际控制人杨振共计质押公司股份1.1684亿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99.20%,占公司总股本的10.14%,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约1.18亿股全部被冻结。

  杨振之子杨子江共计质押公司股份82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16%,其所持有的8244万股股份全部冻结;肖赛平共计质押公司股份70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3%,其所持有公司股份7056万股全部被冻结。

  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共计质押公司股份2.16亿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99.78%,占公司总股本的18.75%,其所持有公司股份超过2.16亿股全部被冻结。

  对于实控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加加食品再一次表示“事先不知情”,公告显示,加加食品公司董事会在此之前没有收到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通知,董事会在获悉上述事项后已向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监事会主席询问核实相关情况,并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获知。

  公告显示,实控人杨振等私人所涉案件为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夏沃野肥业有限公司等合同纠纷,执行标的金额为8298656 元。

  加加食品还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董事会尚未收到相关人员对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相关原因详细说明。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