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诗阳“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实的控人,最近成了“老赖”。
4月8日晚间,加加食品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实控人杨振、肖赛平(杨振之配偶)、杨子江(杨振之子)以及公司监事会主席蒋小红因合同纠纷,被银川市金凤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图源:视觉中国)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四人牵扯到了一则合同纠纷案中,所涉案件为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宁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夏沃野肥业有限公司等合同纠纷,执行标的金额为近830万元。因四人具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列入了名单中。
加加食品官方对此表示,公司实控人以及监事会主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因为他们为宁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了担保而产生连带清偿责任,并非个人直接债务。
“这是个人担保,与公司无关。”加加食品官方回应《财经天下》周刊,称加加食品因2021年度报告需要披露公司以及控股股东的诚信状况,因此才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了相关信息。截至加加食品发布公告当天,公司董事会尚未收到相关人员对其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相关原因详细说明。换句话说,加加食品官方称,事先并不知道实控人担保失信。
加加食品也表示,上述人员成为“老赖”可能会对公司形象有负面影响,但暂时未对公司正常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
这已经不是实控人第一次“背着”公司为其他企业做担保了。这背后,显加加食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杨振等人掌握着公司的绝对权。
在公司主营业务营收不见起色的情况下,由四人引发的担保案以及此前的违规担保也将公司带入了另外的深渊当中,公司因此被“披星戴帽”。从昔日中国酱油第一股,到业绩停滞不前、创始人杨振也被列为了"老赖",加加食品的市值蒸发近60亿元。
实控人多次违规担保
即便上市近10年,但加加食品仍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股权和管理权几乎都被杨振家族把控。截至2021年底,杨振一家三口合计持有公司42.3%的股份。
家族企业的结构,给了杨振很大的“自由”。在本轮担保失信之前,杨振多次对外违规担保,而加加食品均称“不知情”。
此次案件涉及的宁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背后是由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分别为杨振、肖赛平、杨子江三人。此前这家公司已经多次成为了失信公司,被法院列为了限制高消费企业。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三人旗下的卓越投资是加加食品的控股股东,持有加加食品18.79%的股份比例,他们还通过卓越投资参股了多家公司,范围涉及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由杨振一家控股的卓越投资实际控制的企业高达46家。
其中,包括湖南派仔食品有限公司、长沙可可槟榔屋有限公司等超过8家公司,注册地点遍及湖南、新疆、深圳等地。
据了解,卓越投资不止一次出现在担保案中。2017年,优选资本、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浙银协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伙协议,设立深圳景鑫投资中心,卓越投资持有深圳景鑫约33.28%的股份。
在该合伙协议中,加加食品签署了《公司无限连带责任保证书(不可撤销)》,向优选资本承诺对《合伙协议》项下优选资本的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优选资本实现全部债权的费用,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直到2020年5月,加加食品在自查中发现,旗下全资子公司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为卓越投资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约4.6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导致了公司违反了《深证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被“披星戴帽”。
有意思的是,加加食品对此表示并不知情,上述担保是实控人的违规担保,而公司及公司董事会对此前签署的保证书也毫不知情。也未发现与上述担保有关的用印审批流程及用印记录,也未发现留存的相关法律文件。加加食品方面也向《财经天下》周刊证实了这一点,在法院的判决当中,该担保是无效的。
2020年6月,由于卓越投资及其关联方违规担保,且未能在一个月内按计划完成解决自身债务问题,加加食品被正式“戴帽”,名称变更为“ST加加”。同年8月,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决定对杨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此外,2020年2月,加加食品控股股东及相关当事人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未按规定披露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情况等,对杨振、扬子江等给予警告,分别处以20万元、5万元罚款。2020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杨振因其个人债务纠纷,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加加食品如何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规避此前相关股东存在的违规担保的情况,加加食品方面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加加食品在内控的信息披露上,将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
据加加食品披露,截至2022年1月28日,杨振、肖赛平、杨子江所持有的加加食品股份均累计被司法轮候冻结,公司控股股东卓越投资所持有的股份也被冻结了。
“酱油第一股”名存实亡
加加食品早于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登陆资本市场,2012年登陆A股之后成为了“酱油第一股”。
但在其后的发展中,加加食品并未守住第一的位置。2012年至2020年,加加食品的营收从16.57亿元增长至20.73亿元,净利润却未发生很大的改变,净利润从1.758亿元微增至1.76亿元。
2021年的业绩预告也陷入了亏损当中,也是加加食品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2021年,加加食品营收预计为16.2亿元至18.5亿元,亏损为5900万元至8800万元,扣非后亏损为7500万元到1.04亿元。
加加食品表示,亏损是由于销售收入下降、采购成本上涨、销售费用增加、计提减值准备等导致的。
相比竞争对手,加加食品也早已经掉出了国内酱油行业的第一梯队。同行业中的海天味业2021年的净利润已经高到66.71亿元,千禾味业2020年的净利润也超过了加加食品,达到了2.06亿元。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此表示,加加食品的营收体量只有20亿元,没有跟上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步伐。在他看来,这与其盲目多元化有很大的关系,主业没有做大做强的时候进行多元化布局,浪费了很多资源。
在此期间,加加食品也开展过一系列脱离主业的收购行为。
例如,此前加加食品增资5000万元获得了云厨电商51%的股权,后者从事鲜肉、冷却肉配送等。但收购后的云厨电商并没有为加加食品带来盈利,无奈之下,加加食品又以0元的价格将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了出去。此后,加加食品在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金枪鱼钓的收购当中,也因为利益纠纷等各种原因搁置了。在众多投资人看来,金枪鱼钓并购终止也能让加加食品聚焦主业“打酱油”。
但注重传统渠道的加加食品早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此前加加食品表示“公司的销售方向一直偏重传统渠道”。朱丹蓬也对此认为,加加食品应该在渠道布局上多下功夫。海天味业在餐饮渠道和民用家庭渠道的分配大约是各占一半,而加加食品目前尚未享受到餐饮行业爆发,消费升级的红利。
在前不久的一次机构调研中,加加食品也表示在改变渠道策略,已经成立了餐饮事业部,增加新零售、餐饮、团购福利及联名合作渠道等。但在朱丹蓬看来,加加食品已经失去 了布局全国渠道的红利期,对于其未来的发展,他也并不看好。
内忧外患的加加食品,还能续写“酱油第一股”的光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