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著名数学家马尔科夫就曾说,任何一个进步的体系都是开放的,不然就会丧失其发展的可能性,因而也就会丧失其进步性的特点。
前不久,中银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随着金融科技发展程度的深化,开放银行运营模式正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业态,“开放、合作、共赢”的思维理念也逐步融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转型中。
开放银行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强大支撑。一直以来,博彦科技充分发挥自主创新金融科技优势,助推商业银行的开放银行服务模式向有序无界、随需而动、共生共赢的方向发展。
博彦科技通过金融场景化,让银行与B端、C端、G端、F端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或其他业务功能,已经针对房场景、车场景、农业场景等不同行业场景,提供一体化的开放银行服务方案,共同实现“银行服务无处不在”。
中行、浦发、工行、平安等开放银行升维之战
短短的几年时间,开放银行就从概念萌芽,发展到令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2015年,英国最早进行开放银行改革,由金融管理局牵头成立开放银行工作组(OBWG),标志着“开放银行”概念正式兴起。自2018年开始,国内商业银行迅速跟进,推行开放银行改革。随着新技术不断的引入,银行也将随之对于原有开放银行业务进行革新与升级,主动求变,敢于探索。
与国外的自上而下受监管驱动不同,中国的开放银行是自下而上由金融科技发展、市场需求催生的产品。其中,中行、浦发、工行、平安等银行在开放银行方面都提出了鲜明的战略并付诸实施。
事实上,开放银行的实践在中国很早就展开了。中国银行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建立开放平台的理念,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中银开放平台。
浦发银行2018年推出了“API Bank”,标志着国内首家“开放银行”落地,接下来逐步将API场景规模做大。2020年提出“开放银行2.0”即“全景银行”。2022年,浦发银行发布APIX开放交换平台,探索开放金融领域场景创新。
工商银行打造了开放银行统一品牌“工银聚富通”,可面向政务平台、产业平台、消费平台、涉农平台,为平台及平台用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2022年上半年,“工银聚富通”服务G端政务平台160余个,B端活跃客户3.5万户,C端活跃客户556万户。
平安银行于2019年推出了开放银行平台“星云物联网平台”。截止2022年5月,接入设备突破1245万台,联合200多家大型服务商及互联网龙头、平台、合作伙伴直接服务3.5万核心客户,超过2000万中小微企业。
当然,开放银行的格局和发展都在不断变化中,博彦科技以自主创新的金融科技赋能银行,共同应对这些变化,为其在生态系统中谋求优势地位。
开放银行时代,博彦科技重塑银行竞争力
从银行提供服务模式发展历程来看,业内普遍认为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1.0阶段主要基于银行网点提供服务;2.0阶段是基于ATM机、POS机、电话银行等设备提供服务;3.0阶段是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阶段;4.0阶段则是银行即服务,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开放银行是银行4.0阶段的起点,进一步延伸银行的服务。
数字化水平是未来开放银行制胜的关键要素。银行最硬核的开放因素在数据能力,即机构内部的数据整合、对外输出,以及外部数据综合应用。以建设数字平台底座为基础,博彦科技为银行制定全面的数据策略,夯实银行数据基础,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让银行实现提供随需而动的敏捷金融服务。同时,以“连接+融合”为手段,博彦科技基于标准化API、SDK、H5、小程序等链接方式,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更深、更广、更专、更准客户触达的业务形态。
权威IT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IDC发布《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1》研究报告,博彦科技以3.5亿元成功入选,占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0.6%份额,其中开放银行排名Top5。博彦科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甚至商业模式,将金融机构与客户通过房地产资金管理和物业等交易场景连接起来,打通了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技术通道,从而使业务更加便捷、周到,从而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总体来说,博彦科技以自主创新金融科技,助推银行的开放银行服务创新升级。对于银行的内部运营,博彦科技助力商业银行运用开放银行思维理念,推动建设更加高效敏捷的响应机制,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同时,博彦科技的金融科技智能风控,为共享数据、资源、算法、交易、流程等业务提供风险审核,助力银行的业务开展更加合规稳健。
开放融合,未来已来。基于开放银行业务,博彦科技已经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等银行合作,联合其他第三方共同创新产品和服务机制,携手共建开放银行生态圈。最终,所有的一切都更加的智能、个性、开放、共融,开放银行生态圈参与方都将获得规模化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