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宏科技(00264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上市11年,募资21亿分红不足2亿,巨额商誉高悬,质押风险巨大,主业不好不坏,并购不瘟不火:华宏科技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0-28  华宏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市值风云2021-10-28

  “上市公司高悬的商誉,实控人的高质押率,是最大的两个雷。”

  2021年10月14日,华宏科技(002645.SZ)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华宏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约为3.77-4.07亿元,同比增长了126.35%-144.37%,可以说实现了业绩大涨。

  

  (华宏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而这一利润规模,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2.2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水平了。

  那么,华宏科技的业绩表现为何如此之好?这又是怎样的一家公司?

  你懂的~

  一、老主业+并购:三大板块

  前几天,风云君曾分析过“本想不务主业,主业意外复活”的宝通科技(300031.SZ)(下载市值风云APP,搜索关键词,阅读全文)。

  还别说,华宏科技在这方面,与宝通科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前,华宏科技的主营业务主要有三大板块,分别是再生资源加工装备业务、再生资源运营业务、电梯零部件业务。

  其中,再生资源加工装备主要为废钢设备,再生资源运营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稀土回收、报废汽车拆解及废钢加工贸易。

  

  2020年,稀土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62亿元,占比31%,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其次分别是废钢设备的28%、电梯零部件的21%、汽车拆解及废钢加工贸易的19%。

  下面,咱们就按照加入上市公司的时间顺序,带大家一一认识下这几个板块。

  1、老主业废钢设备,上市即预冷

  华宏科技是在2011年上市的,那时的主营业务只有再生资源加工设备,主要产品包括金属打包设备、金属切割设备、非金属打包压缩设备、废钢破碎生产线等。

  从名字也可以看出,这些产品主要是面向废钢市场。

  作为钢铁行业的上游,废钢行业与整个钢铁行业息息相关,而钢铁行业又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众所周知,在2011年之后的一段时期,是国内钢铁行业的低谷期。受此影响,国内废钢市场行情也随之走弱,市场价格持续走低。

  此时的国际市场亦不可观,全球钢材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国际废钢市场自然也是在走下坡路。

  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华宏科技的废钢设备业务在上市后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从这一板块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废钢设备板块上市后便走上了下坡路,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双双下滑。

  直到2016年之后,钢铁行业的回暖带动废钢价格回升,国内环保整治力度加大又提高了对废钢加工设备的采购需求,而新出台的废钢退税政策又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

  总之,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废钢设备这一老主业的业绩终于开始向上走。

  目前,国内废钢设备行业,除了华宏科技之外还有湖北力帝,2015年被天奇股份收购。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9年,国内废钢设备行业的市场份额大约为30亿元。按照收入计算,华宏科技、湖北力帝的对应的市场率分别约为40%、23%,剩余不到40%的市场份额被安阳锻压、常熟机床等企业瓜分。

  可以说,华宏科技在这一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

  2、摆脱周期跨界并购:电梯零部件

  面对上市后的业绩持续下滑,华宏科技必然是坐不住的,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并购。

  2015年1月,华宏科技选中了同处江阴市的纳鑫重工,与上市公司同属于专业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是海工装备,花费了3,308.44万元。

  不过,这位纳鑫重工看上去并不是一家优质的标的。截至2014年11月末的净资产只有354.86万元不说,2011-2014年11月,利润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加入上市公司之后,纳鑫重工的业绩并没有质的改变,2015-2016年的净利润合计为-1,121.01万元,与承诺业绩差着3,081.01万元。

  原因是,在投资纳鑫重工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几乎所有的石油公司都缩减了开支预算,海工装备利用率下滑,海工市场的需求也随之大幅萎缩。

  一直踩在周期股的下行期,华宏科技的运气也是没谁了。

  不过,人家也早有准备。

  在2015年10月,华宏科技选择了一家周期性相对不那么明显的公司——威尔曼,主要从事电梯零部件业务,具体产品包括电梯信号系统、门系统等,客户主要为国外整机电梯厂商。

  受电梯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影响,威尔曼的客户集中度也非常高,2013-2015年6月都超过了95%,其中单迅达电梯一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就超过了60%。

  华宏科技并购威尔曼共花费了8.13亿元,参考1.66亿元的净资产,增值率为402.76%,对应的承诺期为2015-2017年。

  

  最终,威尔曼顺利度过了业绩承诺期。但客观来说,100.91%的完成率,带有很大的擦线完成的痕迹。

  虽然在承诺期过后,威尔曼并没有发生业绩变脸,但其业绩有下滑是真的。

  

  2018-2020年,威尔曼的净利润为别为8,097.35万元、8,440.76万元、8,264.05万元,均不及2017年的9,879.60万元。

  并且,这还是在2017年并购了另一家电梯部件企业——苏州尼隆之后的业绩。

  最后风云君还要提醒一句,截至2021年6月末,华宏科技的资产负债表中,还躺着与威尔曼相关的商誉5.79亿元。

  当前,城市轨道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更新等都是电梯行业发展的利好因素,但威尔曼的业绩表现却依旧不瘟不火。

  如此情形下,其中的商誉减值风险,还是值得警惕的。

  3、回归再生资源业务:汽车拆解

  但眼看着国家加大环保整治力度,鼓励发展可再生资源和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越来越热门,华宏科技回过头想起了老本行,开始寻找相关目标。

  2018年8月,华宏科技花费3,000万元,收购了北京中物博汽车解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物博”,现更名北京华虹)100%股权。

  中物博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拆解回收,是对报废的机动车进行回收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拆除可再利用的零部件的总称。

  另外,报废的汽车中含有大量的废钢铁等再生资源,与华宏科技2016年增加的废钢加工贸易业务可形成一定的关联。

  其实在当时,这一业务并不被太关注和看好,但2019年出台的新政策改变了行业的现状。

  举例来说,在报废汽车中,“五大总成”的价值量约占比30%左右,但旧版的回收管理办法不允许汽车拆解企业销售,只能作为废金属强制回炉。

  因此,正规企业的收车价格普遍偏低,车主通过正轨渠道申请报废的积极性也很小。

  外加政策监管的缺位,便给了黑市和小作坊以可乘之机,因为他们可以将报废车作为整车违法销售至农村或是海外,能够给予车主更高的收车价格。

  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统计,2019年,大约有八成以上的报废汽车流入了黑市或小作坊。

  2019年出台的新政策,允许“五大总成”再制造,不在按照废金属价格回收,这大大提升了正规企业的盈利能力。

  此外,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回收拆解行为规范、提高环保要求等政策都会引导报废汽车逐渐回流正规拆解企业,实现良性循环。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的汽车报废拆解率低于1%,而发达国家大都在5%以上。

  参照以上外部环境和数据,国内汽车拆解行业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目前,中物博具备军队退役装备报废资质,每年可拆解报废车辆约1.3万辆,业务涵盖报废机动车拆解装备生、回收企业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报废机动车资源化利用等。

  不过,华宏科技也是直到2020才在收入构成中提及报废汽车业务,也未单独披露这一板块的收入规模,能否乘上这波东风,还有待继续观察。

  4、迎着热点收购:稀土回收

  如果说涉足汽车拆解业务,是不小心走了狗屎运,那么稀土回收业务无疑是迎着行业热点的一次收购了。

  2020年1月,华宏科技收购了鑫泰科技100%股权,作价8.10亿元,较2.92亿元的净资产增值160.84%,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其主营业务为稀土废料的综合利用,即通过钕铁硼废料、荧光粉废料生产高纯稀土氧化物,与华宏科技现有的废钢设备、废钢加工、汽车拆解主业相比,都属于资源回收行业,归属于不同的分支。同时,汽车拆解过程中产生的磁材废料,也可以用作鑫泰科技的原材料。

  稀土氧化物可用于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而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可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

  最近几年,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下游需求增长,对永磁材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稀土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被国家工信部限制每年产量和原矿开采总量,配额全部分配给了北方稀土、南方稀土等六大稀土集团。

  2013年以来,对稀土回收行业也持续整合,严格限制稀土回收行业的产能审批,目前被允许保留的合规企业数量只有19家,其中9家被整合进入六大稀土集团。

  下游需求增长外加有限的产能供给,稀土氧化物的价格也持续上涨。总之在并购时,稀土已经是热门一枚了。

  再回到鑫泰科技话题上。

  目前,鑫泰科技拥有布袋除尘技术、淋洗技术、联动萃取技术、钙皂化工艺和萃取富集技术等生产工艺。

  据说,其引进并推出的“石灰代替部分液碱皂化”的方案,用成本较低的氢氧化钙替代了原来的液碱皂化工艺,每处理1吨稀土能降低约3000元的成本。

  在稀土氧化物之外,鑫泰科技在2017年还并购了中杭新材,开展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业务。不过从公开披露信息来看,其下游应用主要为电动自行车、核磁共振设备等,产品性能上并不具有太明显的优势。

  最近,华宏科技又收购了另一家稀土回收企业——江西万弘100%股权,对价为2.70亿元,资金来源为发行可转债。

  江西万弘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盛新锂能(002240.SZ)的子公司。其主要的业务为年产能6000吨的废旧磁性材料回收,已在2017年9月达产,就是盛新锂能负责实施的。

  但是,在稀土一度卖出“土”价格的低迷期,江西万弘的业绩表现是不怎么样的,2018年收入最高的年份,净利润还曾陷入亏损。

  

  但2020年以来,随着稀土价格回升,江西万弘的业绩也开始有所好转。特别是2021年一季度,其收入已经接近2020年全年的40%,净利润更是与之相当。

  按照江西万弘2021年3月末2.18亿元的净资产来看,华宏科技的收购价格不算高。

  按照盛新锂能的说法,它要专心搞锂产业,剥离非相关产业,所以打算在此时出售江西万弘,而华宏科技又有心继续扩大稀土回收业务。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这项资产就以2.7亿元的价格到了华宏科技手里。总之,目前行业热门程度和稀土价格来看,华宏科技确实是捡到了便宜。

  

  从产能来看,鑫泰科技每年可处理钕铁硼废料1万吨,有了江西万弘之后,华宏科技的钕铁硼废料处理产能将增加至1.6万吨。

  

  在稀土回收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还有上面五家企业。对比来看,华宏科技的产能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而华宏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大涨,就主要是受益于稀土产品需求和价格的增长,以及江西万弘的并表。

  不过,风云君还是要提醒一句,华宏科技并购这两家公司还产生了4.41亿元的商誉,目前尚未计提任何减值。

  此外,行业风口过后的业绩能不能经得住考验,还是要画个问号的。

  

  二、并购拉动业绩增长,原主业也开始回暖

  分析完业务,咱们再来看看华宏科技的整体业绩。

  2015年之前,华宏科技的业务为单一的废钢设备,营业收入的走势也与这一板块走势大致相同,上市便下滑。

  

  2015年之后,华宏科技先后并购涉足了电梯零部件、汽车拆解、稀土回收,同时内部发展延伸了废钢加工贸易等业务,而自身废钢设备板块也进入上行周期,收入也随之步入快车道。

  华宏科技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3.76亿元,同比增长了56.18%,2021年上半年实现31.57亿元,同比增长了164.82%,高速增长都主要是受益于稀土板块。

  

  利润走势与营业收入大致相同,2016年之后,在外延并购及旧业务恢复增长的拉动下,归母净利润进入新的增长期。

  华宏科技在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了25.83%,2021年上半年实现2.57亿元,同比增长了240.65%,也都是主要受益于稀土板块的拉动。

  三、造血能力有待提高

  但从财务数据上看,华宏科技仍存在弱点,即造血能力。

  

  (2015年净利润亏损,故无数据)

  从收现比、净现比两个指标来看,2011-2020年,华宏科技的收现比基本在1.00上下水平,销售收入的现金转化能力没有太大问题。

  关键在于净现比,2011-2020年期间,波动幅度较大,净利润的现金转化能力相对弱很多。

  特别是在净利润开始恢复并增长的2016年-2020年期间,华宏科技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波动性较大。

  

  再考虑到自身的资本支出,华宏科技有不少年份的自由现金流都是流出的。如果再考虑并购支付的现金之后,现金流的流出规模就更大了。

  

  具体来看,现金流主要是被存货拖了后腿。其中,2016年之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的降低,主要是受益于收入的大幅增长。

  存货周转天数偏高,主要是因为华宏科技的废钢回收设备生产周期较长,同时要为电梯零部件提前采购电子元器件。

  四、募资超21亿,分红不到2亿

  不过,华宏科技的负债率并不是很高,偿债压力也不大。

  截至2021年6月末,其资产负债率为26.18%,拥有货币资金及理财合计7亿元,对应只有1.50亿元的短期借款。

  这主要是因为,华宏科技外延并购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发行股份,而支付的现金部分也是采用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获得。

  

  (数据来源:Choice)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华宏科技2011年上市以来共募集了21.03亿元。

  从前文可知,华宏科技最近又在计划发行可转债,募集5.15亿元资金,其中有2.70亿元用于收购万弘高新,1.5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在这上市的十年期间里,华宏科技的分红金额仅有1.80亿元。

  考虑其不尽如人意的现金流,风云君对此倒也不是很意外。

  五、胡式四兄弟控股,质押风险高

  再来说说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情况。

  华宏科技的实控人为胡士勇,胡士清,胡士勤,胡士法四兄弟,截至2021年9月25日合计控制上市公司45.97%股份。

  上市至今,胡式四兄弟的减持动作并不频繁,只有胡士勤在2021年5月减持过2,256.24万元。

  不过,他们之中最大的风险,是高质押率。

  

  (数据来源:Choice)

  最新数据显示,他们四人及其控制的华宏集团,已经将手中超过6成的股份质押了出去,合计有17,082.60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32%。

  总结

  华宏科技,手握废钢回收设备业务,上市就遇上行业寒冬,业绩持续下滑。

  面对业绩的下滑,华宏科技也走上了跨界之路,并购威尔曼,涉足与主业没有任何关系的电梯零部件业务。

  这次并购可以说是不香不臭,没有套路,也确实顺利度过了业绩承诺期,还拉动了业绩增长,但之后便陷入增长瓶颈,直到现在依旧不瘟不火。

  此时,资源回收行业逐渐火热起来,于是华宏科技又重拾老本行,走狗屎运涉足了行业转晴的汽车拆解,又迎着风口进入了稀土回收行业,打算继续扩大产能时还顺带捡到了便宜。

  最终,在外延并购及老业务回暖的一起拉动下,华宏科技最近几年的业绩进入了增长期,特别是2020年以来稀土价格的抬升,带动了业绩的大涨,现金流也随之有好转。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老天爷追着赏饭吃吧?

  不过,这几次的并购,也带来了不小的商誉,截至2021年6末的余额达10.49亿元,占到总资产的近四分之一,其中的风险还是要注意的。

  当然,行业风口过后,业绩能否经得住考验,还需要继续关注。

  最后,希望华宏科技今后能够好好表现,当然,也别忘了多回报广大的股东们,多分红。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