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退费拖延一年多了,一直不处理,也没有电话回访,本来当时就是借钱,在那儿学习一直没上班,然后现在弄得负债累累。”
“2021年报名中公教育教师招聘学习班,未通过考试申请退费,至今只退回部分,剩余学费7740,已过两年未收到任何通知,退费也没有消息,跟官方联系,也是未收到退款反馈,一直拖拉至今。”
“2022年4月20日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中公教育培训机构交款15000元。合同上标注本年事业编没考过退费15000元,直到现在只退费3000元,然后就没有消息了。”
“2024年2月在中公教育北京总部培训机构报读了事业单位考试课程,总金额为24800元,老师也承诺若笔试不通过退费18000元,现考试结束已有两个月退费申请已提交至今未到账,报班老师称目前无法解决!”······
日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财圈社》编辑注意到,有多位网友投诉,中公教育以不过包退为宣传点宣传网课,尽管双方就此签订了不过包退的协议,但是中公教育却未在事后履行承诺。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已经超过10万条。
事实上,中公教育的退费风波早在两年前就大面积出现了,两年的时间里,中公教育屡陷欠费跑路、退市风险等传闻,但奇怪的是,到了24年,仍然有不少消费者“入坑”,因此,在投诉平台上,除了两三年前的老用户,还有最近一年的新用户。
编辑发现,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不乏消费者就退费一事与中公教育的法律诉讼。根据2024年2月最新的法院判决书来看,一位来自吉林蛟河的李某于2022年9月29日在被告处报名2023年吉林国考协议系列国省名师全过程定制班-退转专属,缴费41,800元并与被告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市分公司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书202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2023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根据协议第六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三款第三项约定,提交退费手续材料后30—45个工作日内返还41,800元。2023年6月19日,李某提交退还培训费用申请,2023年9月13日退还费用期间到期,因被告资金不足,未全额退还培训费用,被告一直未进行退款,也无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至今仍欠学费41,800元,遂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李某与中公教育公司签订的培训协议以及与中公教育吉林市分公司签订的补充协议均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且有效,双方均应按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李某按约定缴纳了培训费用,未通过考试,中公教育公司应按约定退还全部培训费,中公教育吉林市分公司承诺分期退费,中公教育公司对退款金额及退款无异议,两名被告未按约定履行,构成违约,李某主张退还剩余全部费用,应予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第五百七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百六十五条、第一百六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市分公司、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退还李某培训费用41,800元。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除了上述李某一案,其他消费者与中公教育的退费诉讼,法院也都站在消费者这边。可以看到的是,从法律的角度,法院还是非常支持消费者的退费主张的。
有意思的是,近日,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首次出现在中公严选抖音直播间,回应了退费、股价等争议。在直播中,李永新就退费问题道歉,并不断表态“一定会还钱”,希望学员给他一点时间。李永新称,将通过努力收款、快速恢复业务、融资等各种方式,不回避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中公教育向学员预收的费用去哪儿了?为何退费变得如此艰难?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公教育货币资金达59.5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务投资)9.83亿元,对应的预收培训费49.25亿元。用沉淀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中公教育获取的收益不菲。2018年至2022年,公司的投资净收益(主要为债权投资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分别为1.10亿元、2.59亿元、2.57亿元、7926.99万元、980.43万元。5年间,投资净收益合计为7.15亿元。
与此同时,中公教育的造血能力几乎丧失,在公考热持续攀升的环境下,2023年,中公营收30.86亿元,同比下降3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09亿元,同比收窄80.98%;扣非净亏损2.14亿元,同比收窄80.73%。此外,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股东鲁忠芳实施了大规模减持套现计划。根据公告,鲁忠芳先后7次将所持中公教育股权协议转让。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在过去两年里,李永新家族通过减持中公教育的股份已套现近百亿元。
深陷退费风波,一地鸡毛的中公教育还能还得上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