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网2022-07-06
随着2022年毕业季的来临,几多欢喜几多愁。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规模创新高,首次突破千万。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5月,16至24岁人群调查失业率为18.4%,比上月上升了0.2%。一方面是激增的高校毕业生,一方面是紧缩的人才需求。今年以来,国家及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问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关键词出现了31次,“着力稳定市场主体保就业”被单独列为工作任务之一。其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拓宽职教学生就业渠道被认为是纾解就业压力、为实体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手段。
新就业形态对职业技能培训提出更高要求
眼下随着大家择业观念变化、企业用工方式多样,特别是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不断增加。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表示,快递外卖、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数以亿计灵活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的出现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广泛可选择的就业舞台。
并且自2019年起,人社部已经向社会正式发布了4批56个新职业,为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红利。新职业、新岗位的持续出现不断为市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据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显示,71.2%的新职业从业者都参加过职业培训。而各类职教机构和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起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新兴职业对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训、创新和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公教育作为集职业教育培训、应用型高等教育、网络远程教育于一体的全国性、创业型、科技类综合职教机构,拥有1508家直营分部和学习中心,覆盖319个地级市,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并拥有行业领先的全职教研团队、大多数机构缺少的规模化和垂直一体化快速响应能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稳步探索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融媒体、数字文创、智能制造、智能航空等方向进行人才培养。
中公教育发挥职教领先优势,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
事实上,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中公教育早已布局。检索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22年3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南通过企业名单》可以发现,中公教育已连续6年与高校开展产学合作,目前公司共有90个项目指标获批立项,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50项、师资培训项目25项、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5项。
不仅如此,中公教育还与各行业的多家头部企业阿里云、腾讯教育、富纳艾尔等达成合作,还原企业大型项目实操过程,根据实际生产就业需求,制定了专业性强、应用型强的课程体系,培养社会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并且在国家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和相关人才需求也催生出巨大市场规模。据《2022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国内企业级服务市场正处在高速增长状态,截至2021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3.6万亿元,且预计2020-2025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中公旗下的“企易学堂”在线学习平台,通过“技术+内容+人才”的模式,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包含建工、财经、法律、医药、消防等10万门精品课程及考试认证,帮助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及技术服务技能认证。
天风证券表示,中公教育一直以来持续探索职业教育新业务板块,满足当前国家支持灵活就业背景下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在当前就业环境下,中公教育正通过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优化,有望对新增就业需求进行更快的响应和更有力的承接。
据《“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更加紧密,形成个人投入、企业支持、政府补贴共同投入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职业技能培训多元供给体系,市场引导和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同推进”。对于以中公教育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机构而言,政策的陆续出台向市场表明职业培训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妙手”之一。职业教育培训在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同时,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