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大调整之下,学科培训机构被业务收缩、大幅裁员,甚至倒闭关停的浪潮裹挟,转型成为活下去的必由之路,即使是成人教育的中公也受到了不小冲击,在经历了去年业绩、股价双跌外,中公的转型之路也一直备受关注。就在近日,中公又对外透露,公司将成立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行职教事业部,支持产教融合发展。
从成立职教事业部到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行,无不看出中公积极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向转型的坚决,但这条路真的这么好走吗?
职业教育新风口
近日,人社部对媒体表示,2022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500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1076万人,再创新高。但与此同时,毕业生与企业实际所需并不匹配的现象凸显,产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此外,随着新就业形态、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催促职业教育领域尽快「跟上节奏」。公开数据显示,仅就制造业来说,2025 年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就将逼近3000万人。
随之而来的是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成为国家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而在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道路上,从来不乏政策暖风的支持。早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当中就提出,到2022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伴随众多利好政策颁布并落地执行,也让产教融合赛道在过去的一年备受关注,许多原本没有涉足此领域的玩家开始下海,而像中公教育等老玩家们则一边完善原有业务,一边开始布局新的策略。据多鲸盘点,过去的2021年,传智播客、慧科集团、中公教育、中国高科等先后在去年公布了产教融合的项目合作。产教融合正在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新风口之一。
龙头企业参与度提升
伴随院校对产教融合合作内容要求的深入和相关政策配套细则的不断落地,产教融合可开放的内容越来越多。面对玩家逐渐增多的产教融合赛道,企业们也需要更多差异性和竞争力,头部企业的优势开始显现。
中公教育职教负责人谈到,产教融合其实并不是个新事物,很早之前就有人做了。而此前,这个赛道是比较粗放松散状态,产教双方的利益诉求存在错位,参与各方都没有太大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许多龙头企业开始参与进来,相对中小微企业来说,龙头企业的平台、及积累多年的深厚人才优势和行业影响都更胜一筹。
以中公为例,作为职教赛道的龙头企业,无论是渠道、平台及管理方面积累的资源,在做产教融合业务时资源都是能复用的。据悉,中公目前在全国的319个地级市共有1800余家直营分支机构。
而如今,随着数字化时代来临,产教融合也需要从“传统模式”升级到“数字化模式”,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产教融合可以加速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间的融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中公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公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经营探索方面已持续了15年以上,近年更是大幅增加了数字化经营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尤其在疫情期间,中公教育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基建“在推进复工复学、促进就业过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助力作用,”上述职教负责人表示,“对于像产教融合业务这类跨板块经营的业务,双师、直播等数字化平台带来了很多便利。”
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传统的职业教育企业外,像金龙鱼、猎豹移动等企业也开始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业务方面开始跨赛道布局。
“实训基地共建模式”最受追捧
据多鲸盘点国内职业教育赛道,目前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大致可分为七种,归纳来看,为“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共建模式、“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的引企入校模式、“实景教学,实践操作”的引校入企模式、“校企主体,多元合作”的集团办学模式、“学校主导,输出产业”的校办企业模式、“企业主导,入局教育”的企业办学模式、“政府牵头、校企联动”的区域合作模式等。
而在这其中,多鲸调查到,截至2021年9月,在公开的产教融合项目中,“实训基地共建模式”最受追捧,即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利用工厂设备进行联合培养,在产业端补齐企业人才缺口,在教学端解决资金、设备不足的难题。其次是引企入校模式,主要由企业与学校某专业共建学院、共编教材、联合育人、合作招聘。
中公上述职教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在上述七种合作模式方面均有涉及。检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不难发现,中公教育已连续几年与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在2020年和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中,中公教育均有70多个项目在册,其与高校合作的项目类型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三种。其中,多个项目涉及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类新职业培训。
“中公在实训基地方面有天然优势,目前公司在北京、山东、陕西、四川等地都拥有设备完善的学习基地,给产教融合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上述负责人补充到。中公教育此前公告称,为了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公司选择自建培训基地,从中长期来看,培训基地相比租赁场地财务成本更低。
有行业人士表示,实训基地共建、与院校共建学院和专业都是一项需要在前期进行高投入的生意,在这一块上,龙头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来说抗风险能力更强。其次,目前产教融合合作的学科门类较少,如何为学校提供长期的课程发展服务必将成为产教融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命门之一。但总体来说,产教融合政策正从高校全面下沉至职业院校,这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