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公教育(00260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公教育因信息披露违规 被证监立案调查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2-23  中公教育内幕信息

来源 :凤凰网2021-12-23

  双减政策出台后,K12教育机构的寒冬迅速到来,教育企业集体重挫,叠加房地产和互联网产业受监管加强的影响,择业“求稳”成为大势,2021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需求也没能挽救国内公务员教育第一股——“中公教育”过去大半年的绵绵跌势,更令人费解的是,中公教育的第三季度业绩还出现了亏损,净亏8.91亿元,这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屋漏偏逢连夜雨”,自三季报披露以来,中公教育已先后收到两份关注函,聚焦财务亏损、关联交易、助学贷业务等多项“异常”信号。12月16日晚间,又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中公教育遭证监会立案。

  受其影响,中公教育17日巨量低开低走,9.96%跌停收盘,至此,该股2021年内跌幅达75.04%,位居A股年内跌幅榜前列。

  涉嫌信披违规,中公教育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12月16日晚间,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公教育,002607)发布公告称,于2021年12月15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中公教育称,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同日发布的还有一则股东持股质押公告,公告显示,股东王振东目前持股数量8.63亿股(占总股本的13.99%),合计已质押4.09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47.4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6.63%。小编注意到,中公教育大股东进行股份质押的比例已达半数。今年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前三名大股东以及第七、第八名大股东均进行了股份质押,质押比例分别约为24.3%、34.22%、42.39%、73.42%、23.61%。

  12月17日中公教育以跌停收盘,报8.77元/股,市值541亿元。至此,该股2021年内跌幅达75.04%,位居A股年内跌幅榜前列。

  多省联考提前致短期业绩受挫

  “培训贷”引发质疑

  成立22年的中公教育是中国领先的全品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也是招录考试培训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官网资料显示,中公教育是大型的多品类职业教育机构,主营业务横跨招录考试培训、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等3大板块,提供超过100个品类的综合职业就业培训服务。公司在全国1859个直营网点展开经营,覆盖319个地级市。

  目前公司收入结构主要分为公务员序列、事业单位序列、教师序列、综合序列四大类,其中公务员序列包括国考和省考培训,近两年占比虽有所降低,但仍为主要收入来源。

  2018年,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中第一家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也是彼时国内职业培训领域市值最高的公司。

  近年来,中公教育营收保持快速稳健增长,下游职业培训需求景气度高,公司多元化业务拓展效果显著,2015年-2020年,公司收入年均复合增速高达40.16%。公司还在在三年间以营收62.37亿、91.76亿、112.02亿;扣非净利润9.3亿、13亿元、16.5亿的亮眼业绩,超额完成对赌。

  截至2021年初,中公教育借壳后股价涨幅超十倍,其实控人李永新及其母跻身《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前100位,成为全球教育行业首富。

  然而,承诺期刚过,2021年中公业绩就突然“变脸”。中公教育发布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3.01亿元,同比下15.29%;净利润亏损8.91亿元,同比下降167%。

  据北京日报,知情人士表示,在2021年考公人数未有下滑情况下出现如此大的业绩偏差,中公教育此前业绩的真实性值得推敲。

  10月18日,中公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对第三季度大额亏损的原因给出具体解释,并说明相较同期盈利出现大面积下滑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对此,中公教育回应称,2020年受疫情影响,省考联考笔试推迟到7月和8月,笔试成绩集中在9月发布,这些因素导致中公教育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爆炸式增长到了46.31亿元。然而,2021年度省考联考笔试时间在2021年3月,距离2020年省考笔试时间仅间隔7个月左右,且今年省考招录规模较2020年有所下滑。

  中公教育称,考试时间提前导致公司的培训时间缩短,产品供给减少,培训周期较长的长线班学员出现锐减,公司业务部门估计因考试提前一个月导致省考联考的收款金额减少25-35亿元左右。

  此外,2021年编制内教师招录人数有所减少,报名条件提高,导致教师招录的报名人数从2020年1-9月的387万人降至2021年1-9月的245万人,降幅达36.69%。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第三季度,由于国内疫情反复,黑龙江、河北、安徽、江苏、福建等近20个省份有不同程度的停课,导致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面授班开班数量同期减少72.84%。这些因素导致,中公教育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12月13日,因定期报告披露财务数据异常,深交所再次向中公教育发出关注函,并聚焦公司“协议班”“培训贷”等问题。

  该关注函要求,中公应披露2021年各个季度协议班收入明细,说明公务员序列和教师序列单价大幅增长的合理性,说明在货币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持续大幅新增债务的原因,详细列示合同负债变动的明细情况并解释合同负债同营业收入规模是否匹配。

  2020年疫情低迷时,中公还推出“0元入学”为口号的“理享学”业务,即以中公为担保,由学员向金融机构发起贷款。因广泛推广“理享学”,中公2018年~2020年手续费(包括交易手续费和学员贷款支付学费时公司承担的利息成本)从0.36亿元大幅上升至2.99亿元。高比例的培训贷款同样引起深交所质疑,其13日关注函提出,中公应说明“培训贷”人数、预收金额和实际转化情况,并披露贷款模式下提供贷款金融机构的详细信息,包括是否存在关联交易、是否存在“恶贷恶催”等情况。

  公考行业由于“协议班”的存在,收入递延。而退费学员比例不明及二次转化、人为延长退费周期等实际操作,让中公的主要财务数据一直难以直接反映其当期的实际经营水平。

  36份券商研报无一“看空”

  尽管业绩爆雷,中公教育一年内暴跌75%,但36份券商研报却无一“看空”。2021年以来,30份评级“买入”、6份评级“增持”。

  2022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显示,计划招录3.12万人,过审人数为212.3万人,较去年的157.6万人增加54.7万人,报名及过审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过审录取率约1.5%。

  据权威部门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909万人,青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且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的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

  据财联社,“我们认为疫情后公职类就业机会对青年的吸引力增强,培训需求短期受考试时间、招录人数等因素影响有所波动,但长期而言仍会提升。”11月初,一家上市券商的研究员对中公教育在研报中称。

  上述研究员认为,公司为职业教育龙头、招录考试培训先驱,是A股稀缺的股权结构清晰、治理结构合理的教育标的,且在品牌、管理、渠道、师训方面具有深厚积累。

  根据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该研报预计:中公教育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2.8/19.6亿元,EPS为0.004/0.21/0.32元,对应PE为2475/50/33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梳理2021年以来券商给出的36份研报,这家上市券商的研报观点颇具代表性,即便到了2021年四季度,受政策和业绩双重利空影响,股价严重下跌,他们亦能找到未被市场认可的“闪光点”。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