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金华火腿都是金华的一张“金名片”,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天下。近日,金字火腿总工程师马晓钟接受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作为金华火腿的代表,将以传承金华火腿精神文化为己任,守正创新,大力发展火腿产品,积极发展特色肉制品,让“金名片”更闪亮!
金字招牌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金华火腿一直以来都是金华的一张“金名片”。马晓钟介绍,金华火腿始于南北朝,兴于唐宋,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之所以冠以“金华”之名,离不开当地地理环境。“金华地处东南沿海,‘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可谓‘海边小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明显干、湿两季。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马晓钟向记者表示,正是这种气候孕育出独一无二的金华火腿。
据了解,金华火腿的制作需经历选料、修坯、上盐、洗晒、整形、发酵、闻香、后熟八大工序。“好的火腿从严格选料开始。”马晓钟说,“地理标志产品金华火腿选用金华特有猪种‘两头乌’的后腿为原料,在冬季(0℃-10℃)开始投料、低温腌制,在春天的时候进行脱水,在夏天的时候进行高温发酵,历经冬春夏秋,是时间的沉淀、浓缩的精华。”
2008年6月,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晓钟表示,金华火腿以色泽鲜艳、芳香独特、风味诱人、外形美观,即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天下。1905年还在德国莱比锡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国际餐饮中声誉日高。
目前,金字火腿正在建设亚洲最大的火腿生产车间,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火腿生产车间、肉制品生产车间、大型冷链基地、火腿文化博览馆、研发中心等,预计2024年底部分生产车间投产使用。
“建成以后,它可以达到整体5万吨的生产规模,其中火腿加工量可以达到150万条。这个生产规模的火腿生产车间在全亚洲是最大的。”马晓钟向记者表示。
守正创新
尽管金华火腿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在马晓钟看来,与时俱进亦是金华火腿的一大“底色”。
“300多年前,制作金华火腿的工艺还是在屋子里进行烟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作模式难以适应与日俱增的需求,因此在清末,烟熏工艺革新为‘日晒’,火腿产量一下子得到显著的提升,但不变的是口味和品质。”马晓钟说。
再比如在口感的改善方面,马晓钟介绍,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金华火腿,其盐分通常较高,口味较咸,主要是为了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
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诉求愈发强烈,低盐产品更易获得消费者青睐。马晓钟表示,金字火腿运用自主创新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引进了国外生产线,建成世界级低盐发酵火腿生产线,推出了盐分更低的火腿——低盐火腿,实现了传统火腿的生产升级。
据了解,金字低盐火腿,盐分降低20%,严格质量检测,更营养,更健康。与传统火腿相比,不仅肉质松软,便于切割,而且风味更好,盐分更低,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
此外,随着时下家庭烹饪习惯的改变,在家里处理加工整只火腿显得耗时、不便,马晓钟说,“我们在充分保留火腿风味的同时,创新将整只火腿进行分割包装,让火腿不仅限于炖汤,还可蒸、炒、涮火锅,消费者在家也能轻松享受各式各样的火腿佳肴。”
特色化经营
一直以来,金华火腿被当作一种高级食材,应用于许多精致的菜肴中,比如蜜汁火方、清蒸桂鱼、火丁甜豆、腌笃鲜。但随着餐饮企业降本增效和消费者对便捷食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市场对于预制菜肴的接受度不断提升,预制菜肴行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
对于预制菜,马晓钟表示,公司将坚持特色化经营,围绕火腿进行预制菜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与市面上已有的竞品相比,金字火腿的预制菜产品讲求精致,口感力求还原食材最真实的味道,让消费者品尝到“餐厅级”大师厨艺。
2023年5月以来,金字火腿上架了蜜汁火方、金银蹄、火腿鸭煲、火腿炖鸽、火腿炖鸡、火腿腌笃鲜等六款火腿预制菜产品。以火腿鸭煲为例,这是一道传统浙江传统名菜,麻鸭配上火腿、笋干小火慢慢炖。用麻鸭吊汤,用火腿提鲜味,再用笋干化油腻,各种风味炖到汤中,融合出浓醇鲜香的滋味。
“消费者一口就能品尝到‘鲜’的味道。”马晓钟表示,“尽管公司产品定价较高,但这正是因为我们对品质的追求,坚持使用真实食材,并不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保障预制菜的风味贴近厨师手作风味。”
马晓钟介绍,2023年以来,公司已研发出近10款预制菜产品,并陆续上市。公司预制菜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B端和C端,B端主要是为连锁餐饮、中央厨房提供定制服务。
目前,我国的预制菜产业还处在区域品牌多而散的阶段,产业集中度低,在消费、产业双升级的趋势下,像金字火腿这样有产品、品牌、渠道、技术等综合优势的品牌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在竞争中胜出的概率会更大。
此外,随着规模效应的发挥,马晓钟认为,公司预制菜产品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公司将让利消费者,让更多人品尝真正金华火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