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榨菜界“顶流”涪陵榨菜推出了一款官方售价888元的榨菜,在部分网店里,这款乌江涪陵榨菜五年沉香礼盒装(900g)售价更是超1500元,引发热议。有网友就调侃称,“豪华版涪陵榨菜要配上我82年的茅台”。
在行业“提价”背景下,沉寂许久的食品饮料板块也在这一氛围中出现了一波久违的行情。
事实上,年内消费板块行情一直处于下行趋势。一部分原因是新能源板块的崛起,市场资金在成长赛道上形成合力;另一部分原因是,近两年消费板块累积了较大涨幅,需要时间消化,所以今年消费板块表现低迷,白酒等细分行业上半年跌幅明显。
在此背景下,消费主题基金在年内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截至上周五,在数据可取得的210只消费主题基金中,仅有53只产品年内收益为正,有157只产品的年内收益率告负,占比近75%。若从近一个月的数据来看,也有81只基金的近一个月的收益率为负,占近四成。不过,就在消费主题基金仍倍感压力之际,不少知名公私募机构近期却已开市频频造访消费类上市公司,部分明星基金经理也盯上了消费投资新方向,关注国潮投资机会。
从毛利率来看,涪陵榨菜比它的“火车搭档”洽洽、双汇、康师傅都高出不少。
洽洽瓜子涨价了,海天酱油涨价了,恒顺醋业涨价了……如今,就连榨菜也要涨价了。
11月14日,核心产品为乌江榨菜的“榨菜茅”——涪陵榨菜公告称,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各品类上调幅度为3%-19%不等,11月12日17:00开始实施,主要是因为原料、包材等成本上涨,以及优化升级产品带来的成本上升。
榨菜行业龙头提价比贵州茅台还频繁
涪陵榨菜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于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榨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其主打品牌为“乌江”,核心产品为榨菜,2020年营收占比达87%。
从2008年至今,涪陵榨菜提价已经超过了10次,比贵州茅台还频繁。
不过,在这十余次提价中,只有四次是直接提价,分别发生于2016年7月、2017年2月、2018年10月及此次,原因大体上都是原料涨价。其余均为间接提价。
此次较为罕见的直接提价,也是其行业地位的显现。涪陵榨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有行业定价权,在同行业大肆低价抢占市场、恶性竞争且不敢提价时,公司“敢于率先提价”。
从2010年上市至2020年,涪陵榨菜的营收从5.45亿元增长至22.73亿元,增长了317%;归母净利润从0.56亿元增至7.77亿元,增长了1288%。
这其实也是涪陵榨菜被称为“榨菜茅”(“榨菜界的茅台”)的主要原因。
在包装榨菜市场,涪陵榨菜的市场占有率超36%,比身后的鱼泉、六必居、高福记、味聚特合计的市场份额还大。
榨菜的上游主要是青菜头的种植与收储,而涪陵榨菜拥有一定的产区优势。
不比白菜,青菜头还是有点“娇贵”的。9月播种,10月移栽,次年2月收割,不易存储和运输,若制作榨菜,收割后还得尽快放入原料窖池进行腌制。因此,榨菜企业一般都是在青菜头的产地附近。
重庆涪陵是全国最大的青菜头种植区,有“榨菜之乡”的称号,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其余产区主要位于浙江、四川及重庆其他地区。
涪陵榨菜的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在原料采购上,掌握着主动权,且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涪陵榨菜青菜头采购量占涪陵区加工用青菜头的30%左右,占企业收购量的75%。
毛利率虽高但净利率却一直下滑
尽管手握大把资金,涪陵榨菜依旧面临发展的瓶颈。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虽然维持在57%,但是净利率却下滑至26%。净利润仅有5.04亿元,同比下降17.92%,为上市以来利润下滑最“狠”的一次。这一利润水平,比2018年同期还低了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公司的产品卖得愈发慢了。
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存货余额达到历史最高值,4.8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139天,连续三年保持上市以来的高位。
导致这一窘境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主业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榨菜毕竟是小众消费品,根据欧睿数据,2019年包装榨菜市场规模约为67亿,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8%。也就是说,涪陵榨菜作为龙头公司,即便是继续挤占其它品牌的生存空间,想要保持2018年27%的高增速,也并不容易。
第二,新品增长乏力。2014年开始,涪陵榨菜也开始走上多元化之路,寻找新的增长点。在先后推出萝卜和海带丝品类后,涪陵榨菜又在2015年斥资1.29亿元,收购了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进入泡菜市场。
新时代证券研报显示,泡菜市场规模约为榨菜的10倍,但是蛋糕大不一定吃得下。涪陵榨菜泡菜业务的进展并不乐观,在经历了头两年的快速增长后,便进入沉寂。近三年,泡菜业务收入平均增速只有3%,低于榨菜的增速12%。
目前,公司的业务结构仍是榨菜为主,泡菜为辅。榨菜对收入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上半年,榨菜产品占收入比重高达89%,而泡菜、萝卜产品对总收入的贡献不足10%,显然新品类无法挑起大梁。
第三,营销烧钱,吞噬了利润。
涪陵榨菜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的线下市场,自2019年起,涪陵榨菜砸下重金开始做渠道下沉,试图向三四线市场要增量。公司销售办事处从37个增加到81个,销售人员从300多个增加到500多个。
2021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销售费用高达5.19亿元,同比增长84%,占总营收的比重,从上年的16%增至27%。但是由于增收情况并不明显,大量的营销反而吞噬了公司的利润,导致公司的净利率波动下滑至2017年的水平。
机构聚焦板块“提价”潮
近期,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行业整体出现了一波“提价”潮,由此也带动起A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相关板块也再度受到不少投资者者关注。
11月8日,祖名股份公告称,对部分植物蛋白饮品(主要是自立袋豆奶)出厂价进行上调,出厂价上调15%-20%不等。
11月9日,银鹭食品发出产品涨价通知函,称由于三片罐等包材成本持续上涨,公司决定对整体三片罐食品饮料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包括罐装即食粥系列、点心、罐装花生牛奶和罐装果汁系列产品等。
此外,海天酱油、洽洽瓜子、佳禾食品、李锦记、海欣食品等十多家食品巨头提价。背后提价的原因都是大同小异,都是材料成本上涨,利润受到挤压,食品终端行业公司利润普遍下滑,不得不通过提价消化这部分成本。
不难发现,11月以来,一些消费品密集提价,而这些消费品是部分上市公司的核心产品。
事实上,年内消费行业的走势经历了大起大落,消费主题基金也面临着不小压力。
对于消费板块在年内表现持续低迷的原因,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部分消费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销售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下滑;二是休闲类消费仍然未摆脱疫情影响;三是全球经济萎靡,投资者消费意愿低迷。
不过,10月以来,多家头部基金公司扎堆发行消费类基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消费板块随着压力期的度过,明年或迎戴维斯双击,如果出现反转,消费赛道有望成为全市场新的投资主线。包括博时、富国、汇添富、华夏在内的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也扎堆发行消费类基金。
近期的震荡仍是调整配置的窗口期,中长期建议关注受益于双碳政策的绿色电力等公用事业公司近期因新能源和周期行业的下跌遭错杀,题材存在短期修复机会,考虑到消费板块相较科技等其他赛道的相对估值优势,建议关注其中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在四季度的估值轮动机会。近期消费股的反弹更多表现出资金年末偏防御的特征,上周的调整也体现出近期风格切换频繁且持续性偏弱的现象,短期的震荡期间预计仍将出现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