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网2024-02-21
2月21日,新筑股份(002480)发布公告,为抢占钒电解液领域先发优势,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0000m3短流程钒电解液生产线项目的议案》。
早在2023年12月15日,新筑股份就曾与四川省兴欣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欣钒”)签订《合资协议》,双方约定拟投资设立四川发展兴欣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发兴能”,已于当年12月18日注册成立),兴欣钒将其在钒电解液业务领域的技术、资源等优势导入川发兴能。
公告显示,该项目投资主体为川发兴能,川发兴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钒电解液制备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钒电池储能领域,项目总投资估算4.63亿元,资金来源为川发兴能自筹。据数据显示,川发兴能为新筑股份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为60%,兴欣钒持股比例为40%。
作为合作方,兴欣钒于2015年建成长流程钒电解液示范生产线及配套检测实验室,2023年建成基于短流程技术的3500m3/a电解液的中试线,积累了丰富的短流程钒电解液生产线建设项目相关经验和技术储备。
进一步来看,上述项目厂址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工业园,项目年产60000m3钒电解液;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30000m3钒电解液生产线,预计2024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在一期基础上通过增加主要工艺生产设备实现增产30000m3/a的生产能力,根据市场情况择期建设。
经新筑股份测算,该项目达产年均收入12.74亿元,净利润6715万元,所得税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59%,投资回收期为5.75年,预期效益较好。
目前,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储能事故频频,安全问题已成为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此情况,202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及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新筑股份表示,作为储能领域里的新秀,全钒液流电池的安全性优势凸显。全钒液流电池利用不同价态钒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储存、释放化学能从而实现充放电的过程。与目前储能电站的主流电池——使用非水电解液的锂电池不同,由于全钒液流电池电解质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发生过热、爆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安全性能使其在大规模、长时储能领域中脱颖而出,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中信证券预计,在乐观/中性/悲观场景下,2030年国内新增钒液流电池装机量分别为14.5、11.6、10.5GWh,海外新增钒液流电池装机量分别为18.4、14.7、13.3GWh。
据悉,目前钒电池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手中,我国液流电池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代表企业包括大连融科、北京普能、上海电气、伟力得等,国外领先的钒电池企业主要包括日本住友电工、美国UniEnergyTechnologies、德国Voltstorage、英国Invinity等。
2023年,我国钒电池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近期国电投、三峡能源、中核汇能等多家企业进行了GWh钒电池储能系统招标公告;2023年年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共56个项目被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总规模超8.16GW/29.86GWh。
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共6个,规模共计800MW/3900MWh,规模占示范项目总规模(已公布)13.06%,占长时储能示范项目总规模(已公布)18.55%,平均储能时长4.88h,凸显全钒液流电池在电化学长时储能技术路线的领先优势。
新筑股份表示,此次对外投资是上市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资产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为新筑股份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对推动公司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除新筑股份外,钒钛股份、永泰能源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有关布局钒电池产业的新计划或新进展,产业化发展呈现加速状态。有媒体报道称,2023年以来,一大批百兆瓦级别的钒电池储能电站已经在各省完成项目申报,这部分百兆瓦钒电池电站将于2024年、2025年陆续装机投运,实现大规模并网应用。在政策扶持和产业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钒电池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