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电池焦点2025-03-28

一、天齐锂业2024年核心财务表现
业绩大幅亏损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减少67.75%;归母净亏损79.05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其中,四季度单季亏损22.03亿元,亏损幅度环比扩大24。
亏损主因分析
锂价暴跌与定价错配:碳酸锂价格全年跌幅达25.74%(2024年底跌至7.5万元/吨),叠加锂精矿采购定价滞后(泰利森定价机制与市场价脱节),导致成本与售价倒挂25。
联营公司SQM拖累:SQM因税务诉讼计提11亿美元费用,天齐锂业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47。
资产减值与汇率损失:终止澳大利亚氢氧化锂项目计提减值14.12亿元,叠加美元走强导致汇兑损失增加27。
现金流与债务管理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5.54亿元,货币资金储备57.67亿元,资产负债率28.39%,融资渠道优化(如发行利率2.35%的短期融资券),整体风险可控。
二、碳酸锂产业困境解析
供需失衡加剧价格下行
供给过剩:2024年全球锂资源产能集中释放(如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矿产能达162万吨/年),海外锂矿企业减产仅部分缓解供给压力。
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回落,储能需求未完全对冲锂盐需求疲软,碳酸锂库存高企。
产业链成本传导受阻
锂精矿定价机制滞后:天齐锂业等企业因长协定价周期与市场价快速下跌错配,被迫消化高价库存,侵蚀利润。
行业普遍承压:海外锂矿企业减产(澳大利亚8座锂矿停产/减产)与国内企业产能调整(如天齐终止氢氧化锂项目)反映全行业盈利危机。
政策与市场博弈
国内刺激政策效果有限: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及车企降价促销虽提振销量,但未能扭转碳酸锂价格颓势。
行业整合加速:低价环境下高成本产能出清(如中小锂盐厂停产),头部企业通过成本优势(如天齐锂精矿成本下降)抢占市场份额。
三、天齐锂业应对策略与行业展望
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
终止澳大利亚二期氢氧化锂项目,聚焦国内射洪、张家港等低成本基地,现有锂盐产能9.16万吨/年,规划产能12.26万吨/年。
低价锂精矿逐步入库,成本端压力缓解,定价错配问题减弱67。
长期战略调整
资源端优势强化:控股格林布什锂矿(全球最低成本锂辉石矿之一),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性。
技术升级与融资优化:加大研发投入应对价格波动,通过低息债券发行改善债务结构。
行业展望
短期承压延续:2025年碳酸锂价格或维持低位震荡,企业盈利修复依赖产能出清与需求回升节奏。
中长期结构性机会: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高成长性不改,具备资源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如天齐锂业)有望率先复苏。
结论:天齐锂业2024年亏损是行业周期性与内部管理问题的集中体现,但其资源壁垒与现金流韧性为穿越周期提供支撑。碳酸锂产业困境倒逼企业加速战略调整,行业格局重塑后头部企业或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