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2日至12月14日期间,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圆满举办。本届国际低碳城论坛期间,达实智能取得多项重磅成果,引各大媒体广泛关注。
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南方日报、证券时报网、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网、中新网、中国证券报、今日头条等20多家主流媒体、门户新闻网站、资讯平台对论坛进行了相关报道;CPS中安网、千家网等物联网行业媒体也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另外,论坛各大直播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截至目前,全网累计曝光已超百万。
01 南方日报:达实智能举办国际低碳城论坛平行论坛,院士专家共商低碳发展之道
绿色产业园区论坛是本次国际低碳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之一,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实智能”)与深圳市国际低碳论坛发展中心承办。论坛以“双碳”战略以及产业园区快速发展为背景,围绕政策解读、产业协同、技术突破、应用落地等多个行业热点议题展开,旨在把脉行业趋向,共同探索低碳园区创新之路,共谋产业发展之道。
(绿色产业园区论坛现场)
绿色产业园区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磅分别致辞。
(达实智能刘磅董事长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原校长谢和平,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杜平,深圳市科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裁周新华,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力促进中心总经理Johnson,以及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吕枫,分别在各自专项领域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和实践分享。
02 深圳特区报:深圳首栋碳中和建筑正式授牌
12月12日,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绿色产业园区论坛在南山区科技园达实智能大厦举办。论坛上,深圳市排放权交易所为达实智能大厦正式颁发了碳中和证书,该大厦成为深圳市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建筑。
大厦入驻企业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深圳虾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粤海支行、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市诺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上台领取碳中和证明。
(深圳市排交所为达实大厦颁发碳中和证书)
据了解,达实智能大厦是达实智能自主投建的总部办公大厦,设计与建立之初是希望让它成为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试验田,成为智慧绿色建筑的标杆。达实智能大厦近一年办公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85kWh/(m2.a),低于深圳95限定值,符合深圳办公建筑的绿色标准。达实智能通过自主研发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让大厦超高效冷站SCOP达到6.31的引领级水平,实现了大厦的能源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大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同类建筑节能25%。
(达实智能董事副总裁吕枫接受采访)
论坛当天,达实智能董事副总裁吕枫接受了深圳财经生活频道记者采访,分享了达实大厦的碳中和之路。“综合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建筑能耗管理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并减少大厦的总体碳排放,是建筑碳中和之路上的第一步。即使做到如此出色的节能效果,达实智能大厦在过去一年还是产生了4626吨的碳排放。”达实智能董事副总裁吕枫介绍说,为了履行社会责任,达实智能通过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购买自愿减排量(CCER)的方式,对去年的建筑排放进行抵消,实现了大厦2021年度碳中和。
未来,达实智能希望通过节能服务生产可核证的减排量。为此,达实智能和深圳排交所、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高效制冷机房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以推动更多的建筑业主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活动。
03 证券时报:达实智能大厦成“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
2022年12月13日,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重大成果发布会召开,达实智能大厦获得深圳国际低碳城组委会的正式授牌,成为2022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
达实智能大厦作为达实智能的总部大厦,具有适合开展绿色低碳相关活动的基本场所、设施设备,资金保障和相关管理制度,能够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开展场景示范基地相关活动。大厦常年举办各类低碳主题活动,能够在推广低碳理念中起到场景化示范作用。
授牌仪式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余璟为包括达实智能大厦在内共8家单位颁发授牌证明。
(授牌仪式现场,达实智能代表(右三)上台领奖)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达实大厦已经举办各类大型智能物联网与低碳节能主题活动数十场。达实大厦作为“双碳”主题会议场地,也积极参与各类低碳主题活动,以购买碳汇的方式实现大楼的碳中和,助力节能减排,促进“双碳”政策的推进与最终实现。达实大厦内举办的各类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都会记录在年度碳排放数据中,在来年一并实现大厦碳中和。
在未来,更多低碳主题活动与论坛将会落地达实大厦,达实智能也会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智能物联网领军企业的优势,凭借深耕建筑节能领域多年的经验,让节能降碳技术创新惠及更多地方,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