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002415.SZ)于10月26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公司第三季度营收237.8亿元,同比增长0.33%(调整后,下同);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下跌了13.37%;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下跌了15.11%。
这样,整个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共计650亿元,同比增长了6.06%;归母净利润81.1亿元,同比下跌了8.40%;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1.5亿元,同比下跌了3.67%。
增收不增利,是公司前三季度经营的整体表现。这样的结果,也许并不令人意外。管理层电话会议纪要中称,整个前三季度,国内市场需求较为疲软,投资信心不足。
海康威视,确实出现了短期的业绩压力。但值得期待的是,公司的海外业务有了突破口,正如公司半年报所称,“海外市场整体平稳”。同时,创新业务也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业绩压力
海康威视的业务,从早期的以安防硬件为主的生产与服务,逐渐向提供全面的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方向持续铺开。在国内的主业,主要由三个事业群构成,分别是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事业事业群(EBG)和中小事业事业群(SMBG)。
半年报显示,公共服务事业群营收出现了同比9.25%的下滑,中小企业事业群的营收同比微增0.64%,仅企事业事业群的营收达到了同比7.05%的正增长。
三季报之后,管理层在电话会议纪要中表示,国内主业方面,PBG单三季度收入增速为正,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业务继续得到国债的支撑,资金来源有保障,政府业务持续增长。与数字化治理高度相关的交通管理、政府治理等业务占PBG的比重继续增加。PBG各个行业的表现整体与资金来源情况的关系比较直接,资金情况决定具体业务板块的表现。而目前观察到专项债发行速度在加快,但传导到需求端需要一点时间。
EBG三季度保持同比小幅增长,虽然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偏弱,各行业投资整体放缓,但以企业降本增效为目的的数字化需求仍然活跃。
SMBG三季度负增长较为明显。公司主动对经销商合作伙伴进行降库存,缓解经销商存货占用的资金压力。SMBG整体行业库存降低后,将增加业务发展的弹性。
海外突破
数据显示,不包含创新业务,公司在国内的营收占总营收比是下滑的,从2019年的65.79%下滑至2023年的52.40%。而境外业务的占比一直相对比较稳定,创新业务的占比则呈现显著的、越来越多的趋势。
境内主业的现状,是受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前些年,全国各地的“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建设开展得红红火火,公共事业部门对安防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作为国有控股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的PBG业务自然在这样的大发展中扛起营收的大旗。此后,截至2024年9月24日,政府的总体投资逐渐下行,安防需求也在逐步放缓。
即便是其他两个事业群的业务都出现了增长,但一时间也难以弥补PBG这个曾经大头的营收损失。好在海康威视本着碎片化、为客户解决需求与痛点,积极创造需求的经营精神,勉强弥补了这部分的业务减量。
表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不仅公司营收增长受阻,营收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应收账款占比在提升。
公司在投资者活动中也详细解释了,主要原因是PBG业务跟地方财政资金状况关系紧密。而近三年,尤其是2024年上半年,凡依赖地方财政投入的行业都遇到困难,公司也不例外。
当然,这种应收账款也无需太过担心成为坏账。如果地方化债顺利,这些钱收不回来的概率很低,投资者持续关注回款周期即可。
但化债顺利并不能解决国内安防市场渐趋饱和的问题,未来仍然需要关注公司的出海和智能化制造。
由于涉及“安防”领域,自2019年起,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中。2021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又因《安全设备法案》,让这些公司的新设备采购遇到了困境。
重重压力之下,海康威视,倒是走出了“天无绝人之路”的节奏。
新兴市场,比如南美、泛亚太、中东非等地区,目前对安防产品的参数要求还不是太高,有些地区甚至还处在产品的普及阶段,这使得海康的海外拓展找到了突破口。2024年半年报显示,海康的境外业务收入上半年达141.8亿元(占总营收的34.4%),同比增长17.51%;剔除了创新业务的境外主业营收为114.41亿元(占比 27.7%),同比增长15.46%。
据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披露,剔除美国市场的影响,美洲、泛欧、泛亚太、中东非四个大区均实现增长。目前海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营收贡献比例约为7:3,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公司在海外提升业绩增长的主要地区。
三季报之后的电话会议纪要也显示,境外主业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四大业务中心收入均为正增长,其中中东非业务中心增长较快。
但是,也要注意,这些新兴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且目前本土厂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中国厂商要实现开疆拓土的长久之计,最终还是需要先进甚至具有绝对优势的技术以突破瓶颈。
目前海康威视在安防领域的龙头地位暂无明显变化,但加大竞争优势仍有必要。好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以胡扬忠为代表的管理层从未放弃对底层技术和创新业务的强力支持和不断拓展。
创新业务进行时
目前,海康已经孵化出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等8个比较大的创新业务。这都源于公司对自身定位的转型:从以摄像头为主的硬件产品制造商转为系统方案的提供商。这一步可谓走的非常成功,上半年,创新业务营收为103.28亿元,同比增长了26.13%,远高于整体的营收增速。
其中萤石网络在智能家居领域深耕多年,于2022年12月分拆独立上市。海康机器人目前也在IPO的排队之中。海康威视的管理层曾表示,未来在条件成熟时还会有更多创新业务子公司申请IPO,比如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盈利达到一定规模。也就是说,公司在打造一个多层次的资本版图方面是积极的,是有计划的。
投资者需注意的是,从生意本身的角度来看,仍需关注这些业务之间最终是能达到互相协同的正面循环,还是严重依赖与母公司的经营。目前来看,各创新业务仍在各自的某一垂直领域深耕,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的协同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未来需要全面判断
8月,海康威视完成换届,胡扬忠任董事长,徐鹏为总经理,同时多位主要人员也发生变更。按照管理层的说法,“经过这次调整,海康的管理团队中60后的高管就全部退出了。”(这里指的应该是高管团队)
胡扬忠董事长是技术型领导人,不但是海康的元老、灵魂人物之一,我们也曾多次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见到他的身影,并聆听过其关于公司或整体、或局部细节的解答。
所以,人事这方面,相信整个团队有重新带领公司实现健康稳定业绩增长的能力,时间会给出答案。
未来在经营上,国内主业,随着近期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逐一落地实施,推动经济向好,相信海康威视仍能保持健康及良好的发展。短期来看,国内的结构性压力仍然存在,公司的业务开展可能仍会有起伏。
境外业务部分,按照公司所说,虽然在海外已覆盖超过了150个地区、设立了近80个海外子公司,并根据各国各地实际状况开展业务,但如果出现全球整体经济衰退,公司的业务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估计也没有几个行业能免受波及。
短期内,需要关注公司经营现金流的健康状况。其经营模式决定了公司是在合同执行的不同阶段,分批确认收入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国内外,客户的支付能力一旦下降,会传导至海康出现现金流紧张的风险。
虽然公司的回款机制健全,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现金储备,但如果出现市场整体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情况,仍会拖累公司的回款速度,甚至回款金额,最终影响公司的实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