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康威视(00241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背靠海康威视,这家机器人公司IPO募资60亿要干嘛?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05  海康威视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之星2023-09-05

  报告期内,海康机器营收利润大增,但公司偿债能力偏弱,资产负债率约为同行的二倍,研发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机器人相关产业也获得飞速发展。作为海康威视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康机器)通过自身技术优势,成为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在产品线方面海康机器分支颇多,如机器视觉领域有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工业采集卡、工业光源等2D视觉产品线;智能相机、智能视觉控制器、智能读码器等智能ID产品线;RGBD立体相机、高精度激光轮廓仪等3D视觉产品线和VM算法软件平台。移动机器人方面则有潜伏系列、移/重载系列、叉取系列、料箱系列等硬件产品及机器人调度系统RC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等软件系统,主要用于工业场景搬运、仓储搬运等。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22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170亿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96亿元。就海康机器而言,2020年至2022年(下称报告期)该公司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其中,机器视觉的市场占有率由10.12%升至13.60%,移动机器人市占率则由8.55%升至15.66%。

  此次IPO,海康机器拟于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拟投入五个项目,分别为智能制造(桐庐)基地项目、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新一代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新一代机器视觉感知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软件平台研发项目。此外,该公司还拟补充流动资金约9.3亿元,共计募集资金60亿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报告期内,海康机器营收利润双双大增,但优异业绩背后,离不开政府补贴、母公司的资源支持。整体来看,该公司偿债能力偏弱,资产负债率约为同行的二倍,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则均低于行业均值。此外,该公司研发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与成倍上涨的营收、利润相背离。

  针对前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向海康机器寻求沟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利润逐年增厚,公司对政府补助依赖性逐渐减少,且税收优惠可持续性较强,若能成功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相关业务的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1.59亿元补助加码

  报告期内,海康机器业绩十分亮眼,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两大主营业务的稳健提升,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4亿元、27.40亿元和39.00亿元,2020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61.02%;同期,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6510万元、4.82亿元和6.40亿元,增长迅猛。

  从营业收入构成角度分析,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占比超过九成,其中机器视觉占比达六成左右,原因在于海康机器能够借助母公司海康威视在视觉软硬件技术领域的积累。

  在招股书中,海康机器认为,公司能实现快速稳定增长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二,公司作为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且市占率不断提升;其三,公司持续投入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为收入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而在利润方面,政府补助起到不小的作用。报告期内,海康机器获得的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分别为1498万元、9091万元和5289万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约为23%、19%和8%,政府补助的金额整体占净利润的比重相对较大。若未来相关补贴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该公司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对此,海康机器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伴随业绩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利润逐年增厚,对政府补助的依赖整体上呈减少的大趋势。随着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逐步提升,政府补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将会进一步下降,公司业绩增长对政府补助不存在重大依赖。

  目前,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与公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公司税收优惠可持续性较强。

  报告期内海康机器非经常性损益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净流出

  尽管业绩增长显著,但海康机器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仍为负,其中2021年、2022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净流出3.25亿元、3972万元。时至2023年一季度,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39亿元。

  同时,报告期内该公司负债高达33.85亿元,其中八成均为流动负债,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0.50%,约为同行的二倍水平。而该公司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为1.10、1.35、1.51和0.59、0.63、0.89,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水平。同期,可比公司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均值水平均超过海康机器的六倍,相差悬殊。

  整体来看,海康机器负债抬头,流动性下降,与同行相比流动性风险较强。

  对于前述情况,海康机器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由于公司经营业务高速增长,周转所需营运资金较大所致,且融资渠道相较可比公司比较单一。结合公司业务经营、现金流、融资能力与渠道等情况分析,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可在确保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按期偿还债务并逐步改善资产负债率。

  研发费用率下降

  机器人无疑是近年的热门概念。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近日在北京开幕,包括小米、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在内的多家企业携带人形机器人新品亮相大会,工业机器人玩家亦加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例如,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龙头企业博实股份,近期公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研发费用高达1亿元,用于合作设立的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

  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瓶颈问题,作为工业机器人赛道的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对于机器人厂商来说,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才能使自身保持领先优势。

  海康机器自2016年成立以来便聚焦于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领域,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807项,已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2项。从研发投入来看,报告期各期海康机器分别投入研发费用3.83亿元、4.50亿元和6.42亿元,研发费用投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不过,该公司研发费用率却在逐年大幅下降,分别为25.09%、16.27%和16.28%,2022年的研发投入费用率较2020年相比下降近四成,这是否代表海康机器在研发投入方面开始逐步缩减?

  海康机器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未来,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相关业务的研发投入,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增强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将依托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积累的知识经验,加速在3D视觉、AI技术、多光谱、多维感知、SLAM、智能决策等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持续丰富和优化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客户对海康机器的信赖,提高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领先地位。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