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广联达(00241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对话广联达董事长:首个行业AI模型参数量达320亿,后续或公布千亿大模型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27  广联达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2024-05-27

  广联达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图片来源: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

  广联达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图片来源: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

  钛媒体AGI获悉,上市公司广联达(002410.SZ)近日在中国数字建筑大会2024上公布其研发全新具备320亿参数的建筑行业AI大模型AecGPT,以及整套行业 AI 平台方案。

  具体来说,AecGPT面向行业级应用,覆盖建筑行业规划、设计、交易、成本、施工、运维及综合管理等7个领域20个细分专家知识域,具有自动化、分析决策、辅助生成等专业能力。该模型拥有亿级Tokens行业知识增强(RAG)技术,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平均得分率97%,高于通用大模型GPT-4。利用AI模型分析生成工作项,效率提升5倍;动态策划调优,效率提升10倍。

  广联达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表示,未来已来,AI已经在改变社会。建筑行业AI核心能力是能够自动化处理重复性工作、基于数据洞察的分析与决策、理解并生成专业内容。AceGPT大模型能够让BIM应用更丰富、让算量更高效、让数据更加安全可靠,能够帮我们更准确、快速做决策。

  会后,袁正刚对钛媒体AGI等表示,AI 技术需要迭代、需要数据、需要应用,如果你做了一个AI应用,但没场景使用,没有被深度应用,就“迭代”不了,可能以后就会“死掉”。

  “广联达更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某些领域我们没有积累、我们不擅长,就把它开放出来,与合作伙伴一起做。”袁正刚表示。

  袁正刚强调,“目前 AI 大模型成本主要包括算力、人才两部分,广联达没有做基础大模型,而是做了百亿参数级行业模型,算力成本降了很多,这方面的投入在合理范围内。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投入还是值得的,而且会不断投入。”

  据钛媒体App了解,广联达后续或将公布千亿参数规模的行业MoE大模型技术方案。

  

  据悉,广联达成立于1998年,2010年5月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是中国建设工程信息化领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公司定位于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立足建筑产业,围绕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客户提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目前,广联达拥有8个全球技术研发中心,超过80个全球分子公司,业务遍布100余个国家/地区,服务超过37万企业客户,超过600万服务建设项目,超过1000万终端用户。

  袁正刚表示,当前,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面临智慧工地没见实效、企业信息化数据填报不真实、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代价大见效少、建筑产业互联网没有方向等挑战,同时,全球范围内,建筑业劳动生产率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现场作业只有30%的时间是能够直接创造价值,其他70%时间都由于进度计划、生产资料等原因被浪费。

  “此前,数字化转型有很多误区,每个企业都会走一些弯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我们认为‘高速度’发展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到达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数字化应用持续做深做透。”袁正刚称。

  在袁正刚看来,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数字化转型,才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连接、数据、算法的融合,打破业务孤岛、数据孤岛等环节。另外,平台化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对此,广联达提供建筑行业数字化核心PaaS级能力“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而且,针对成本、生产进度、安全、质量、物资、劳务等管理与业务线进行精细化管理。所以,广联达希望以点、线、面、体,数据-连接-算法,以及专注业务线三个层面,系统性构筑建企数字化转型一体化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广联达拥有超过500家生态合作伙伴,包括在BIM轻量化引擎(BIMFACE)、数维设计平台(GDMP)等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平台上,均有生态伙伴在使用;还拥有超过5000个企业客户应用,应用场景包括设计院、施工总包、建设方等。

  谈及 AI,据广联达披露,新的AecGPT拥有基础、行业、专业能力。基于AecGPT大模型,AI 能把10亿体量项目算量从3个月缩减到2周内,同时,基于AI原生驱动的设计平台Concetto拥有 AI 估算、AI 3D模型生成、AI Copilot等功能。

  袁正刚指出,早在2015年,公司就设立AI研发团队,持续高额研发投入,现已有100多个智能场景应用。而到了2023年,广联达启动All in AI战略,加强建筑领域生成式AI的研发投入,发展建筑行业的智能创新。至今,广联达的大模型和 AI 产品已经与其他传统产品融合。

  与此同时,利用大模型,广联达还构建了一站式AI原生应用开发平台——广联达行业AI平台,由建筑行业AI大模型层、工具平台层、产品应用层三层AI技术体系构成,助力建筑行业软件产品和应用的AI化升级。广联达将All in AI,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软件产品AI重构,如AI智能设计、AI算量、AI斑马进度、AI物资管理、AI交易、AI安全、AI教育等。

  

  “通过 AI 技术快速生成效果图,我们看到效果还是非常好的,速度也非常快。所以,AI 开启建筑行业数字化的新篇章,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以前我们认为,这一块很遥远,还是想象当中,但今天,很多已经变成了现实了,AI 到来的速度还是非常快。”袁正刚在演讲中表示。

  “我觉得(AI)是刚刚开始,空间非常大,每个企业可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我们也在做广联达自己擅长的事情。

  我们擅长的事情就是跟我们的软件,跟我们的应用、产品和数据深度结合的。我们没有凭空出来一个我们以前没做过的东西,我们都是在这些产品上不断升华,不断放大自己的优势。不要因为 AI,去做一个自己完全不擅长的东西,那样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从自身角度上讲,我们会不断扎根行业,做深做透,因为如果只做一些太通用的东西,可能还是没有真正的门槛。一项技术,如果其他企业也可以很快的做出来,就证明没有门槛,竞争力就不够。

  所以,我们在看来,对于想做AI的创业型企业来说,第一个还是要清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每个企业包括初创公司,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要找到一个领域,找到自己的特点,而不是只想着快速成功快速变现。

  第二个,实际上这个行业还是非常大,有很独特、崭新的领域,有很多具体的场景、目标场景,譬如装修等,当AI跟这些产品和应用结合起来,只要坚持做深做透,就有价值。AI需要被不断应用,从而实现进阶,没有应用就没有数据,就难以迭代,你会发现,为什么OpenAI能够发展起来,能够把整个环节打通,它持续迭代就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没有迭代,做了一个没人用、没有被广泛用、深度用的产品,你的AI就迭代不起来。

  我们也看到,这个行业有很多刚成立的 AI 公司,有的刚过了几个月,就压力重重了。所以我想,我们愿意将很多能力开放出来。我们清晰地知道,在这些领域广联达没有积累,我们不擅长,但我们擅长的是技术,我们把技术开放出来,可以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在我们看来,每个细分领域应该都有很多可能性,初创公司要做创业的话,刚开始可以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做大。如果刚开始就想做一个大公司、大项目出来,譬如说做一个行业大模型,那肯定投入也不太一样。”袁正刚对钛媒体App表示。

  袁正刚强调,每个企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广联达最擅长的事就是跟其专业应用和行业数据的深度结合。大模型出来之后,它解决的问题更有效,包括施工阶段、管理安全进度、交易环节等。

  “我们并不把自己就当做一个软件公司,而是为客户提供整套方案。我们给行业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所以这是我们的责任。用整体的方案去帮企业度过一个‘寒冬’,能够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袁正刚称。

  袁正刚在演讲结尾强调,数字化的本质就是数据、连接、算法,从而真正帮助到每一个工人,每一个管理人员。对整个建筑企业来说,通过“点、线、面、体”结构一步步的去做,去与业务更好的结合。

  

  “我们期待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转型,而是思想转型、业务转型。我们的数字化虽然复杂,但只要有人、有企业去扎扎实实做,我们相信,5年后、10年后,建筑行业的数字化一定会更美好。”袁正刚坦言。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