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金先富,卖铲人!
“卖铲人”是指,在某一行业中不销售终端产品,却转而提供生产设备或工具的企业。
光伏行业中,出售消耗品石英坩埚的欧晶科技,就是一个;芯片里的“卖铲人”,就更多了,从EDA设计厂到IP授权商,再到半导体设备公司,都算得上。
EDA公司华大九天,毛利率接近100%,甚至超过贵州茅台。
北方华创,虽然不如华大九天毛利率高,但凭借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平台化布局,说它是国产替代领头羊,也不为过了。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
从毛利率指标,能猜到华大九天、贵州茅台等公司产品应当具备过人之处。
从应收账款指标,也能看出北方华创的不走寻常路。应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劳务时,应向购货单位收回的款项,是企业的一项债权,主要由赊销导致。
通常来讲,一家公司应收账款激增,说明其可能在面临对下游议价能力丧失、回款能力减弱、行业需求疲软导致上下游都“没钱”的境况。
但北方华创,是个例外。
2015-2024年,北方华创应收账款7.21亿增长至62.36亿元,这说明公司议价能力在减弱吗?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如下。
营收与应收账款“齐飞”。
比北方华创应收账款增长更快的,是它的营收。
2015-2024年,公司营收从12.2亿增至298.38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6%,同一时间段其应收账款的年复合增速约为27.1%,远不及营收增长速度。
这意味着,应收账款增加,是在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结果。
而且近些年来,北方华创应收账款/营收的数值是逐渐在降低的,2015-2024年从59.1%下降至20.9%,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另外,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占为9.4%,也不算很高。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逐步提升。
虽然北方华创应收账款金额在增长,但其周转速度也在加快。
2015-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3天下降至不到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77次提升至6.08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的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
高周转率对应短周转天数,也说明,北方华创资产流动性在增强。

不过,我们还有个小疑问,是只有北方华创一家公司应收账款在提升,还是半导体设备行业内的公司都这样?
答案其实是后者。
以2024年营收规模为标准,从大到小排序,筛选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拓荆科技和长川科技五家公司。
2018-2024年间,这五家公司应收账款均出现明显增长。

其中,北方华创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老大哥”,在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这块,技术储备深厚。中微公司是国内刻蚀设备龙头,目前其等离子刻蚀设备已应用在7nm、5nm产线中。
盛美上海布局清洗设备,拓荆科技聚焦薄膜沉积设备,长川科技则是国内测试设备寡头。
另外,除了长川科技,剩余公司应收账款在营收中所占的比例,波动并不算大。说明这些公司营收与应收账款的增速较为一致,也表明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较为旺盛。

这种现象,源于半导体国产替代的推进。
据统计,2024年半导体设备中热处理、去胶和清洗设备国产化率较高,接近70%。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近些年来国产替代速度也比较快,带动了上述公司营收与订单的增长。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小问题。
我们常用合同负债作为订单的先行指标,2024年北方华创合同负债为62.2亿,相较于2023年83.17亿的数值下降明显。
但另一边,与北方华创有业务重合的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在2023-2024年间,合同负债均在增长。仅以合同负债来判断,北方华创日后业绩增速,可能会放缓。

最后,虽然北方华创应收账款在营收中的占比,近些年持续下降。但2024年其应收账款为62.36亿元,仍不是小数目,2025年一季度已经上升至69.56亿。
对此,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
一个是,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
这从账龄结构、坏账准备入手。
数据显示,北方华创多数应收账款的账龄在2年以内,5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仅有0.27亿元,账龄结构没什么大问题。

坏账准备这块,将北方华创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与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额加在一起,2024年公司计提坏账准备4.64亿元,也说得过去。

另一个是,分析客户构成。
歌尔股份、欧菲光的过往还历历在目。
依赖单一大客户,会出现话语权低、回款偏慢的情况。倘若大客户选择其他供应商或者放弃合作,对公司的营收、回款和现金流等,都会产生影响。
另外,单一客户占比过高,会存在关联方潜在交易的隐患。关联方交易中,容易出现不同公司间利益输送、上市公司权益被侵占等现象,需认真辨别。
年报显示,北方华创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的比例与应收账款的前五大客户占比都不高,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所以,北方华创应收账款增长,是半导体设备行业需求增长、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的正常现象。当下也暂无依赖大客户、关联方交易的风险。
不过,2024年公司合同负债已经下滑,后续需跟踪其订单与业绩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