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赫美集团(00235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赫美集团证券虚假陈述案引发投资者诉讼浪潮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5-16  赫美集团内幕信息

来源 :钛媒体APP2023-05-16

  

  5月15日晚间,赫美集团(002356.SZ)发布关于新增投资者诉讼事项的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起诉状》等有关证据材料,涉及117名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为由对公司提起民事诉讼,诉讼金额共计2703.83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批向赫美集团提起诉讼的维权投资者。

  钛媒体APP观察到,赫美集团曾深陷债务泥潭,面临退市风险,尽管公司在完成重整后成功摆脱退市风险,但诸多迹象表明公司尚未“满血复活”。

  因虚假陈述遭投资者起诉

  赫美集团被起诉原因,缘于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存在多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2019年,公司因违规占用资金等行为受到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

  随后在2020年至2021年,公司又多次因未及时披露与关联方共同借款等事项,收到深圳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由于赫美集团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信息,属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侵犯了投资者的知情权,故此被投资者依法提起诉讼。

  截至公告日,公司存在的投资者诉讼金额共计2703.83万元,涉及117名投资者。除本次投资者诉讼事项外,公司前期收到15名投资者合计涉案金额175.19万元的起诉材料。叠加两次诉讼案件,赫美集团累计诉讼金额约2879.03万元,共涉及132名投资者。

  据悉,前次诉讼案件发生在今年3月份,诉讼原因与此次相同。对于上述诉讼案件,赫美集团表示,由于本次诉讼尚未审理,未产生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故公司目前无法判断其对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产生的影响。

  除了因信披导致诉讼缠身外,钛媒体APP发现,该公司还涉及其他案件,其中包括与锦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有关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以及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有关的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等。

  “忽悠式”重组

  事情要从2019年开始说起,当年3月,赫美集团宣布与英雄互娱牵手,并签署《重组上市框架协议》。此则消息发出后,公司股价一度暴涨,在3月4日至3月20日的连续13个交易日内收获11个涨停,阶段涨幅超233%,成为名副其实的“妖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月后(即2019年4月2日),赫美集团突然宣布此次的资产重组破裂。赫美集团公告称,双方于此前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中的核心交易条件未能满足及达成一致意见,故英雄互娱控股股东迪诺投资决定终止与赫美集团的本次合作。在宣布终止重组的当日,深交所发问询函,质疑赫美集团涉嫌“忽悠式重组”。

  这还未完,同年5月27日,赫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而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第二天开盘,公司股票一字跌停,截至2019年5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为3.68元。

  据统计,2019年4月29日至5月28日,公司连续18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板。相较于当年3月21日最高价格21.41元,股价下跌了80%,市值蒸发超过93亿元,彼时公司市值仅剩不到20亿元。

  据当时报道,自2019年4月底开始,约有3.7万名投资者被牢牢锁住赫美集团的跌停板上而无法卖出。有法律专家指出,证监会立案调查,意味着投资者可能有机会向公司进行索赔。

  疯狂收购,频换赛道

  赫美集团原名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该公司最初从事智能电表业务,随后通过并购频繁变更赛道,从钻石首饰到类金融行业,再到如今的服装服饰行业,公司前期的疯狂并购为后来的业绩崩盘埋下隐患。

  公司的并购之路始于2014年。2014年至2015年间,公司相继以5.1亿元收购每克拉美(北京)钻石商场有限公司、以2.55亿元收购联金所及联金微贷51%股权,开始进军珠宝首饰领域和类金融领域。

  随后于2017年开始布局时尚消费行业,陆续收购了上海欧蓝、臻乔时装、彩虹现代商贸等国际品牌运营商的控股权,公司开始向高端品质消费领域转型。随着一系列收购,公司在2017年商誉达到5.59亿元。

  多起并购过后,风险于2018年集中爆发。据当年年报数据,公司亏损达到16.15亿元,其原因是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23.82亿元,其中坏账损失9.93亿元、存货跌价3.59亿元、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9亿元等。

  有意思的是,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三大高管也在年报中表示,无法保证该年年报数据的真实性。在赫美集团2018年年报中,公司承认集团内部控制失效,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造成赫美集团承担巨额债务。

  与此同时,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其原因是公司涉及违规对外担保、疑似关联方大量资金往来、涉及多项诉讼及债务逾期等事项。

  

  故此,赫美集团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赫美集团”变更为“*ST赫美”。而后,针对2018年年报上述出现的诸多情况,深圳证监会向赫美集团出具了立案调查书。

  陷入债务泥潭的赫美集团自此一蹶不振,2020年12月,赫美集团因业绩不佳被债权人申请重整,2021年12月份公司重整执行完毕,并通过重整投资人注入流动资金,实现业绩扭亏为盈,摘掉“*ST”。

  在更换多个赛道后,目前赫美集团主要业务为国际品牌服装、鞋帽、箱包等产品的零售,公司运营的品牌包含MCM、FULAR、MSGM等国际知名品牌。但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仍旧惨淡,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62亿元,净利润亏损6530万元。

  二级市场方面表现也不明朗,截止5月16日股市收盘,赫美集团股价报收4.7元,跌幅为1.26%,成交额1019.34万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若菡)

  举报/反馈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