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间,ST新纶(002341)发布了回复公告,对5月17日收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对新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以下简称“问询函”)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回复中,ST新纶对四家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主要财务数据进行补充说明,并对业绩连续下滑、资本化比例变化等原因进行了解释,同时结合2024年一季度相关经营数据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说明,表示“公司一季度净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14.77%,经营性净现金流较上年同期提升40.59%”“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呈现改善趋势”。
中审亚太审计师“确认四家公司长期资产的列报准确”
针对问询函中“说明上市公司未向审计师提供子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入账依据的原因”,ST新纶回复称,因与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为首次合作,且审核资料自2014年起至2023年时间跨度长,资料种类、数量繁多,在有限的年审工作期限内,无法按照审计师的工作要求及计划提供全部资料,导致部分资产入账资料未能够在审计报告出具之前向审计师提供,“但公司积极地推进上述工作,并于审计报告日后补充提供了上述资料”。
中审亚太审计师认为“取得并认可公司补充提交的资料,确认四家公司长期资产的列报准确”。
“持续经营能力改善”
ST新纶2023年年报中显示,公司董事会拟通过聚焦新材料业务改善持续经营能力。问询函要求结合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有息负债、营运资金、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存款冻结、银行借款逾期情况,说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改善情况。
对此ST新纶提供出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有息负债、营运资金、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率相关数据,并回复称,公司一季度净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14.77%,经营性净现金流较上年同期提升40.59%,营运资金和负债总额与年初基本持平,有息负债较年初有所减少。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呈现改善趋势。
公司通过聚焦主营业务、打造尖端产品矩阵、加紧产能建设、全面降本增效以及多措并举努力化解债务风险等方面来支撑公司经营能力持续改善。
债务方面,ST新纶回复称,一方面,公司委派专人对接相关各方机构,就公司历史遗留的银行债权化解及压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针对上述公司债务的出表模式及压降的折扣达成初步一致。公司董事会积极认真应对现存问题,除了上述已在推进中的债务化解工作,还将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资源、引入战略合作、争取各方支持等多种措施,保障公司流动性安全,彻底解决相关债务风险。
“公司近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均为正数”
问询函要求结合相关情况,说明2021-2023年业绩连续下滑的原因。
ST新纶称,公司近三年的经营业绩连续下滑的原因主要为公司调整发展战略,聚焦新材料业务,逐步剥离非材料业务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减少、非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下降、客户结构调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滑等因素导致收入下降;并购安徽新纶等公司形成的商誉及其他资产减值、财务费用增加、证券纠纷费用补提等特殊事项导致亏损。
对于问询函中“银行存款被冻结、银行借款逾期是否对你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ST新纶回复称,公司2023年加大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力度,一方面根据客户资信及合作情况对客户评级,重新梳理并谈判账期,其次加大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加快存货盘活进度,降低库存,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另外公司同步推进降本增效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精益化管理,在2023年的经营过程中加强经营性现金流管控,以上措施的切实推进,公司2023年实现正向经营性净现金流共计5,037万元。
通过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资产结构和偿债能力相关数据分析,“公司近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均为正数,且2023年较2022年有较大提升;公司存货周转率基本与行业持平,且最近一个年度的存货周转情况略好于同行;随着公司对其他业务的剥离应收账款周转率已明显优于同行。因此银行存款被冻结、银行借款逾期并没有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公司核心产品打破海外厂商垄断”
据公司介绍,旗下全资子公司新纶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不仅是“江苏省锂电池电芯用高性能封装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亦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的动力锂电池铝塑膜产品打破大日本印刷(DNP)、昭和电工(Showa)等海外厂商的市场垄断,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原材料的国产化,推动铝塑膜产品的进口替代。2023年公司铝塑膜产品出货量超过2300万平米,客户涵盖LG、比亚迪、ATL、孚能、锂威、冠宇、万向、赣锋等众多国内外锂电池头部企业。
ST新纶回复称,公司旗下新纶电子多款核心产品如盲孔OCA胶膜、水滴OCA胶膜、折叠OCA胶膜、折叠保护膜等成功打入国内主流终端厂商和屏厂的供应链,同时巩固了与小米的战略合作关系。
2023年,子公司新纶光电核心产品支撑膜成功打破海外厂商的市场垄断,在主流屏厂客户实现大批量量产,并成为其支撑膜的主要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