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皇氏集团(00232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水牛奶大王”皇氏集团风光不再:依赖西南市场、负债居高,董事长两月套现1亿元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09  皇氏集团内幕信息

来源 :搜狐酒业2023-10-09

  

  出品丨搜狐财经

  近日,“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在投资者平台披露,旗下水牛奶产品“水牛鲜语”在盒马上线后,供不应求。

  作为西南区域乳企,皇氏集团凭借特色乳品水牛奶发家,并于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

  但从目前看来,皇氏集团的水牛奶业务并非一家独大,也面临诸多竞争品牌的挤压。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百菲酪”系列产品销量赶超皇氏集团;此外,石埠、隔壁刘奶奶、亿小瓶、乐纯等水牛奶品牌也紧追其后。

  今年6月,同为广西乳企的百菲乳业宣布启动IPO辅导,而百菲乳业旗下拥有明星单品“百菲酪”水牛奶系列产品。

  皇氏集团高度依赖西南市场的同时,在西南地区以外的市场占比也进一步缩小。

  2023年上半年,皇氏集团在西南地区、其他地区的营收分别为14.88亿元、3.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26%、16.68%。

  具体看来,今年上半年,皇氏集团在西南地区、其他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1.87%、18.13%;而上年同期,西南、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8.58%、21.42%。

  皇氏集团的“野心”也并未局限于乳制品板块。近年来,皇氏集团再次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光伏领域。

  上半年出售子公司股权获得约2亿元的收益后,皇氏集团净利润实现大增。

  但与此同时,皇氏集团的财务压力仍然不小。至今年上半年,皇氏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约65%。

  在今年6到7月的两月内,皇氏集团董事长黃嘉棣五次减持公司股份,累计套现约1亿元。

  “水牛奶大王”光环渐褪,乳品贡献六成收入

  凭特色乳“水牛奶”出圈后,皇氏集团正加大低温产品的布局。

  近日,皇氏集团披露称,其产品“水牛鲜语”在盒马上架后销量攀升,且有供不应求趋势。

  作为广西本地乳企,成立于2001年的皇氏集团依靠乳制品迅速起家,并在2010年登陆深交所,成为“水牛奶第一股”。

  截至目前,皇氏集团乳制品板块是以水牛奶、发酵乳、巴氏鲜奶为核心的特色乳品业务,旗下水牛奶品牌主要有“皇氏水牛”、“一只水牛”等。

  据皇氏集团披露,水牛鲜语是其打造的高端低温水牛奶产品。搜狐财经在盒马搜索发现,一瓶“水牛鲜语”(净含量为700ml)售价为26.9元,目前在成都、昆明等西南区域销售,北京、武汉、上海等地暂无售货。

  乳制品板块作为最大的业务支撑,今年上半年为皇氏集团带来六成营收。

  2023年上半年,低温奶、常温奶合计为皇氏集团贡献9.91亿元营收,在总收入中占比57.58%。其中,低温奶的收入为5.28亿元,同比增长6.45%;而常温奶收入同比增长8.27%至6.67亿元。

  据皇氏集团官网披露,目前,其水牛奶产品目前主要在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

  根据2022年半年报,皇氏集团的水牛奶系列产品销量全国第一,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4.46%。

  但皇氏集团水牛奶业务也早已面临诸多竞争对手的挤压。

  搜狐财经以“水牛奶”为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在京东平台,销售第一的为百菲酪,其店内评价数量为50万+;排名第二的认养水牛奶,评价数量20万+;乐纯、亿小瓶店内的评价数量分别为19万+、10万+,皇氏乳业旗下的摩拉菲尔水牛奶评价数量也为10万+。

  截至发稿,天猫水牛奶热销榜第一名仍为百菲酪,其次为隔壁刘奶奶、亿小瓶、乐纯、石埠,皇氏集团旗下的来思尔水牛奶居于第二十名。

  

  而随着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加剧,水牛奶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今年6月,同为广西乳企的百菲乳业宣布启动IPO辅导,而百菲乳业旗下拥有明星单品“百菲酪”水牛奶系列产品。

  凭借“百菲酪”,2018年至2019年,百菲乳业母公司“广西百菲”营收增长一度超过2倍,营收增速分别为163.91%、254.92%,净利润增速也分别为228.78%、1536.41%。

  截至2020年中期,广西百菲的营收同比增长131.86%至2.67亿元,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93.42%至9099.04万元。

  而2020年中期,皇氏集团实现10.14亿元营收,同期净利润却仅为78.86万元。

  过度依赖西南市场,跨界难掩业绩“动力不足”

  作为区域乳企,皇氏集团并不满足于乳制品业务板块,近年来频繁跨界,也被外界指为“不务正业”。

  从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以水牛奶为主营业务的皇氏集团,仍难以冲出西南区域市场。

  此前,皇氏集团曾提出在2028年实现“百亿乳企”目标,并要走出西南、向全国市场迈进。

  但财报显示,皇氏集团仍深扎根西南的“大本营”,上半年该区域贡献超八成营收。与此同时,皇氏集团在西南市场的业绩增速甚至赶超其他市场增速。

  2023年上半年,皇氏集团在西南地区营收同比增长43.26%至14.88亿元;而皇氏集团在其他地区的收入为3.30亿元,同比增长16.68%。

  从地区收入占比来看,皇氏集团在西南地区以外的市场进一步缩小。

  具体看来,今年上半年,皇氏集团在西南地区、其他地区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1.87%、18.13%;而上年同期,西南、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8.58%、21.42%。

  而2022年,皇氏集团在西南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13.21%至22.12亿元,该区域收入占比77%;皇氏集团在其他地区实现6.78亿元营收,增速不及西南地区。

  截至目前,皇氏集团主要采用直销、经销和电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在线上直销渠道,今年上半年,皇氏集团在电商渠道的收入约8635.85万元,同比增长32.08%。

  但皇氏集团在电商直销渠道的毛利率为23.46%,同比减少了9.63个百分点。

  具体看来,乳制品业务板块中,低温奶、常温奶和其他饮料及食品的盈利能力也均有下滑。其中,低温奶、常温奶产品的毛利率分别录得29.46%、20.37%,同比分别减少14.74%、11.74%。

  热衷“跨界”的皇氏集团,目前已将其触角延伸至乳制品、信息服务及工程、广告传媒、光伏业务四大领域。

  担皇氏集团过往的跨界发展并未展现出亮眼的成绩。

  从财务数据看来,今年上半年,乳制品、食品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37.85%至12.0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66.48%。

  同期,含光伏组件销售、EPC业务及其他在内的光伏业务收入2.48亿元,一跃升至皇氏集团第二大营收来源,营收占比为13.63%。

  皇氏集团也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为公司报告期内光伏组件销售、EPC 业务收入、乳制品销售及其他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但搜狐财经发现,今年上半年,得益于转让子公司股权获得的收益,皇氏集团净利润才实现较大增长。

  2023年上半年,皇氏集团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长37.85%;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21.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仅为1050.92万元。

  据财报披露,在合计为2.02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中,除2557.68万元的政府补助外,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约为2.13亿元。

  而2.13亿元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为转让子公司“来思尔乳业”、“来思尔智能化”给君乐宝,从而获得的投资收益。

  具体看来,皇氏集团转让来思尔乳业、来思尔智能化各约32.90%的股权给君乐宝,取得的投资收益约2.10亿元。

  资产负债率升至65%,董事长两月减持套现近1亿元

  黄氏集团频繁跨界也引来投资者的质疑。

  在投资关系平台上,有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目前负债这么多,有没有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

  而皇氏集团董秘则回应称,公司将结合整体战略布局及产业链资源优势,与各相关方积极探索多渠道战略合作机会,加速公司整体战略实施。

  皇氏集团的债务压力从数据中也可窥见。

  今年上半年,皇氏集团货币资金为6.32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12.54亿元、7.38亿元、3937.84万元,合计约20亿元,货币资金已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截至今年上半年,皇氏集团资产负债率已升至64.52%。

  

  而从今年6月起,皇氏集团董事长黄嘉棣减持动作频频。

  6月19日,黃嘉棣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78万股,以交易价格5.41元/股计算,减持金额约1503.98万元。

  此后的6月28日、6月29日、6月30日和7月3日,黄嘉棣分别减持公司股份863万股、343万股、144万股、62万股。

  若根据对应交易价格计算,黃嘉棣在两月内五次减持,累计“套现”约为9882.7万元。

  今年6月30日,皇氏集团公告称,黄嘉棣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738.2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减持原因为个人财务安排。

  但至9月21日,皇氏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黄嘉棣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告知函》,根据自身情况,黄嘉棣提前终止本次减持计划。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