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受益于磷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川发龙蟒(002312)经营效益创历史新高,资产质量、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等显著提升。
4月26日,川发龙蟒发布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23亿元,同比增长50.72%,超额完成了《2021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2022年度营业收入预测目标76亿元,完成率约132%;实现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34.65%;扣非净利润则为10.36亿元,同比增长57.79%。
核心产品量价齐升
川发龙蟒表示,上市公司继续坚持“稀缺资源+技术创新+产业整合+先进机制”的发展模式,聚焦磷化工主营业务发展,积极推动存量业务产业升级,部分高端精细磷酸盐产品研发卓有成效,传统核心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氢钙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作为川发龙蟒主要产品,2022年工业级磷酸一铵国际国内市场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保持相对高位运行。
川发龙蟒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结合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扩大工业一铵产量,全年生产工铵32.83万吨,同比增长21.68%,市场份额提升至23.19%。报告期内,川发龙蟒磷资源梯级利用经营策略的进一步推进及下游磷酸铁应用领域扩展,加之公司良好的产品成本、费用管控能力,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一铵生产企业,盈利能力突出,在细分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得到巩固。
我国是饲料产销大国,生猪、禽类、水产存栏量维持较高水平,2022年全国工业饲料产量3.02亿吨,同比增长3%,行业预计未来国内饲料产量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受益于细分行业景气度提升,川发龙蟒饲料级磷酸氢钙业务持续稳步发展,去年全年产量39.79万吨,同比增长3.75%,占国内市场份额15.79%。
需要指出的是,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2023年中央一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抓好抓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市场需求刚性,川发龙蟒肥料系列主要产品跟随市场供需格局变化有所增长。肥料级磷酸一铵与二铵共同构成了基础磷肥,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适用于旱地、水田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对各种土质的农作物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2022年,肥料级磷酸一铵国际国内市场一定程度上处于供应偏紧的市场格局,川发龙蟒全年生产肥料级磷酸一铵79.81万吨,同比增长15.38%,得到国家工信部的书面表彰。
深化“矿化一体”发展
2022年,川发龙蟒深化“矿化一体”发展思路,聚焦上游资源,完善产业链。
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川发龙蟒完成对天瑞矿业100%股权、重钢矿业49%股权的收购,德阳绵竹基地磷矿自给率显著提升。同时,川发龙蟒填补了在钒钛磁铁矿领域的空白,上市公司“矿化一体”成本优势凸显。
新能源材料业务方面,川发龙蟒依托三十余年“硫-磷-钛”循环经济产业基础,创新升级打造“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推进德阿、攀枝花基地磷酸铁(锂)重大项目建设,为上市公司延链补链强链、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川发龙蟒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1.3亿吨,待旗下天瑞矿业、白竹磷矿达产,绵竹板棚子磷矿复工复产并达产后,上市公司将具备年产410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可基本满足存量磷化工业务需求。
此外,川发龙蟒磷矿主要自产自用,2022年生产磷矿约210万吨,随着磷矿自给率持续提升,公司资源配套、综合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具体来说:德阳绵竹基地主要在天瑞矿业采购磷矿,天瑞矿业磷矿储量近0.9亿吨,采矿设计产能为250万吨/年,2022年磷矿产量约146万吨,2023年产能继续爬坡,预计将在2024年前后达产;白竹磷矿主要为襄阳基地配套,采矿设计产能为100万吨/年,2022年磷矿产量为56万吨,2023年产能继续爬坡,预计在2024年前后达产;湖北红星磷矿2022年度产量约8万吨,下半年因资源枯竭以及采矿许可证到期停止开采;公司绵竹板棚子磷矿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主要为德阳绵竹基地配套使用,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
2023年,川发龙蟒将在做好存量填平补齐与提质增效基础上,加快德阿、攀枝花等新材料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
更长远来看,作为四川发展在矿业化工领域内唯一的产业及资本运作平台,川发龙蟒将继续发挥重要股东方在矿产资源、产业配套、人才技术、运营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坚持“稀缺资源+技术创新+产业整合+先进机制”发展模式,按照“纵向成链、横向循环”思路,打造“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