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洋河股份(002304)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爱投资的洋河股份,最近比较烦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30  洋河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资管裕道人2023-08-30

  随着一众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出台,市场的目光也开始聚焦。

  从数据上来看,无论是如茅台这样的一线酒企还是其他二线酒企,业绩都体现出一定的韧性。今天聚焦的洋河股份,并非讨论其业绩如何,而是在于这家酒企对信托理财和基金投资的钟爱。

  

  百亿买理财

  2022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洋河股份通过自有资金投资银行理财和信托理财的规模合计为140亿元。其中银行理财规模为119.2亿元,未到期规模为80亿元;信托理财为20.83亿元,未到期余额为2.75亿元。

  作为一家老牌酒企,洋河股份曾在2019、2020年投入信托理财的资金量超过百亿,最终只有2个项目公开爆雷、未收回的本金不到3亿元。

  这样的投资业绩,从如今的视角来看,可以说是做的很好了。

  信托逾期未收回金额为0.72亿元,计提的减值金额为0.65亿元。根据年报信息,减值的金额主要由三个信托项目组成:

  公司购买的“中信信托?嘉和118号恒大贵阳新世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延期,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做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报告期内计提减值金额2,887.18万元,截止报告期末已计提减值金额6,512.85万元;公司购买的“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中航信托?天新湾区更新10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期”延期,基于审慎原则,公司做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报告期内分别计提减值金额5,0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合计计提减值金额10,000万元。

  但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投资泛海系巨亏

  来自时代周报的报道,揭露了其中少为人知的一面。在众多信托理财项目中,洋河和泛海系的关系可不一般。除了两年以超过10亿的资金参与泛民生信托理财项目以外,还与民生信托及其背后的泛海系公司发生了几次大额股权交易。

  但随着民生信托的巨额亏损,其足额兑付成为了一个谜。其中的典型项目为中民永丰1号,由于涉嫌自融,实际已发生逾期,洋河的13亿认购资金,是否获得正常足额兑付?目前没有答案。

  而曾经入股的民生信托,给洋河带来了不小的贬值。2021年,洋河受让民生信托5.9455%股权。成为持有民生信托5.9455%股权的第三大股东,可民生信托却接连发生亏损。

  数据显示,三年时间,民生信托亏掉了79.86亿,净资产从2020年初的109.59亿,掉到了2022年末的20.93亿元。

  按照数据显示,民生信托注册资本70亿元,洋河股份当前占有的出资额是41618.5万人民币。根据洋河股份年报数据显示,洋河股份实际投资成本,是人民币6.5亿元。相比出资额,洋河当时是溢价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的洋河股份是溢价投资。截止2022年底,对于这笔6.5亿元的投资,最新测算的结果是,已经损失了2.47亿(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目前只值3.38亿元。如果按照民生信托2022年底总计20.93亿元的净资产,洋河持有其5.95%的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只有1.24亿元。

  实际贬值超5亿元!

  但民生信托的麻烦还远不止于此。由于民生信托涉及多起营业信托纠纷案件,预计需承担赔偿责任的信托项目余额为291.53亿元。如果继续下去,洋河的投资还要缩水!

  如果按净资产的口径算,洋河股份的6.5亿元投入,实际贬值损失已超过了5亿。

  

  而另一边,民生信托与母公司泛海控股也最终对簿公堂。

  民生信托除了大量踩雷以外,另一大问题是用信托计划和信托资金给大股东泛海系旗下公司融资,最终随着泛海系资金链断裂,2022年起,民生信托多次将大股东泛海系的公司与实控人卢志强告上法庭。

  据泛海控股公告,民生信托将泛海控股、中国泛海、卢志强告上法庭,起因均是民生信托以信托资金为泛海系自融,导致踩雷,涉及多个信托项目与资产,具体不再展开,据统计,已经进入诉讼环节的、与民生信托-泛海系相关自融纠纷总金额合计约为68.414亿元。

  一边是起诉股东,另一边则是高达几百起的来自投资人的诉讼。截止2022年底,民生信托累计收到的投资人诉讼案件655起,涉及资金61.4亿元,而管理层估计的赔偿金额在291.53亿元。

  反观民生信托,在净资产只剩20.93亿元的情况下,可谓是大厦将倾,何去何从未可知。

  未解之谜

  不过让人疑惑不解的,是2022洋河股份逾期未兑付的信托理财余额,仅有不到一个亿。但根据报道,其投资的中民永丰1号发生了违约,但洋河股份却并没有进行披露。

  中民永丰1号在2021年6月已发生了逾期爆雷,其底层资产之一,认购的是泛海控股发行的债券(债券代码:149035,债券简称:20泛控01),涉及民生信托为大股东泛海控股的债券自融业务。

  后来,“20泛控01”债券发生违约,民生信托将大股东泛海系告上了法庭。最新公告显示,“20泛控01”债券尚余5.732亿元在到期后没有得到兑付。其背后涉及到的债权人主体正是,民生信托—中民永丰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民生信托—中民永丰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0泛控01”债券的发行总金额12亿元中,扣除未兑付的5.732亿元,有6.268亿元得到了兑付。问题来了,谁得到了兑付?目前已经有多位投资人将民生信托告上了法庭。但从时代周报的报道来看,洋河股份的兑付情况并不明晰。

  业内分析认为:不排除有投资人事前签有优先退出的条款、或拿到了保底的安排与协议。”

  更值得玩味的,是洋河股份与云峰创投的纠葛。

  据报道,洋河在拿出超过10亿元的真金白银后,自始至终,并没有全部获得云锋新呈10%的出资份额。洋河年报中关于持有云锋新呈的财务数据背后,存在重大纠纷。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等信息显示,2021年就出资的洋河股份,直到10个月后的2022年6月,洋河股份旗下洋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才出现在该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名单里,但是出资额并非此前洋河公告的10亿元,而是6.9亿元。还有3.1亿元的差额,依然留在民生信托名下。

  

  显示,民生信托持有的3.1亿元云锋新呈出资额,从2022年2月25日起,被北京金融法院多次、反复冻结,最新一期冻结从2022年11月8日起,到2025年11月7日止。

  民生信托在该案件中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司法保全的、涉及纠纷的民生信托持有的云锋新呈出资额,实际在保全之前已转让给“案外人”。北京金融法院查实,民生信托将其持有的云锋新呈出资额,转让给了洋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因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梁奇烽律师对时代周报表示,上述涉及云锋新呈出资额的资产保全纠纷,“如果洋河与民生信托关于云锋新呈的出资额转让协议已成立,那么由洋河主动去申请执行异议、解除冻结、完成过户,获得司法层面支持的概率会比较高。”“工商登记采取的是登记对抗主义,不是登记生效主义,所以转让的法律行为在转让协议生效那一刻就生效了。”

  “但洋河想要胜诉,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一是证明交易确实是发生在保全之前;二是交易的价格是公允的。”如果洋河不去主张异议、把这笔资产过户回来,那么背后应该有别的原因。”

  写在最后

  白酒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众上市酒企赚取了超额利润。当行业的天花板越来越明显,市场份额既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酒企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洋河同样不例外。

  除了斥资百亿购买银行和信托理财以来。以洋河为代表的白酒商开始频繁活跃在股权市场,频繁出资,成为了GP背后的金主。多元化布局下,不仅参投直投基金,而且还参与设立市场化母基金。一来可以增加触角,快速触达一个或多个产业领域,实现产业雷达的作用。二来FOF配置更加多元化,且分散风险,更能达到收益稳定的目标。

  在募资难的背景之下,成为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有力地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展现国企的价值使命和担当。

  不过对于洋河股份而言,经过几个信托产品的暴雷和泛海系危机之后,确实也应该值得认真反思。今后在投资产品和投资对象的选择上,需要做好尽调和评估。尤其是在非标风险高企的今天,稍有不慎则会“顺利”踩雷。

  而洋河与泛海的纠纷显然没到完结的时候,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