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血管慢病用药企业和先行者,在深耕慢病用药领域二十年后,信立泰(002294,SZ)正在经历一场由“仿创结合”到创新药企的深刻转型:公司不断完善慢病领域管线的长期布局,坚定创新研发、产品为主的战略方向,目前已布局高端化学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三条创新主线。
经历了集采和疫情带来的阵痛后,信立泰业绩回暖,创新驱动下未来增长可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长2.50%,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增长46.53%。而在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55%和118.75%。
种种利好之下,中国创新药正经历着黄金年代,信立泰也正朝着高端创新药企的方向稳稳前行。信立泰董秘杨健锋表示,创新是唯一的出路,公司将在创新药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未来将以心血管领域为核心,同时向降血糖、骨科、抗肿瘤等领域拓展延伸,逐步建成以中国为基地的国际化创新医药企业。
深耕慢病用药
成立二十余年来,信立泰坚持深耕慢病用药领域,布局包括心血管四大领域(脑血管、心血管、心脏实体、外周血管)及六大科室(心内科、心外科、神内科、神外科、肾内科、血管外科),主要产品及在研项目包括心血管类药物及医疗器械、头孢类抗生素及原料、骨科药物等,涵盖心血管、降血糖、骨科、抗肿瘤、抗感染等治疗领域。
公司的创新药产品信立坦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是由国内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今年上半年,信立坦已入院目标医院4000多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倍,逐渐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新动能。在社区医院,信立坦完成超1000家社区医院终端的开户,零售渠道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在核心的等级医院,信立坦快速抢占带量采购带来的原研市场空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此外,自2019年以来,信立泰累计有超过10款仿制药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并且多款仿制药中标国采,仿制药产品将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
但另一方面,信立泰也经历了疫情和集采带来的阵痛: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地医院住院量、门诊量及手术量急剧下降,信立坦等新产品的准入和推广受阻,销售额下滑;抗血小板凝聚首选药物泰嘉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却在集采扩围中意外丢标,对公司业绩造成巨大冲击。
杨健锋表示,集采对公司的影响已经见底,集采丢标对业绩的冲击在逐步消化,新中标产品也将快速放量。
信立泰业绩也在持续回暖。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长2.50%,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增长46.53%。而在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55%和118.75%。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信立坦销售增加而成本下降,同时对其它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因此综合毛利率较同期提高;部分产品进入集采,市场推广费用相应下降;多个研发项目进入临床,费用化金额减少。
持续加码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信立泰坚定走创新研发、产品为主的战略方向,开启了一场由“仿创结合”到创新药企的深刻转型。目前,公司已布局高端化学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三条创新主线,并以心血管领域为核心,向多领域拓展延伸。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研项目44项,其中化学药25项(含创新项目16项、仿制药在审评9项);生物药12项(含创新项目7项);医疗器械领域在研项目7项。值得关注的是,信立泰自主研发的JK07是全球创新靶点的抗心衰药,也是公司第一个中美双报的生物药,目前美国处于I期临床中。
财通证券一份研报指出,总体来看,公司的创新管线非常优秀:首先体现在适应症的选择上,均是存在巨大需求的蓝海赛道;其次,布局产品或具有差异化优势或靶点创新,竞争格局均较为良好;公司产品布局具有战略眼光,产品之间存在协同效应,通过不同机制、不同分子的布局,保证了公司在对应治疗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不断布局完善的创新管线背后是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2018年至2020年,信立泰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8.04亿元、7.77亿元和7.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7.28%、17.38%和28.21%。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3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24.05%,同比增长39.56%。
杨健锋表示,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政策鼓励的道路,公司不会为了短期的利润而牺牲长远的收入,将持续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我们在创新药上的投入已经有很多年了,现在快要到收获的时候了。目前我们处于III期临床的产品有7个,未来几年我们每年都会有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在创新药管线布局上,杨健锋表示公司将以心血管领域为核心,同时向降血糖、骨科、抗肿瘤等领域拓展延伸。“公司仍然会继续深耕慢病用药领域,这个领域还有大量的临床需求未被满足,而且这些产品都是有社会价值的,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杨健锋称。
杨健锋表示,公司未来将以优质创新产品和循证医学推广为核心竞争力,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合作、海内外引进等多种方式,快速丰富产品管线,发展多个重磅产品,共建医药生态链;同时以国际化为导向,持续实现人才和管理能力升级,逐步建成以中国为基地的国际化创新医药企业。